所在分类:  团队管理 所属圈子: Amazon 团队管理

这两年平台广告费用剧增,公司净利减少,想调整提成制度,改成新品、老品的提成方案。每年递减老品的提成点,然后采取增加一定绩效工资去补贴老品提成损失......大家有可以参考的建议吗?

发帖2次 被置顶2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4次 历史交流热度7.69% 历史交流深度0%
我们的客单价很高,精品路线,之前的提成制度一直是按毛利算提成,毛利1W起,按3%算提成,2W按4%计算提成,阶梯式,封顶8W(10%提成点),这两年站内广告剧增,公司净利缩水很多,一直靠老品在养老,新品的推广和运营模式,效果不大,这样持续下去,新品都起不来,公司产品不能一直满足市场需要,想激励业务员多推动新品,不能一直吃老品的红利,但目前的员工都是做了4年以上的,所以想用3年左右时间过度,每年递减老品的提成点,然后采取增加一定绩效工资去补贴老品提成损失,大家公司有类似的情况吗,应该怎么去计算这部分提成,有好的建议吗,欢迎大家赐教啊!

再多问一个问题,我们目前绩效考核只考核毛利率,目标完成度,广告占比,测评数量这些,毛利率的考核已经作用不大了,广告停不了,毛利率根本达不到要求,所以后期想考核动库销比、滞销比,库存周转率这些,有合理的标准线吗,太难了,这些数据在哪个区间是比较健康的啊?
已邀请:
其实你们公司跟我们公司有点类似。但是我不建议你去调整递减老品的提成点,除非是新员工接手老账号,可以按一定的百分比结算老品提成,但是后期也是递增的。如果运营的好好的产品递减提成点,这样对老员工来讲会心理不平衡,毕竟四年都还没离职,我觉得也是不容易了,多少公司能做得到呢?
其实新品起不来是目前大多数公司的困境,有时也不能怪员工积极性不高。市场环节就这样,所以一定要找准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给员工施加压力是没问题的,但方式不能是通过减少提成点,因为这是一个悖论,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提高积极性,还增加了怨言。在此,我提供几点个人的建议:
1. 针对广告剧增,可以严格控制每个账号的广告占比(这是重点!)。
比如我们公司去年允许控制在20%左右,大家就猛的去怼广告,造成公司内部之间的竞争。往往其中一个账号单量高时,另外的账号单量就明显更低。毕竟大家卖的都是类似的产品,有时候局限的几个关键词容量就那么大,大家广告一怼,就水涨船高,自己搞死自己。
今年我们开始控制广告占比在15%以内,但是实际运营的时候我们有账号能控制在12%以内。就拿3月份的数据来讲,我们有个账号今年3月份比去年同期节省了接近1万美金的广告费,但是毛利还比去年高大概7千美金。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控制了广告,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广告开销,避免了白白让亚马逊赚走的钱。
2. 针对新品起不来的问题,一定要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
我们去年整年开发了四十多款新品分配给不同的账号上架,有时一个新品也分几个账号上。整体来讲成功率也很低,大概一半一半吧,挣钱的链接基本抵消掉不挣钱的。但综合下来新品也没有那种数据特别好的,除个别链接好一点,其它都平平无奇。另外就是我们这种半精铺模式也确实起来的会慢一些,有时链接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很难起量的。特别是为了控制风险,我们每次的备货量也不会很大,所以推广节奏也不会很快。这些都是制约因素。
今年预计开发新品不会超过10款,而且会尽量在源头把好关,不像去年我们开发的个别产品发过去差评一堆,退货有些超过50%。今年开发前会尽量做好调研,产品出来后做好品控,确保发出去的产品能有一定的市场的前提下品质不会出问题。然后就考验运营的实力了。
3. 针对老品的问题。
老品也要仔细分析一下有没有增长的可能性。特别是如果决定递减老品的提成点的话,那就必然扼杀老品的这种可能性了。我们今年有好几款老品都有明显的增持趋势,特别是有一款销量直接提升了2-3倍。所以要好好分析一下,有时与其去重点推新品,还不如花些心思推一下老品,老品的基础好,起点高,有时对整店的销量及利润的提升会有更大的贡献。
4. 针对一些数据的参考,我们这边目前重点只看两个数据,我们所做的类目是服装。
广告占比:15%是要求,12%是良好,10%以内是优秀;
毛利率(不包括人工及办公成本):10%是要求,12%以上是良好,15%算优秀了;
 
就这些吧,以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