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职业发展 聊天

未来三五年,迷你小卖家的路在何方?我该往供应链/产品设计开发方向深入,还是往新平台新市场走?

发帖8次 被置顶2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219次 历史交流热度22.65% 历史交流深度0%
个人背景
         
       虽然很早就入行亚马逊,但一直都是不成功的单干小卖家,头几年不挣钱可以推脱说没经验,疫情躺着挣钱的年代也就整了个温饱,总结原因是:即没有刻苦专业技术的毅力,也没有不停测款上品的勤奋。
       最近两年倒是激进了两把,都被打回原型。
       23年重点投了一个家居类产品,以血亏50收场。工厂私模,相比同类产品,外观上有巨大差异、性能上有明显提高,年前先测试几个月,表现不错,和工厂关系也不错,遂决定23年以精品爆款套路快速强推。开年直接2K大货发,成本50,重1KG,售价30刀,白帽强推,VINE计划几个一起上,广告高峰期每天四五百刀,是的广告爆表,ACOS不用说,ACoAS强推阶段低也在40%-50%,老品ACoAS都在15-20(广告水平确实烂)。起量自我感觉也还行(水平差没办法),两三个月,日出50单。
       失败原因:退货率高居不下,平均15%左右,销量大也降不下来,广告占比也高居不下,产品本身问题多一些;虽然卖家只有少数几家,但是无法提价以冲抵高额退货成本。导致一个可怕结果:即使推到日出100单,也将无法盈利,信心崩塌,几K库存+大额广告成本,血亏收场。
      得出结论,还是需要找到更好的产品,才 能 挣 钱。
 
     24年开年找到一个更好的产品,冷门工具小类目,相似功能产品刚推出一年左右,TOP1 月销1K+,工厂新款私模,针对老款多个痛点,有很大改善,利润空间非常好,遂决定再走精品爆款强推。成本50RMB重1.5KG,售价最初50刀,中期40刀,后期30+,三个月后高峰期稳定日出30+单。
    强推半年后的状态:推新应该不算失败,至少销量是符合预期的。然,前后净投入20,月销几百单,广告降不下来,老款/相似款/升级款一窝蜂的冒出来,广告战价格战,各种卷,售价预计很快降到20+,根本看不到挣钱的希望。
    
      得出可怕的结论:6个月卖了3K+PCS, 账面利润5000刀,库存不算的话,现金流-10W。可以说想快(比如半年内)速推品盈利、并且实现正的现金流(剔除库存)来拓展其他新品,是奢望。
      再好的产品,如果我都能快速推来,考虑到广告战价格战,后续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算下来,我也将挣不到较好的回报,比如单个入库成本60块卖一单也挣个60块(店铺结算利润),或者说对我而言投入产出比非常不划算。
      
这个也是我个人在亚马逊的困境所在。
 
  可能你会说,你这小卖家还不好好产品,没钱还只会无脑砸广告,活该亏钱。
   说的没错。
   只是对目前的我而言,已经混了六七八年了,以前都没有沉下心来研究广告、产品/行业/消费者深入洞察等精细化运营,我不能指望我自己接下来的一两年来在这一块能有所突破。
     比如推一个新品产品6个月内需要净投入20,如果广告优化很好,能省3W成本广告,但是如果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投入产品比都不好,那我觉得意义也不大。
 
   可能你还会说,你这种小卖家根本就没有做精品爆款的资格,凭什么和大卖家比,和品牌比,比资本比?活该亏钱。
   说的也很对。
    其实我也试过垂直类目拓品,多上几个产品,五六个站点同时少量发货,每个站点只送2个免费的VINE。确实不怎么亏钱了,但是测试大半年了,也几乎不挣钱。发货少,开一点广告没什么单,广告多了单多--亏钱。投入产出比也难看,投入包括时间精力。
  
   最主要是未来3-5内的亚马逊发展对我个人的发展,比较悲观,甚至可能一两三年内就会被淘汰出局。

   具体论据如下:
   推新成功率越来越低,投入越来越大。以前推3个成功一个,现在可能推5个10个才能成功一个;
   推新成功的产品,能维持超额利润的时间越来越短,以前可能有一两年的超额利润周期,现在可能只有6个月、3个月,甚至没有,如此短的超额利润周期如何弥补测款/推新的成本。
   
     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新品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再好的产品,小卖家资金有限,如果想要在亚马逊这条路上有所发展,必然需要维持较平均利润率更高的水平以求得较快的资本积累。
     
     就大趋势而言,这是不大可能的。对于一个发展了二十多年、中国卖家介入超十年的成熟平台,大范围大概率来讲,已经很难有能长期维持超额利润率的洼地产品。
    
    而我感觉亚马逊的天花板已经压到我我的头顶上了,我抗不起来。
 
    当然如果你是大卖,品牌,资本,工厂方,运营高手,我说的就是废话。
 
    一晃25年已经快消沉--躺平完了。。。

     以上算是发牢骚。
 
     其实也有两条路在我眼前,就我目前我的情况,有点迷糊改怎么选。
 
方向一
       往产品设计开发转--深度融入工厂。选定某些垂直类目,沉淀深挖差评、痛点,提出需求,合作方(放心,人靠谱)可快速设计开发新品(能力不用怀疑),可 以单个产品为项目,我可投钱(可不投)参与新品开发,后续销售(目标客户就是电商卖家)利润按投入分成。
      我需要做的是高效的提出开发新品需求(需要时间才可能达到),同时将新品放到亚马逊等平台上销售,重点不在于盈利(其实我也没有快速盈利的能力),而在于快速的打造样板链接(不以挣钱为目的快速起量,相对还是容易的),以快速吸引其他卖家入场。
       同时负责所有跨境平台/客户对接,我个人认为突破口在TEMU。最看好的其实是以厂家身份进入TEMU,之所以如此,皆因个人武断观点:如果没有外国国家级的限制,TEMU将在3-5年超越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一大跨境电商平台。这是个人看法没有事实依据。真要说个原因的话,可能就是 贪便宜是人性吧。以前虽然也看好TEMU,但是因为自身没有供应链优势,而TEMU卖家全是中国人,我卷不过。。但是如果能深度融入合作方工厂端,应该就是有一定优势了。
 
方向二,搞TK。
     合作方(另一个,放心,也很靠谱)可以提供目标国公司、账户等一切资料,非东南亚,能优势解决头尾程,但我需要重零学习TK。
     之所以看好TK,就是粗暴的参考国内抖音发展历程,TK卖货应该也发展个八年十年,且现在TK卖货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如果这个判断是对的,那我愿意花一到两年的时间来学习、介入TK。
      中年老男人的困境,一家老小外加房车贷,已经不能再东看看西搞搞了,需要在能有积累性的方向上 走。
      而TK于我,完全零经验,其实也不能完全确定,是一条好路。
 
 PS1
其实小成本垂直类目测款精铺,应该是小卖家比较好的方向,勤奋努力同时往供应链深入,一两三年挣点小钱也还是有不少机会的。
 
真心求各位道友解惑。
已邀请:
1. 个人觉得,做亚马逊精品单干,放弃一夜暴富的想法,转变思维很重要。创业应该是0-1 1-2,而不是1-1.1 1.2  1.3再回落到0.8。
2. 你对产品的认知有局限性,判断市场和产品潜力结合自身情况去做这一点,考量的不是很好。举个例子,家居类产品重1KG,成本50,如果是我单干,记住是我单干,我根本不会选这种产品,除非毛利率超过40%。太重太复杂的产品,不适合单干,物流费用高,售后问题你仅凭自己根本解决不了。成本上面一定要留出高占比空间给推广。
3. 还是认知的问题,你摆出来的选项之一是TK,不知道你对TK了解有多少,电商税马上落地,TK的成本利润结构本身就比亚马逊复杂,同时吃资源吃渠道,资源渠道的不同结果真的相差太多,有些人什么东西都不卖,一个季度能赚两千万。你对平台的了解真的足够多?
4. 有人脉有朋友是个好事,但是信息获取的渠道绝对不是100%来自朋友或者供应商,他们站的角度和你不是100%相同,请你一定自己去深挖关键信息去做数据调研,结合朋友的意见得出结论,不要下武断的判断。TEMU和亚马逊的方向理念完全不同。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