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店铺爆品的广告 不太...
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店铺爆品的广告 不太在乎花费广告越多越好,还是给一个限定维持现有的广告很少做增减广告活动控制花费好?
正方(老板思路):店铺爆品的广告当然是越多越好。
前提条件:但前提是你之前的广告要控制在一个你认为理想的ACOS值域范围(赚的、平本或、略亏),再接着开下一组新广告活动,公司对爆品的广告预算限制放的宽松。
理由:而且亚马逊的广告类型很多,每个广告类型又有很多细分的打法,向什么手动、自动、展示型、品牌、视频、打关键词、打品牌、打定位ASIN、打定位类目、打定位价格段等等,为什么不去尝试这些广告呢?你现在的广告表现很好了,那为什么不让它更好呢?现在的广告你能出这么多单,再开新的广告你也出单,那在亚马逊你的订单多了自然流量和排名不就上去了吗?你的自然订单不就也跟着多起来了吗?这不就进入良性循环了吗?哪怕新的广告表现很差,那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个关了重新开其他的新的广告类型呢?为什么不多去尝试新的广告活动呢?我们的目的是想要赚钱,listing吃权重和排名,对它有直接影响的就是你的单量,获取订单的办法广告是最直接的,你这个广告好了就在追加一个新的继续开,只要你的ACOS能够维持平本或者略亏这条线,那么带来更多的自然订单不就是赚的吗?所以爆品广告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反方(个人观点,运营):在现有的广告维持现有的广告很少做增减广告活动控制花费好一些
理由:
1,从实际行动来看,尝试过正方思路,发现总订单量确实涨了,但自然订单并没有怎么增长,甚至有时候还比之前的少了一些。从结果上看在后续增加的广告花费中付出了更高的花费也确实换来了广告订单,但是总利润反而是下降的,财报上也指出了广告花费占比大幅度提高了,订单也增加了,但利润却减少了。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花的钱把本该是自然流量的订单变成广告流量的订单了。
2,个人认为正方BOSS的说法太过于想当然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商品的广告订单和自然订单时永远相辅相成螺旋上升的,它一定存在一个从上升到下降的峰值临界点,只是这个临界点不好找,要找这个临界点要花很长时间去测试,对我来说时间太久了效益也不是很大,你说我懒也行,说我条广告的能力不行也罢,我是真的觉得这么搞太麻烦了会让我感到很累,维护好现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增减在我看来比较不错的选择。
3,从运营的工作时间分配问题角度来看,调广告真的很花时间,广告越多越花时间,况且还要做其他运营工作,比如发货,看市场,看竞品,思考文案图片怎么优化,思考怎么做促销报名活动,这些工作内容看上去挺简单的,但实际行动起来也很花时间。我不知道各位大佬是怎么看的,但对于我来说我如果要优化一个listing的文案的话至少得花一天时间,参考很多竞对的文案做对比然后在想怎么放大自己的产品特点等等。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面对海量的广告活动调整的,又不是职业专门调整广告的。
4,从市场容量来看,个人认为爆品已经排在了Best Seller靠前的位置了,从运营经验来看这个时候它的销量已经越来越接近极限了,想有明显提升已经比较困难了,除非你降价大甩卖和比较吸引人的折扣一直卖我很难想象在不做一些骚操作的情况下你还能很快的提排名(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见识浅没见过厉害的手法)。这种情况下想要依靠广告来间接的做螺旋上升是有点不现实的,只会浪费没有必要的预算,这又算是应和了第2点。
5,从个人利益上看,多花的广告费直接影响了业绩和提成,在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广告预算浪费的情况下,还要这么做我是不太愿意的。如果从长远来开它真的有效果的话我是愿意的,但实际上我已经进行测试过一次了,步子也迈得比较大,花超了很多钱,广告一多又没那么多精力去全部都照顾到,只有相当一部分广告ACOS表现是不尽人意甚至爆表的。然后浪费了很多钱,现在想想有这钱浪费还不如给我拿去花了哈哈(开个玩笑,腹诽一下)
以上正方是老板的观点和要求,反方式我个人的观点。
因为本次正反观点是我本人极具主观的想法(我站反方),对于正方很难客观的分析出其他利弊。
所以我想听听各位的客观或主观的观点和看法,看看能不能碰出不一样的火花哈哈。
奉上80,祝各位将来都发财!
13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mokido
一、你的广告目的是什么?
我大概把广告目的分为几种:1、提升关键词自然位,通过提高自然单占比赚钱;2、直接通过广告赚钱(广告本身就赚钱);3、为了稳定排名、自然位置;4、老品带新品;5、品牌角度。
以1、3、4、5为目标的广告应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必要的。
二、是否所有广告类型都有尝试,是否因为广告效果差所以不做?
诚如老板所说,亚马逊的广告很多,既然你的产品能成为爆品,不出意外的话,你的产品打任何形式的广告都是有优势的,大概率广告表现都会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既然如此,你完全可以去尝试所有的广告类型,说不定某一种广告的成本就会低于你的毛利。
此外,打多种广告类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抢占比较多的搜索位置。一般而言,一个父体可以占一个搜索自然,可以占一个SP广告位,如果补充其他类型,还能抢到 SB的广告位。在同一个页面上被点击,进而转化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如果给你更多的广告费,你要怎么花?花在哪?
很多时候花的广告费多,不一定就能增加广告订单,甚至广告之间会相互影响,甚至订单越来越少。
所以,有必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数据,看自己有没有新的、可以增加广告花费的地方。
比如:
1、广告预算报告:
你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现在的广告费用是否充足,是否在出单高峰期之前就花完了,是否有增加预算或者优化关键词的必要;
2、搜索词展示份额报告:
你可以衡量一下,自己广告效益比较好的一下关键词的搜索展示排名以及展示份额,衡量一下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
3、广告位置分析:
如果关键词自然位置 表现很好了,是否有必要去打商品页面或者搜索结果其余位置。
4、搜索词以及流量入口拓展:
可以整理一下与自己类目相关的类目、关键词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进一步拓展的流量入口。
三、什么时候广告就不应该再打了?为什么有些时候广告单会抢占自然单:
比如 在某一关键词下你的商品自然位和广告位仅挨着,那广告位抢自然位的订单就很正常了,这种情况广告就不应该打了。
如果你的关键词自然位已经很靠前了,那广告就可以暂缓或者去打商品页面等其他位置。
四、是否所有关键词自然位的提升都有意义?
如果关键词搜索量不大,或者搜索页面的竞品很卷,这个关键词比较鸡肋,这种关键词自然位的提升意义也不大。
五、究竟应该怎么做?
你们两个的理由其实都很充分,实际怎么样我觉得你可以试试,做好记录,多花了多少钱,打了哪些词,这段时间内自然单占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销售额,整体广告成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一段时间,把这些数据摆在老板面前(或者自己面前),然后就知道该不该做了。
个人的一点小看法,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