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团队管理 所属圈子: 经营管理 团队管理

# 管理案例分析 # 亚马逊运营利用公司资源单干,在职低价卖公司多个同款产品,严重违反竞业协议,已有证据,该员工尚未察觉其违规行为已被发现,如何有效追责并降低损失?如果有类似案例的处理经验,欢迎分享细节

发帖29次 被置顶3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306次 历史交流热度3.93% 历史交流深度0%
大家好,目前团队遇到一个棘手问题,想请教各位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司有一名任职于亚马逊平台的运营人员仍处于在职状态,利用掌握的公司开发供应链和运营策略私下开设店铺销售与公司一模一样和高度相似的多款产品,并且以更低的价格进行竞争。已卖一年多(反侦察意识极强)。该员工入职时已签署保密协议竞业协议,公司每月薪资中也包含竞业限制补偿金
 
该员工尚未察觉其违规行为已被发现,处于信息盲区状态。

现在面临几个关键问题:
法律层面:除了起诉违约,是否还有其他更高效的法律手段(如申请禁令、索赔额外损失)?
平台层面:能否通过亚马逊举报其店铺侵权或违规操作?(如何利用行业规则进行反制(比如亚马逊举报技巧),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打击其业务)
供应链层面:是否有合法方式让合作供应商停止向其供货?
竞业协议执行:若协议未明确具体赔偿标准,如何最大化追偿?

甚至,我们仅希望在其毫无察觉我们已有所发现的情况下,将其店铺关停。

希望有相关经验的朋友,尤其是法律或电商运营领域的专业人士,能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合法合规地追责,同时尽可能降低公司损失,并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该员工的行为已对团队士气和公司业务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希望采取果断但合法的措施。如果有类似案例的处理经验,欢迎分享细节,谢谢!

感谢各位的宝贵建议!
已邀请:
竞业无效前面已经说了,恐吓一下没见识的有用,真上法庭就是无效的
而且看你最后一段的诉求,这个员工应该是能力很强,随时有可能单干了,你们离不开他才想悄咪咪关他店
只能说贵公司走不远,遇到人才这样第一时间是想出阴招
然后一整个公司搞不过一个业余时间弄的运营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