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重回新手村系列:新BOSS发布了一个新品...
重回新手村系列:新BOSS发布了一个新品市场调研任务,24小时紧急回复。整理了第一篇工作汇报的思路,希望路过的大佬们提提建议
工作环境是新的,需要认识很多新的同事,不再需要单打独斗。对一个I人挑战还是很大的。行政,法务,人资,设计,仓库,再不需要一个人搞定全部,权责明晰,专心己职,不错。
工作内容从零开始,说好的空杯心态,还需要行动配合不是。
产品类目也是新的,要学习好多产品知识,甚至可以延伸很多认证知识,专利知识。学习是一件让人有点烦恼做完却无比快乐的事情呀~那种完成的感觉,身体里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好快乐~
话说回来入职一段时间,BOSS终于发布了第一个任务,让我看看一个产品的数据,说他们自己要做(指国内市场)。
OK,整活儿。
首先,这个产品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在输入搜索关键词之前甚至不知道它长啥样。
Step1 翻译现有产品关键词 去亚马逊前台搜索 更新精准搜索关键词
果然,中文博大精深,中文名称防**,英文则是**rescue**。妙啊~差点被带沟里。之前这种被中文直译搜索词带偏导致翻车的案例倒是听过,第一次自己切身感受,还是挺好玩的。
Step2 通过精准关键词 确定产品所在的1至N个类目 进行产品调研
经过一波修正,就能找到匹配度更高的产品池。一般亚马逊老鸟都知道一个关键词通常对应不止一个类目,这里还是赘述一下。
Step3 直观感受类目容量和竞争度
这种感觉需要刻意训练一下,比如我在搜索的过程中会看关键词搜索结果量级,小类靠前产品的大类排名,产品差异化程度,关键词断崖程度,不同类目的销量集中程度,Listing页面整体质量,新品生存空间等等。这些动作做久了就会形成一个叫做“职业嗅觉”的东西。这一系列的观察替代了萌新时期吭哧吭哧填表格的操作。现在我甚至觉得这种感觉会比面对一张繁杂的表格做数据化分析得到更精准的直觉。
Step4 产品利润分析
利润的分析如今被前置了,现在太多的产品一顿操作猛如虎,做着做着便得到了一个闪亮亮的称号,“跨境慈善家”。首先分析毛利水平,避免陷入价格战,如果发现调研的产品毛利水平就已经很低了,赶紧跑;其次分析容易导致最终还是赚不到钱的因素,比较隐性的运营成本,比如退货率和广告成本。
Step5 认证和侵权查询
这步也是根据现在产品类目被前置的操作。一般这类产品认证是逃不掉的,就是查询对应产品需要的认证等级即可;还有就是专利和 外观查询,这个论坛上已经有很多教程了,我也是今天才现学的,有需要可以cue我重新写一版新的。
Step6 重点产品分析
产品有生命周期,我一般会挑几个不同周期的代表进行分析:成熟期产品看市场天花板,成长期产品看成长路径和运营操作,萌芽期产品看入场难度,同时和成长期产品互相参考作为自己产品的操作范本。这时候会开表格详细记录其链接数据,备注详细,持续跟踪。
Step7 差评分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营销学里面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也算是商业本质之一。一次认真的差评分析能帮助你找到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至少帮你避免从产品描述上导致差评的关键因素。后期运营中差评分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不做赘述。
Step8 关键词调研
做到这一步基本可以给本次调研定基调了,运营的方向也比较清楚了。是攻坚还是农村包围城市,或可了然于胸。
Step9 调研小结和总结
鉴于是给老板看的,不免还要很狗腿得在各处标记简单小结,最后写个总结。毕竟老板不是运营,很多黑话和术语无法同频。以及,老板很忙的,告诉他结论就好。
以上就是我第一篇工作汇报的思路啦,希望路过的大佬们提提建议,我还要进步进步。SeeYA~
21 个回复
小禁 - “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打工人罢了”
赞同来自: 昨夜东风吹又生 、 nimbusyee 、 飞飞飞的飞飞飞 、 Santiano 、 forestvivian 、 lxxljq 、 hagvilasba 、 红色不该遗忘 、 杰夫贝索斯的头发 、 七里花树 、 kinggarden 、 zyh1048 、 Boy1900 、 哈哈123456 、 微笑的威 、 black2020 、 Bianca0606 、 bcs 、 JamYaung 、 Rumspringa 、 kaisenqin 、 出单可以护肤 、 KOBE876839714 、 yyyyyer 、 专注学渣 、 跨境小哥886 、 平凡人生 、 清欢0602 、 wendya123 更多 »
然后是一些关于报告本身的问题:
①总结放在最开头,一份调研报告,最好是在最开头就阐述你调研完这个市场/类目/产品后的直观感受,然后给这份报告定一个基调,后续的板块再对这个基调做逐步的补充解释,这样不管你是给老板快速过目,或者给运营做开会讲解,都会更顺畅。
②为啥一份市场调研报告里会有三个关键词调研模块?作为选品/开发,一般来说关键词这个模块只需要做最基础的分析就行了,这玩意儿本质是运营才需要考虑的东西,选品/开发更需要的是专注于产品本身
③没有竞对调研模块吗?无论是直接竞品还是直接竞争卖家,都是最好要能做一个专门的模块出来做分析的,这个用于帮老板判断进入市场后吃同行份额的难易程度,还是比较重要的。
④需求人群的画像最好能做一下,可以辅助销售地的一些政策,或者热门趋势(短视频平台、流行文化等)。
⑤整体的运营周期,资金流的运转这个能做的话最好做一些,辅助老板判断整体投入和资金回滚效率。
⑥产品的大致结构分析(包括每个结构的大致成本也可以标注一下)能做做一下,辅助老板判断和供应链谈判价格的空间。
⑦如果已经能确定样品的话,可以再加一个产品竞争优势分析。
短时间内我能想到的,大概就以上这些?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讨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