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老品不赚钱,新品推不动”这个难题你有答案...
老品不赚钱,新品推不动”这个难题你有答案了吗?无论是从老板还是运营角度,最终解决问题的合理聚焦点都是:新的产品开发和推广模型
老板角度:3个突破方向-换品、换平台、换人。
①换品:老产品之前既然能做起来,说明还是有市场,而且换品也需要成本和摸索,其他品类竞争也大,暂不考虑。顶多思考下差异化的事
②换平台:好不容易亚马逊积累了一些经验,换平台探索成本更高,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小尝试下可以考虑,但转型转战略嘀不要。
③换人:也需要成本,但相比换品和换平台,成本更低,风险要小很多。再者,换人有可能会有新的选品和推广思路,这也是目前最需要的(回头看,人的可替代性最高,各位运营以及操盘的伙伴们,看到这里,该怎么做,懂了吧)
运营角度:无论是老品不赚钱,还是新品推不动。核心原因就是市场太卷,产品本身也差异化与竞争力(这点嘛,嗯……) 要是换个经济点的打法呢,单量和排名可能会下降,老板会同意吗? 要么换个新产品做,但这样的话,产品开发会不会怪罪我,老板应该也不会同意吧。或者我自己找机会学习新的选品和推广,到时候产品做起来了,要么加工资,要么换公司,要么单干。
好,我们现在整理下思绪,发现没有? 无论是从老板还是运营角度,最终解决问题的合理聚焦点都是:新的产品开发和推广模型。哪问题就很清晰了。
新模型要怎么出来?新模型又有什么标准呢?
亚马逊这个行业不存在很大的信息差,所以新模型无非3种方式:一是自己花时间花钱去摸索,二是找专业的人学习,三是找专业的人操盘。并且新模型一定是千人千面,因为每个卖家的产品不同,资源不同,老板或操盘手的思维不同。
但是,新模型必须符合“双优模型”的标准,“双优模型”是指既有产品优势,也有传播优势,具体情况看下面图例。产品优势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传播优势,95%的卖家忽略了传播介质(产品 Listing)的重要性,导致产品卖点触达不到位。关于“双优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沟通。
好了,码了这么多字,手有点酸。最后给大家送个福利吧(关于老品不赚钱,新品推不动)思维导图,希望能给你带来些灵感。
Tips:问题千篇一律,答案千人千面,祝各位大麦。
9 个回复
跨境大麦 - 8年跨境经验,加我V:y16274443976 一起沟通交流
赞同来自: 什么都能聊
除了产品差异化和传播触达外,我觉得需要思考的是产品的生态位
在理想的条件下,也就是没有竞争和敌害的情况下,一种生物能利用的最大资源,这叫做原始生态位。如果我们将生态位这一概念引入商业环境,那么它指的就是一个品牌、一个产品所占据的市场空间和用户群体。
因为市场是在变化的,生态错位的情况既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价位不适应目标市场,也体现在运营的人群定位、推广策略出现了偏差。
其实这些道理,大部分人也都懂,但是所谓的千人千面是出现在对市场和竞争的理解上,才会导致大家出现千差万别的结果。并不是说道理没用,而是没人能告诉你,你现阶段面对的问题要具体如何解决。如果保证可以,那灵魂发问来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做?
话又说回来,存在即合理。目前确实有很多新手或者老板比较焦虑和迷茫,缺乏系统的框架思维和自主的学习能力。而且跨境的圈子相对比较闭塞,很难通过交流获取一些有价值的认知。所以分享是一件好事,也感谢楼主的分享,祝各位都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