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何为精品,精铺和铺货?抛砖引玉,有请各位大神来分享观点

发帖2次 被置顶2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8次 历史交流热度1.08% 历史交流深度0%
如题
 
实际上怎么去区分 精品/ 精铺/ 铺货,其实各有答案。
 
在这里也不是要去对各种做法区分优劣,不会抹黑其中任何一种思路,而且到最后,可能大家在实操中是各种方法和模式混合着,能赚到钱就是王道。
  
以下的讨论,可能更适合为部分求职人士去区分自己想要选择的公司,毕竟打工人能选
而老板,自己的生意没法说变就变,资金/供应等等条件不是说有就有,说变就变,这个讨论可能未必有多大意义。因为往往实践中,被财务数字逼迫着向前,根本无暇讨论这些。但我觉得有时从具体事务抽出,从整体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业务和核心竞争点,也有益于找到目标和方向,如果到最后只是被财务数字追杀般工作,那也太没劲了,赚到钱还不如干点别的。
 
精品: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异议,一个运营SKU肯定不会带很多,5~8条,预算充足,选择做的类目体量要足够,并且要有一定垄断度,前期(3~6个月)都在烧钱,但关键怎么烧,最后又能否把自然流量冲出来,我觉得这个是精品的关键纠结点。有整体考量的(品牌,垂直),也有具体操作(广告投放,价格操作(划线价,coupon,会员价等等),测评(shua dan),站外(deal,social media等等))。其实现在能有充足预算,并且坚定地做精品的公司不多,很多公司打着精品的名头,实际做着混乱的操作(不是贬低谁,在某些层面来说,纯粹的精品确实很难顶,相当烧钱,视野/布局需要长远,资金门槛高)。
而且如果垂直类目地做,随着链接数变多,规模和数量起来,量变引起质变,会遇到新的瓶颈,你所面对的困难也不一样。不可能说,垂直上品,只是复制打爆第一条链接的方法,就能打爆第二、三......十条链接,那岂非太简单,太爽文了。况且时间点也不一样,市场竞争状态也不同。
虽然说操作很多,细究的东西也多,但往往落到实操中,还是资金猛冲,价格螺旋的情况居多。当然了,能打破这种做法,并赚到钱,那就是本事了。
 
精铺:
我没有做过,所以我不太清楚怎么定义精铺,有的人说一个运营超过6~8条链接的,是精铺;有的人说,小于100个SKU的是精铺,大于100个SKU是铺货。实际上这么多的sku,想做精细化管理应该不太可能吧,而且预算应该也不多,不然也不会选择这种模式。以美国站为例,精准长尾词1.5~3美金CPC,点十下就已经15~30美金了。当然,有没有很巧妙的方法去做,不清楚,像我说的,我没做过,所以需要有做这一模式的大神来解答一下,怎么选品,怎么运营,用什么方法管理SKU,客单价的选择,物流控制等等。
 
铺货:
我所了解到的,是那种有自制的ERP系统,FBM高单价蓝海奇葩选品,几乎就是无脑上。关键可能是这个ERP系统,我所了解的那家公司是找人开发定制的铺货ERP(市面上估计也有不少,什么CJdropping之类的,但货源可能没有信息差),货源跟当地的工厂合作,避免公开货源;货都是那种客人等得起的东西,一两个月到货也没问题的商品。但就是一个店铺收益有上限,需要多开店铺。具体操作,没做过,不太清楚铺货是否有更深的玩法。
 
其实在实操当中很多公司都混合着来,未必就是单一的模式。
其实大部分打工人都是想做精品,因为链接少,做的事情没那么杂,觉得事情会少一点。但其实如果公司是走精品路线,你的业绩压力肯定也更大,因为其中公司的风险更高,投入的资金更多,期望肯定更高。说句不好听的,只给你做几条链接没问题,但你最好条条做爆(老板就这么想的)
 
发篇的目的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其实精品大家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精铺和铺货,其实往往很多人都避开,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如果有从精铺和铺货赚到钱的大牛,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操作(当然,你觉得怕被套经验,也可以不透露数据)。而且在平台日渐趋于红海和合规化运营的情况下,精铺和铺货未来的生存姿态是如何的?
 
这算是一个分享贴,尽量不要造假说谎吹牛逼,或者卖课,那就没意义了。不想被认出,就匿名、关键数据不提及;只阐述思路和方法,遇到的难点和瓶颈等等。算是帮助一下刚入行,或者现在遇到迷茫、困境的朋友带来一些新的视点和角度
已邀请:
这里我说一下我的理解和看法哈 我的看法可能和很多人的观点不一致 不喜请轻点喷,我是菜鸡 我属于是说到哪算哪 毕竟周六闲下来打打字  
传统意义上的精品单店ASIN一般都不超过三页 白帽ASIN会稍微多一点,黑帽一般都不看店铺的,黑帽基本没有玩铺货精铺的,再说 精铺和铺货 铺货一般多店铺产品交叉铺 甚至同一个产品不同变体也不合并 玩铺货的大多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以前我的一个朋友说玩精铺的才要技术含量 那个时候我觉得他是嘴硬 后面我自己真正去做了我才发现 精铺真的不一样,如果你没有去尝试是不配去发表言论的,市场早变了 还无脑吹精品的您看看招聘市场上再说 没多少公司都给得起高底薪还愿意给大量的试错额度去让你试错,然后13 14招进来 精品的运营节奏可不是一两个月能搞定的,有一些人就没考虑那么多只要你给我13 14 我能混三个月就行,另外一方面现在的精品公司很少见到大方的 我看到太多小公司打着精品的标签然后进来什么资源都没有先清一批货再说 抱着刮彩票的信念去招人 真有做起来慢慢也会被高ACOS 和低利润率给厌烦,离职出现在精品公司的几率更大,运营角度我给你上个月做了500万业绩 提成到手才两千 不干了 跑路必须跑路 换公司角度五百万业绩毛利才多少 一批货成本多少 回款周期又是多少
 
继续说铺货 铺货这么多年没死 就说明他肯定有可取之处的,比如 不怎么占用资金 比如门槛低,这里我说的FBM哈 FBA铺货呢是20 21年的玩法了这个需要很强的供应链和仓储能力,一般是有资源才会这么玩,后面很快销声匿迹的原因也是因为库存周转问题, 22年23年市面上开始出现垂直化精铺,就是在这种玩法的plus版本,一般是按照类目或者产品去深耕,那个时候我给公司的人提出了一个"圈地跑马精耕细作"的理论,通过不断地关联流量池来占领腰部链接整体的出单量很稳定,属于是进可攻退可守,碰到合适的品可以快速去冲排名 同时有类目的品牌流量也能支撑
 
听起来很不错对吧,但是这个会需要很长久地时间去做,因为同时需要你去看很多产品的广告,还有调整冗余库存等等,跟精品来比很花时间,毕竟管的链接数量没有可比性.难道这个模式没有缺点么,有的,世界上不存在完美,这个模式第一怕运营,这么多事情 新手看了估计直接跑路 ,起码得两年运营才干的下来  第二怕的是开发的产品不够内部竞争,因为扩大是很稳定的所以当开发速度开始陷入停滞的时候 会导致运营不断地在现有的流量重叠地区不断地摩擦 要么我的产品上去 要么你下来,这个模式需要管理者和运营同步一致的运营节奏 但是很明显 这不现实 我只是来打工的 并不是来为你百年基业添砖加瓦的 i need money ,所以当内部开始自戕的时候,就是这个公司目前很长一个阶段能到达的大概区域.
 
题主觉得精铺100个SKU 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 我要说的是 错了 可以做得到的 所以很多精品运营到我们公司不适应 ,精铺更多的是圈流量 圈自然流 核心和精品一样的  精品是快速广告上首页通过高转化带动自然流 精铺也是这个思路 不过是降低预算和推品风险 把推广节奏放慢 我说的这一种是属于长期主义哈,短期的黑帽灰帽这里都不提 说的都是白帽哈 ,像我们一般都是管四五百条链接, 当然我说的老号,都是做了很多年的 说出去别人一听我超这不还是铺货嘛 实际差别还是不一样的  类目下品牌占有率真正打起来才是精铺的目的
 
本来我还写了不少 但到后面我发现我好像有点偏得太过分了,算了 还是删了 不浪费各位的时间
怕沙贝喷我 我还是匿了哈
别杠 杠就是你对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