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别人做亚马逊一个月赚3万起步,但是有些...
别人做亚马逊一个月赚3万起步,但是有些人回本都难?原因出在什么地方了?
因为很多卖家是没有布局和规划思维的,看着这个品好卖、听别人说这个类目是蓝海类目,就满怀信心allin进去,后果也可想而知了......
首先你想在亚马逊这个平台赚多少钱,最好先设立一个目标规划,再拆分到每个listing协助你达成。
明确目标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那些成功的公司每年会制定目标然后拆分季度月度去达成,对于我们小卖家也需要这样的规划意识。
比如你一个月想赚3万人民币,按汇率1:7换算成美金,大概就是4500刀左右,我们再按平均10%的利润去计算,那一个月得有45000美金的销售额,平均每天得卖1500刀左右。
这10%的利润是怎么来的?搜索安可的2023年净利润,可以看到他们的净利率是9.68%,多翻阅几份上市公司的年报,就会发现他们的净利润水平大致分布在8%-12%这个区间,取个中间值10%作为参考(这里大多适合做普货的卖家)
这时你可能会疑惑 大公司能赚10%的利润,我们小卖家能一样吗?不要忘了大公司的人力税务成本也是相当大的。
为达成这个45000刀的月销售目标,我可能会布局10个不同类型的ASIN去达成,前期可以先铺量保本保基础利润,每个lsiting销售额大约就是4500刀左右,在亚马逊,这种销售额的listing有很多,只要你努力踮踮脚也能够到。

为什么要布局多个不同类型的ASIN了?
因为如果你是一个非工厂型的小卖家,新买家,那么最好是能够做到发散性的选品。店铺里分布不同的类目 不同的产品。这里的产品是指覆盖到不同的关键词,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了?
这个跟亚马逊平台的流量分配有关。如果说你的店铺里总是围绕同一系列的产品,那么可能你在首页只能出现一个产品。
那我们在不同类目下,覆盖了不同的关键词。首先可以确保到的一点,就是如果我们用心打造的情况下每一个产品都有机会冲到首页去。
那同时来说,冲到首页的过程中 为什么要去做不同的类目呢?对一个新卖家来说,究竟你最终会沉淀在哪个类目还是未知的
我们通过多个类目的反复测试,打造出来某几款产品之后,你开始对这一类目有经验有信心了,然后我们再沉到这个类目里面去做。
这时成功率会更高。
13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不做大哥好多年 、 Perry0301 、 蓦然回首 、 一百万冲啊 、 菜鸟Peter 、 佳佳检测认证 、 嘻嘻哈哈0829 、 小小守夜人 、 wanfenhaoyi 、 Arashi 、 突突的小螃蟹 、 xuanyuxuan 、 二三三四四 、 halou 、 人间I惆怅客 、 CallmeTedy 更多 »
第一,新手卖家总是轻信各种亚马逊营销号,夫妻档年收入过千万,宝妈一年几个小目标的爽文故事,让自己都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总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干啥都想着快快快。越是想快,越是容易踩坑!毕竟,静不下心来,那么在整个运营上,也是毫无章法,按照自己随心所欲,今天大幅度降低广告竞价,明天大幅度降低广告预算,后天直接把广告都给关了等等骚操作,那么自然而然产品也就打造不起来,清货出场。
第二,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打造计划,走一步看一步,因此整个人每天都是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今天打开账号后台,销量还不错,那么是开心的,反之,如果销量不好,那么人就开始各种焦虑,一会优化listing标题,文案埋词,广告,一顿操作下来,隔天产品直接不出单了。
第三,做事情执行力不行,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并没有认真去完成,每天只打开账号后台,看一下今天出了多少订单,于是也就关闭了账号。每天必须做的运营工作,比如产品的关键词排名位置登记,产品的广告位排名位置登记,后台的订单催评等等工作都没有认真去完成。
第四,很多新手卖家,一天能够选上几十款产品,全都发货FBA出去,产品一上架,于是开启秒杀,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产品依然冲不上去,于是认为测款失败。接着选品,测款,一年四季过去了,没有一款产品打造起来,没错,是一款产品都没有!
第五,产品入仓上架之后,开启自动广告,超低的售价,搭配高竞价高预算的广告模式,产品一下子就出了不少的订单,但是第一个月回款是0,第二个回款是0,第三个月回款是0,甚至还倒欠亚马逊的广告费。于是,自己开始慌了,人也严重焦虑了,将自己的产品售价大幅度上涨,广告预算直接降至几美金一天,产品直接也就不出单了。于是,看着还有大几百个,上千个数量的库存,最后只能够选择了超低价清货,站外清货,产品打造失败收场。
这也是我的失败,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