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请大家一起讨论标品完整打法:从新品期到上...
请大家一起讨论标品完整打法:从新品期到上升期到稳定期、框架细节、攻守兼备等步骤交流需要做哪些
目标:冲品类前五 备货很足 广告预算拉满 能测评
1.新品期
种子是否提前准备
图片
文案埋词
广告布局
测评单量
亏钱平衡点
2.上升期
优化文案
优化cpc稳定广告框架
大词竞争力推广判断
到稳定期
都需要做哪些
框架细节步骤交流攻守兼备
欢迎大佬 讨论
跨境电商人的科学世界,
真知、灼见,
喜悦或快意的君子之争。
见智慧,见性情。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和知无不言共同所有,未经本站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4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咩咩咩w 、 Miru123 、 收手吧啊祖 、 陆宝出9LENT
因此我分享几个新品期,成长期,稳定期的广告架构,题主可以参考下:
1.新品期
新品期间主要的目的是拓展流量,快速出单,在新品期实现关键词排名和类目排名快速提升。
自动广告: 可以帮助检测listing的质量 (由于自动广告是从listing里抓词匹配的,所以从自动广告的搜索词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匹配到的词是否是与产品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相关,则证明listing埋词是有问题的,就需要及时优化listing。
自动广告四个匹配方式分开开启,烧了15天后看哪个好就用哪个匹配方式
手动广告:推排名 : 推动关键词排名提升,SP-KW-Exact/Phrase。
标品新品上架,按照前文中的关键词表搭建方法,找出关键词中流量最大、相关性最强的量给词 KW1KW2。
预算都是 10 美金起步,竞价给建议竞价或者建议竞价的 1.5 倍作为初始竞价,竞价策略固定竞价,首行初始加成给 30%左右,让广告位优先往搜索结果顶部打。如果花不完,就上调竞价 20%左右,找到合适的竞价
每天花完加 5 次点击费用的预算,连着加一周。这样子 KW1、KW2 预算可能加到了每天 50-80 美金左右的预算;我们每天花完加预算的目的,是让系统认为我们的产品比较受欢迎,给我们推送更多的流量;连续加一周预算是为了能够预算保持到 50 以上,能够在关键词下有更多的出单量。影响关键词排名上升的因素是点击率、转化率、关键词下出单量。很多人点击率、转化率都不错,但是关键词排名不动,那就是关键词下出单不够。
新品期间 ,需要非常注重的是关键词排名的提升,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关键词的点击率、转化率、关键词下出单量。
注意:曝光=商品详情页大于搜索结果其余页面大于首页;点击率=首页大于其余页面大于商品页面;转化率=首页大于其余页面大于商品页面。
2.成长期
成长期广告,产品上架两个月后到半年。
这个时候,广告目标从拓流量转变为销量和转化率。
关键词广告核心大词1-2 已经推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去推核心大词3,4,5......还要投放已经上首页的词的词组匹配,扩展更多流量。
因为我们要销量和转化率,就需要投放更多的精准词长尾词,也可以说是高转化词、特征属性词。
在这一个时期可以开启SBV广告,找出之前广告的出单词投放精准,可以让SBV得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3.稳定期
稳定期,产品上架半年以上。
稳定期保持成长期的广告架构不变,然后继续开广告。在SP广告中扩词长尾词,一个链接不可能只有有限的几个词,关键词表中没有开广告的词都要循序渐进的加。SB广告中开测试组;刚开始是精准匹配,精准匹配单量打到天花板就开词组,然后开广泛。
这个时候我们的广告目标是稳定并扩大销量,降低ACOS,降低TACOS,提升品牌影响率。
稳定并扩大销量,我们产品关键词不可能只有二三十个,而是我们要建立成百上千的关键词表,里面的词我们都是可以循序渐进投放的。大词投放完了,小词会更加便宜,更加精准,转化更高。
此外,我们从原有的SP广告、SB广告,扩展到了SD广告,我们可以定向我们的受众,购买再营销、浏览再营销精准定位我们的客户。
降低ACOS的操作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其一,提高转化率。通过listing优化、品牌力提升、各种促销(Coupon、专享折扣、及时否定不相关词/商品)
其二,提高客单价。可以通过改良升级提高客单价、虚拟捆绑商品、多件套装进行。
其三,选择合理的CPC。此时我们链接早已处于稳定期,参考建议竞价,结合CPC平均数据,循序渐进降低bid ,同时通过优化竞价策略(固定到动态只降低)、广告位调整(首行、商品详情页面竞价调整)实现竟价优化。
注意后期的广告订单跟自然订单比是3:7;这个能逐步实现盈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