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认证答主免费参与围观(限可公开的付费提问),在帖主选择中了答案后(即进入公示期),才可以参与围观回帖并参与回帖交流互动。即仍显示为“到期时间……”的是尚未进入公示期的,暂不能查看回帖内容。
2、 如果在悬赏结束后未及时看已围观的帖子内容,可以通过社区用户个人详情页列表中找到:点击右上角“个人头像”找到“围观记录”,此处有所有围观帖列表,点击进入后即可查看。
3、常规用户参与围观的基准费用,与有偿提问的金额大小、围观的先后次序、围观的人数有关:
(1) 提问奖金越高,则围观基准费用越高;
(2) 例如围观人数每增加5人,则围观基准费用增加0.5元。即越早参与围观,为围观支付的费用相对就越少。
4、围观费用10%支付给发起提问的帖主,40%纳入提问奖金并由被选中答案的答主共同分配,剩余费用纳入平台管理和维护费用。
5、优秀的提问质量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围观,以共同分摊付费发帖的费用支出。
6、私密悬赏帖(不公开悬赏答案的)目前仅限帖主、参与回帖互动的答主(在答案选择期前回帖的)、高活跃度威望值用户,在该帖进入公示期后可以查看该帖下的所有回帖。最佳答案选择期后参与回帖的无法查看该帖的所有回帖。私密悬赏帖结束30天以后,「知无不言」社区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推送。
7、现在您可以
立即申请知识会(答主)权限。
在支付围观费用前,请详细查看围观规则并了解潜在的问题。
1. 帖主为该提问支付了费用,此帖付费后方可围观查看。
2. 风险提示:围观费用一经支付即不可取消或退还,可能存在悬赏帖无标准答案或理想答案的情形。
3. 围观费用将分配给帖主10%,其余的围观费用将纳入奖励金额。所围观的问题答案将会在悬赏结束后显示。
是否继续围观?
4 个回复
Christa12 - 7年亚马逊运营
赞同来自: 聪明瓜子 、 Julie96 、 alittlecai 、 真的是老11 、 Echot123 、 delete1013 、 shiqi123 、 啵啵奶茶 更多 »
新品的首次发货,目前由于物流周期和价格实在高,所以我只能以数量分摊成本,比之前多发了货,预估销售两个月。之前都是预估发40天的货。观察半个月的销量再决定是否补货补多少,之前发空运很快。
而说到盈利,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第二个月的下旬能够开始盈利就不错了,第一个月基本都是亏的,因为你的钱除了成本,发货,还要花在找S单,找测评,找站外,上Q&A等等上面,第一个月只有一个目标,花完这些钱之后,每天能够亏损少一点。
基础的点讲清楚,接下来就是分解不同推广时间段的做法了。
01第一个月目标:涨流量,完善listing
涨流量是为了让亚马逊快速识别listing,从而占到一些关键词的坑位,才能有后续的发展。完善listing大部分工作在增加买家对于listing的评价和印象,小部分在更改,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动listing的描述。
亚马逊对于新品有一定的流量扶持,但如果品类大词竞争激烈的话,那根本是杯水车薪。所以一定要自己找一些方法提升流量,让关键词占有一些坑位。
我一般是以广告+站外+S单的方式进行。
广告的预算不会很高,并且开的是自动,主要是检验一下亚马逊对于我的listing的认知,几乎每天都会看亚马逊广告报告,看流量大的关键词和研究出单ASIN的情况。本来也只是为了看看这个listing亚马逊是怎么看的。如果看到跟产品本身实在差太远会考虑是否改描述内容,但一般只要你调研一下竞品那么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站外一般找Deal站出一波,最好选择能够分享的折扣码,每天不用设置太多个,但时间周期可以长一点。让亚马逊认为产品还是很有潜力的,会推送更多的流量和关键词入口,一般都设置5折,觉得特别有潜力会低到3折,主要是争取每天有个几单不至于有流量没转化。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新品的话,站外亚马逊会比较欢迎,个人经验。
接下来就是S单,一开始都刷免评单。根据流量的情况来定。这个主要是配合流量的增长,光有流量没转化listing的权重不增反降。也不需要很多,一般你一天有个几单就够了,主要还是看流量。
测评可以开始找着,但还是一周之后再上,如果有出单就开始索评,我对自己的产品挺有信心的,会参加早期评论人的计划,所以我测评会等第一个早期评论上了之后再上。有出单自己也会索评。
但Q&A可以试试上,开始就找朋友帮忙写问题,一般都会找一些排名靠前的listing里面的评论内容,有时候他们会自己给,就是补充些内容。
一个月完成大概30个Q&A。争取自然来评突破10个,留评率达到3%左右,星级的底线是4.5,最好不要有差评啦。
02第二个月目标:推动转化率,增长好评率
有了第一个月的一些基础,第二个月更加注重转化率。
不是说第一个月就不管转化只要流量,而是第一个月的转化,不管是广告或者站外的出单,只是为了让流量看起来自然,不足的部分用S单补上。而第二个月在流量充足的情况下,要多增加单量,提升转化率。
这个时候review要继续上,让单量开始在listing上有所呈现,吸引更多的下单,但节奏还是要把握一下,现在删评太严重了。
S单开始选择一些核心关键词下单,把关键词的转化给刷上来,但不能太频繁,容易被盯上。
广告也会加大一些预算,开始筛选关键词开手动。可以选择一些之前手动广告上转化还不错的词,如果自然搜索实在靠后,那么就用手动广告补上。慢慢再把一些词否掉。
站外折扣作为补充,这个时候精准比较重要,我更倾向于用一次性的长码,希望能够领一个出一单,这样控制流量和转化,即使没出单码也不能分享。同时盯紧转化率,如果不大行就换一个方式,这个时候转化率比较重要。
有了S单和站外配合,看起来非广告的转化还不错,是能够进一步增加关键词的权重的。自然转化率会慢慢上来的。
我的目标是比平均转化率高3%,做不到头部起码也得靠前一点。慢慢减少对于S单和测评的依赖,开始把重点放在广告,数据的监控和索评上。
03第三个月目标:稳定单量,保证每天的自然出单量
基本上只要关键词慢慢能占据坑位,S单和测评就能减少了,把更多精力放在索评上吧。
这个时候除了每3天看一下广告的数据,做一些否词和把一些有潜力的词单拎出来加点预算,我就是每天监控一下自己的产品,看看排名有没有下降,单量是不是每天有变化的规律,访问量和转化率怎么样。这个数据很多卖家都会忽略,但我坚持每天都看销售报告。
接下来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基本上你能看到工作的成果。
但很多东西真的是从骨子里就注定的,有些产品就是推不起来,可能过时了,可能没摸到人老外的命脉,那推不起来或者推起来成本太高,那么没办法,推不起来弃了或者能盈亏平衡,偶尔赚点小钱那就慢慢补货,也不重点推,关注不要有太多差评就好。
也有一些一开始就几个差评的,那我一般站外直接清仓就不卖了,听起来好像很浪费,但没办法,这种listing推起来代价太高,估计我也做不到。
Christa12 - 7年亚马逊运营
赞同来自: 聪明瓜子 、 Julie96 、 alittlecai 、 真的是老11 、 Echot123 、 delete1013 、 shiqi123 、 啵啵奶茶 更多 »
新品的首次发货,目前由于物流周期和价格实在高,所以我只能以数量分摊成本,比之前多发了货,预估销售两个月。之前都是预估发40天的货。观察半个月的销量再决定是否补货补多少,之前发空运很快。
而说到盈利,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第二个月的下旬能够开始盈利就不错了,第一个月基本都是亏的,因为你的钱除了成本,发货,还要花在找S单,找测评,找站外,上Q&A等等上面,第一个月只有一个目标,花完这些钱之后,每天能够亏损少一点。
基础的点讲清楚,接下来就是分解不同推广时间段的做法了。
01第一个月目标:涨流量,完善listing
涨流量是为了让亚马逊快速识别listing,从而占到一些关键词的坑位,才能有后续的发展。完善listing大部分工作在增加买家对于listing的评价和印象,小部分在更改,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动listing的描述。
亚马逊对于新品有一定的流量扶持,但如果品类大词竞争激烈的话,那根本是杯水车薪。所以一定要自己找一些方法提升流量,让关键词占有一些坑位。
我一般是以广告+站外+S单的方式进行。
广告的预算不会很高,并且开的是自动,主要是检验一下亚马逊对于我的listing的认知,几乎每天都会看亚马逊广告报告,看流量大的关键词和研究出单ASIN的情况。本来也只是为了看看这个listing亚马逊是怎么看的。如果看到跟产品本身实在差太远会考虑是否改描述内容,但一般只要你调研一下竞品那么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站外一般找Deal站出一波,最好选择能够分享的折扣码,每天不用设置太多个,但时间周期可以长一点。让亚马逊认为产品还是很有潜力的,会推送更多的流量和关键词入口,一般都设置5折,觉得特别有潜力会低到3折,主要是争取每天有个几单不至于有流量没转化。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新品的话,站外亚马逊会比较欢迎,个人经验。
接下来就是S单,一开始都刷免评单。根据流量的情况来定。这个主要是配合流量的增长,光有流量没转化listing的权重不增反降。也不需要很多,一般你一天有个几单就够了,主要还是看流量。
测评可以开始找着,但还是一周之后再上,如果有出单就开始索评,我对自己的产品挺有信心的,会参加早期评论人的计划,所以我测评会等第一个早期评论上了之后再上。有出单自己也会索评。
但Q&A可以试试上,开始就找朋友帮忙写问题,一般都会找一些排名靠前的listing里面的评论内容,有时候他们会自己给,就是补充些内容。
一个月完成大概30个Q&A。争取自然来评突破10个,留评率达到3%左右,星级的底线是4.5,最好不要有差评啦。
02第二个月目标:推动转化率,增长好评率
有了第一个月的一些基础,第二个月更加注重转化率。
不是说第一个月就不管转化只要流量,而是第一个月的转化,不管是广告或者站外的出单,只是为了让流量看起来自然,不足的部分用S单补上。而第二个月在流量充足的情况下,要多增加单量,提升转化率。
这个时候review要继续上,让单量开始在listing上有所呈现,吸引更多的下单,但节奏还是要把握一下,现在删评太严重了。
S单开始选择一些核心关键词下单,把关键词的转化给刷上来,但不能太频繁,容易被盯上。
广告也会加大一些预算,开始筛选关键词开手动。可以选择一些之前手动广告上转化还不错的词,如果自然搜索实在靠后,那么就用手动广告补上。慢慢再把一些词否掉。
站外折扣作为补充,这个时候精准比较重要,我更倾向于用一次性的长码,希望能够领一个出一单,这样控制流量和转化,即使没出单码也不能分享。同时盯紧转化率,如果不大行就换一个方式,这个时候转化率比较重要。
有了S单和站外配合,看起来非广告的转化还不错,是能够进一步增加关键词的权重的。自然转化率会慢慢上来的。
我的目标是比平均转化率高3%,做不到头部起码也得靠前一点。慢慢减少对于S单和测评的依赖,开始把重点放在广告,数据的监控和索评上。
03第三个月目标:稳定单量,保证每天的自然出单量
基本上只要关键词慢慢能占据坑位,S单和测评就能减少了,把更多精力放在索评上吧。
这个时候除了每3天看一下广告的数据,做一些否词和把一些有潜力的词单拎出来加点预算,我就是每天监控一下自己的产品,看看排名有没有下降,单量是不是每天有变化的规律,访问量和转化率怎么样。这个数据很多卖家都会忽略,但我坚持每天都看销售报告。
接下来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基本上你能看到工作的成果。
但很多东西真的是从骨子里就注定的,有些产品就是推不起来,可能过时了,可能没摸到人老外的命脉,那推不起来或者推起来成本太高,那么没办法,推不起来弃了或者能盈亏平衡,偶尔赚点小钱那就慢慢补货,也不重点推,关注不要有太多差评就好。
也有一些一开始就几个差评的,那我一般站外直接清仓就不卖了,听起来好像很浪费,但没办法,这种listing推起来代价太高,估计我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