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无偿分享:美国站300个选品创意
无偿分享:美国站300个选品创意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KdJzlTpgaWYdKT2zsInUw
提取码: zr2v
使用工具:JS插件
网盘链接若失效,请在评论区留言,楼主补发
跨境电商人的科学世界,
真知、灼见,
喜悦或快意的君子之争。
见智慧,见性情。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和知无不言共同所有,未经本站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53 个回复
RobinMa
赞同来自: 出单小能手lzy 、 坏蛋阿杜 、 冰渣糯米滋 、 mrswang 、 koyomo 、 黄河东流去 、 John2020 、 江西正能量 、 反馈过生日 、 我怎么这么这么猛 、 蓝色心动 、 hecheng 、 星月之晨al 、 易山 、 勾子 、 ①团糟 、 陪你吹吹牛 、 撕家侦探 、 YRUsodiao 、 布鲁斯凯 、 Genjisan 、 大白要加油呀 、 KK不知羞 、 酒神白露水 、 RedseaStar 、 ichbinsue 、 Audreyly 、 YL0713 更多 »
15年年中,总算稳定了......
好吧,团队敲黑板,认真研究A9、姐夫理念、老美生活状态和价值观、行业大小咖的边角分享、付点69/99的学费参加活动、720度研究产品和包装、花巨资买个二手相机、科学shangwang上上FB......
稳住,稳住,16年年中某月冲到$50万,有了一些自己的逻辑,产品好重要啊,好,引进产品工程师,升级,人员进进出出,都能留下点点滴滴,团队和经营逻辑不断的添砖加瓦,发展算是更瓷实了......
17年,有点不错,18年,$5000万了,嫣然从牛犊成了肥牛了,朝着“牛逼”迈进了......
N年里,踩过无数个坑,上过无数个当,爆过无数个雷,团队调整了无数遍......总结到一点小小的理念
1、虽然是做跨境,但不能自我定位为做跨境,跨境只是一种销售的模式,商业的本质还是“为用户提供价值”,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才是永恒不变的王道,所做的产品就是从事的行业,而不是跨境行业,跨境不是行业;
2、除了选品,更要做品,虽然产品容易被抄,但做品的过程没那么快被抄,你可以卖半年,但我要卖一年或以上,并且要升级后继续卖;某品被某人长期卖的好,产品看似普通,但人家可以,跟者未必可以,要相信专业,三年入行,五年才能懂行;
3、不跟风、更不追流行,不求某品大爆大卖,但求稳定出单保持利润,大爆引起供应链和资金连锁反应,陨落后得不偿失。其实供应商也是一样,你稳定每月走一个柜半个柜不怕,但怕你某月十柜八柜、之后巨大震荡,他们也是材料和人跟着震荡,同样得不偿失。平稳的销售,带来平稳的供应链,带来友好的配合;
4、不过分追价,绝大部分日用产品,中国是具有完备生产能力的,如果我把产品成本做到这个地步、把物流做到这个地步、把退税/补贴/经营费用做到这个程度、把定价定到这个程度,你还要比我低的离谱,好,你低就低吧,我就这样,我相信你的钱是大风刮的、公司里全是机器人自动化、亚马逊不收你平台费......
5、行业交流可以,不能拿来主义,家家都有自己的逻辑,每家的逻辑都是在自身的资源体系下形成的,不必照搬,搬了砸脚的多,不是对方分享的不对,而是家家情况不同。某年一老乡找我,我分享了公司在做的一些品和销售数据,临走叮嘱某品千万莫做,好吧,老乡悄悄做了,你好老乡,我的叮嘱是真话,你做半年告诉我亏了自己几十万,老乡啊,这品这边是亚马逊配套一般贸易一起做、退税和补贴也有,亚马逊只图不亏销售啊;
6、品牌还是要做的,做品牌难,走在做好品牌的道路上还是可以的,慢慢打磨,品牌品牌“品”在前,把品做好才有牌,不可到处撒牌,在品上接不住客;
7、人才是会成长的,小白成了大牛,要拿大牛对待,不能当大白对待,钱是最好的投票,别只投饼,自己的孩子虽然跟自己亲,但不能外来的孩子来了才拿出来好吃的,野孩子大多不如亲孩子。
写不完了,不想写了,有机会再叨叨
寻有共鸣的侠客一起聊天,天南海北偶尔飘个微信聊聊,冷不丁见面了能撸个串就行
———— 一位有一点跨境经历的小学生Ro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