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行业发展交流 跨境大卖掀起“反腐风暴”,送了12名员工...
跨境大卖掀起“反腐风暴”,送了12名员工坐大牢!
最近,一条突如其来的“反腐通告”传得沸沸扬扬,知名电商卖家由莱集团曝光了部分具体腐败案例,2025年共查处9起触及企业“高压线”的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12名员工,已被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图片]01 大卖的“内部反腐”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由莱集团本次反腐行动涵盖研发、供应链、达人直播、海外营销、品牌设计等多个核心业务环节,甚至涉及部分高管——
据Ulike达人直播运营吴某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家属通过篡改达人佣金比例,侵占公司佣金费用,构成职务侵占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
品牌设计总监李某某,伙同合作商抬高合同报价并占为己有,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海外营销人员杨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北美营销业务开展过程中,伙同他人以虚构境外营销账号,利用境外账户套取公司费用,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就在由莱集团公布的前两天,发了一件相似的事:小米集团内部发了一封通报邮件,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行为遭到辞退。
不过,在这方面,与小米对王腾“辞退但不追究法律责任”的处理方式不同,由莱集团是直接进行了严厉的处理,不但永不录用,还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方面由莱集团“高调反腐”,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境外业务扩张”;
据调研数据显示,2016~2024年度中国脱毛仪市场中,Ulike连续9年销售第一。据官网信息,截至2025年6月,Ulike为全球脱毛仪行业专利数量第一的品牌。
在国内遥遥领先后,由莱集团近些年境外业务增速明显,产品已热销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北美、欧洲等1000多家线下门店及高端商场,并依托亚马逊、TikTok等平台深化数字营销,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成为“国货出海”新标杆。[图片]02 集团“内部反腐”屡见不鲜
本着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大多数集团“内部反腐”都是低调行事、低调处理,以避免负面影响。
但这次由莱集团的“反腐”高调行事,无疑是下定了把“反腐”进行到底的决心。
事实上,近些年美妆行业反腐愈演愈烈,多家国内头部美妆企业均加大了对反舞弊能力的制度建设和资源投入。
以华熙生物为例。据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华熙生物制定了《反腐败反舞弊条例》《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南》等内部制度,并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ISO 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图片]在跨境电商行业内也是如此,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许多跨境大卖内部腐败和舞弊现象也屡见不鲜。
2023年8月,跨境圈有名的“铺货大卖”三态股份也遭遇到员工以权谋私,与外人联手坑公司的诈骗案。[图片]03 法律法规为“企业反腐”提供助力
最近由莱集团这次的反腐动作,也正恰逢国家法律层面对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打击力度显著增强的重要时期。
2024年3月1日刚落地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二)》,就是给民企量身定制的,该修正案显著扩大了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舞弊行为的刑事打击范围,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力度。
这版修正案最实在的变化,是把以前主要“针对国企”的三个反腐罪名(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资产罪),直接扩大范围到所有公司企业——不管你是国企民企,只要管事儿的人(董事、监事、高管),甚至普通员工,敢伸手坑骗公司利益,法律收拾起来更直接、更狠了。
就拿民营企业来说,以前要是有人偷偷搞“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可能还有人琢磨是不是民企管得松;
现在可不一样了,这些行为全被明明白白写进刑法,该追责追责、该坐牢坐牢,一点跑不了。
修正案还为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增加了针对“服务”的条款,使其覆盖范围更广;
以前可能只盯着货物、股权这些重点地方,现在连帮亲友拿服务类好处(比如高价外包、指定合作)也算违法,管得更宽了;
另外,单位行贿、受贿这些“内部腐败”的罪名,量刑也往上提了,相当于给想“走关系”的人划了条更严的红线,从根源上压缩腐败的操作空间。
说白了,这次法律调整就是给民企递了把“尚方宝剑”——以后内部反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查问题更硬气,员工守规矩也更明确。
国家这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不管是啥企业,该护的利益必须护到位,该打的腐败绝不手软![图片]最后再提醒下各位跨境卖家,在跨境摊子越铺越大的时候,不但要抓紧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更要重视当下的财税合规。
今年企业对跨境电商整体链路的规范是高度重视的,国税总局更是连续出台了几个文件,如何在合规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安全合规的经营企业,这是当下跨境电商卖家需要直面的难题!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