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8月15日将生效的亚马逊标题新规?从“我...
8月15日将生效的亚马逊标题新规?从“我想让用户看到什么”,变成“用户想看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并运用?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2025年8月,亚马逊的“两段式标题”新规,给这种“堆料式标题”判了死刑,给中小卖家开了一扇“流量天窗”。有卖家提前测试,调整标题后点击率直接飙了30%,Listing从第三页开外冲上首页——这不是“优化”,是“重新分配流量的开关”。什么是“两段式标题”?简单说,就是把标题拆成“主标题+副标题”:主标题控制在30-50字符,只留“品牌+类目+基础规格”,像“XX品牌无线降噪耳机 蓝牙5.3轻量款”;副标题用来补全“功能+场景+长尾词”,比如“适合地铁/高铁通勤,深度主动降噪,续航48小时”。
以前的标题是“大杂烩”,现在是“分餐制”——主标题负责“让用户一眼认出你是谁”,副标题负责“让用户立刻明白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亚马逊在帮你“把用户的注意力拧成一根针”:移动端屏幕小,用户停留时间短,你得把最核心的信息“怼”在他眼前,再用副标题接住他的具体需求。
新规给中小卖家带的好处,藏在三个“反转”里:
第一,移动端的“可见性”反转。以前堆料标题在移动端被截断,核心卖点看不见;现在主标题短到能完整显示,“无线降噪耳机”“蓝牙5.3”这些关键信息,用户扫一眼就抓住——你不用再担心“我写了但用户没看到”。
第二,关键词的“有效性”反转。以前关键词堆得越多,越容易被亚马逊的算法判定为“堆砌”,反而降低权重;现在两段式结构把关键词“分层次”:主标题放高频核心词(比如“无线降噪耳机”),副标题放高转化长尾词(比如“地铁通勤用”),算法更容易识别你的产品定位,流量更精准。
第三,竞争格局的“话语权”反转。以前大卖靠资金砸大词(比如“无线耳机”)霸榜,中小卖家根本挤不进去;现在你可以用“儿童专用无线耳机”“图书馆静音耳机”“运动不掉落蓝牙耳机”这样的长尾词,切入大卖看不上的细分市场——大卖是“推土机”,推平一片市场;你是“手术刀”,精准扎进用户的“小需求”里,反而能拿到更高的转化。
那么,具体怎么优化?给你五个“可直接落地”的步骤:
第一步,梳理关键词池,先“听懂用户的话”。别再自己瞎想关键词,去三个地方找“买家的原话”:广告报告里的“搜索词报告”,看用户是用什么词找到你的;评论区里的“高频需求”,比如买家常说“通勤用很安静”,那“通勤”就是关键词;QA里的“问题”,比如“有没有适合图书馆的?”,那“图书馆适用”就是长尾词。把这些词分成“高频核心词”(比如“无线降噪耳机”)和“高转化长尾词”(比如“地铁通勤用”),建一个“用户真实需求词库”。
第二步,优先调整主力款,别“All in”。不要一上来就改全店标题,选1-2个“流量大、有潜力”的主力ASIN——比如你卖耳机,选那个“流量占比30%但转化低”的款,先改它的标题。测试7-14天,看点击率、排名有没有涨,如果有效,再推广到其他ASIN;如果没效果,再调整,避免“全店翻车”。
第三步,主副标题分工,要“简到极致,准到极致”。主标题要“短平快”:品牌(XX)+类目(无线降噪耳机)+基础规格(蓝牙5.3轻量款),别加多余的词——比如“XX品牌无线降噪耳机 蓝牙5.3轻量款”,刚好40字符,移动端能完整显示。副标题要“深准透”:围绕“功能+场景+差异化”,比如“适合地铁/高铁通勤,深度主动降噪,续航48小时”——功能是“深度主动降噪”,场景是“地铁/高铁通勤”,差异化是“续航48小时”,每一个词都戳中用户的具体需求。
第四步,避免踩雷,别“撞平台红线”。三个“绝对不要”:不要重复关键词(比如“无线耳机无线耳机”),超过两次会被算法判定为“堆砌”;不要用特殊符号(比如“!”“*”“~”),亚马逊的标题规则里明确禁止;不要用宣传用词(比如“最佳”“No.1”“顶级”),这些词没有实质内容,还会增加违规风险。
第五步,用数据监测,别“拍脑袋决策”。标题优化不是“改一次就完了”,是“不断迭代”。用关键词工具查关键词排名——比如你改了标题后,“地铁通勤无线耳机”这个词的排名有没有从第20页涨到第5页;查看转化数据——比如点击率从2%涨到5%,转化从1%涨到3%。每星期看一次数据,根据变化调整标题:如果“续航48小时”的转化高,就把它放在副标题更前面;如果“轻量款”的搜索量低,就换成“久戴不痛”。
最后想跟大家说:亚马逊的标题新规,不是“格式的变化”,是“思维的革命”——从“我想让用户看到什么”,变成“用户想看到什么”。大卖的优势是“规模”,中小卖家的优势是“灵活”:你能更快听懂用户的“小需求”,能用更精准的标题把这些需求变成流量,能在大卖的“大象市场”里,挖出属于自己的“蚂蚁市场”。现在动手还不晚。等大卖反应过来,开始调整标题的时候,你已经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了——毕竟,电商的本质,从来都是“谁更懂用户,谁就有流量”。
8 个回复
跨境电商养成记 - bighit
赞同来自: louisyangcn 、 Xxg13355 、 xiridexiangsi 、 早日发财退休 、 羽中喜好摸鱼
为什么叫两段式标题,展示形式是怎样的呢?如果可以给一个具体的示例就更好了
期望可以得到大佬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