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亚马逊多维度审查来袭,你的店铺躲过这三大...
亚马逊多维度审查来袭,你的店铺躲过这三大风险了吗?
自5月起,平台已掀起六轮扫号潮。不少卖家刚通过一轮验证便再度面临审核,部分账号因违规被封禁,更有大批卖家仍在排队等待验证。合规经营已成为当下卖家的首要生存挑战。
一、欧洲站“地址关联”成为封号重灾区
亚马逊欧洲站近期爆发大规模账号受限或封禁事件,许多合规经营的卖家也意外中招,核心原因直指——“地址关联”。受影响卖家普遍带有“mufus”标识,且大多存在更改营业执照或运营地址的操作,即与地址相关的信息存在违规关联。

亚马逊地址关联判定范围广泛,主要风险点包括:
1.共用地址: 多个账号共用海外仓或退货地址。
2.信息不一致: 修改过营业执照/运营地址后,注册信息与实际地址不匹配。
3.地址未经授权: 如中国卖家擅自使用美国居民住宅作为退货地址。
4.注册地与地址矛盾: 公司注册在中国,退货地址却填写美国住宅。
VAT税务地址异常等
风控策略升级:从“查人”到“查货+查地址”
过去平台主要核查账号设备、IP、法人等人为信息。当前审查聚焦三大核心:
1.VAT注册地址是否合规用于发货?
2.退货地址是否为该账号独立使用?
3.海外仓是否在多个账号间共用?
后果严重,申诉艰难
亚马逊对账号关联一贯零容忍。轻则限制上新、流量下滑,重则暂停销售或封店。“主号+小号矩阵”属严重违规,申诉成功率极低。平台现将地址关联直接认定为蓄意违规,申诉窗口期仅48小时,需提交复杂证明文件,成功率不足10%。
卖家应对建议:
1.全面自查: 确保注册地址、发货地址、退货地址均独立且真实有效。
2.杜绝共用: 绝不共用海外仓、IP、信用卡及收款账户。
3.警惕第三方风险: 慎用第三方fws资源,避免其导致地址关联。
二、BG标大暴雷引发亚马逊全面审查
近期,亚马逊BG标系统突发大规模封号潮,大量卖家受影响。
根源:AEDNX品牌授权链全面崩塌
综合信息显示,此次扫号源于 AEDNX品牌授权链存在严重问题,供应链管理疑点重重。更致命的是,同一BG标竟授权给超800+店铺,且这些店铺的采购发票、物流凭证与品牌信息不一致,还存在跨类目授权等违规行为,直接触发了亚马逊的“不适当库存”调查机制,导致大规模封号。

卖家损失惨重
大量卖家收到“不适当库存”通知,账号资金被冻结。有案例显示,因AEDNX品牌问题,价值20万美元的FBA库存被锁定,申诉周期长达3个月,期间还需支付高额仓储费。
平台审查重点明确
亚马逊自6月起已强化BG标合规审查,重点关注存在“授权链断裂”、“虚假供应链文件”、“多账号关联”的违规账号。
对卖家而言,依赖fws的BG标授权防跟卖已非明智之举,专注打造自有品牌、采用“一店一标”模式,才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在选择fws和合作品牌时需加强审核,避免因上游问题牵连自身店铺。
三、视频验证预约难,卖家害怕视频
7月起,大批卖家收到亚马逊视频认证通知,邮件称其被系统识别为涉嫌参与违规活动,需通过视频面谈完成虚拟身份验证,否则账户将被停用。

验证预约困难,积压严重
因视频验证一旦失败并被判定为账户欺诈,二次救回概率极低,卖家们积极准备。但时至8月,大批卖家仍在排队等待验证。7月底起,后台预约常显示“无法进行视频通话”及“所有支持专员现在都很忙”。

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本轮触发视频验证的原因和涉及范围较广有关,包括账户操作风险(如频繁修改敏感信息)、资料真实性审核(提交资料与账户信息不符)、关联风险以及异常运营行为(如长期不运营的老店铺)等。
但是,不用非常的担心,根据目前顺利通过的卖家透露,因视频验证集中爆发导致亚马逊员工工作量增大,本轮验证相比以前更容易通过,回答时间也较短,只要没有违规,一般都能顺利通过,卖家无需过度焦虑
亚马逊此次席卷多维度的合规风暴,对卖家的经营规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卖家必须密切关注平台规则动态,在地址管理、品牌授权、视频验证等核心环节做到严格合规,方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账户安全稳定的运营。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