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侵权类商品排查加严,库存真实性验证触发机...
侵权类商品排查加严,库存真实性验证触发机制详解
一、当前被集中排查的典型情形包括:
跟卖或间接销售品牌商品:
卖家通过自有品牌链接、但实际销售的却是某些已注册品牌的产品,尤其是未经品牌授权的情况。这类链接即使包装上未体现品牌,但由于图片或描述语言中的暗示性信息,被系统自动归类为潜在侵权。
使用侵权图文内容:
主图、A+页面、五点描述中含有品牌词、型号、标志性元素,或者直接使用了第三方平台的图片、宣传语。这类侵权多数通过系统图像识别模型触发,人工干预极少。
链接存在关键词擦边:
标题、五点或产品描述中使用了敏感措辞,例如“兼容某品牌”“适用于XX官方机型”等,即使不是直接使用品牌名,也容易被系统判断为引流式侵权。
商品来源信息无法闭环:
部分产品来源不明确,未能提供标准的发票、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等材料,尤其是无编辑权限的链接,后台备案信息与品牌信息不一致,直接进入高风险池。
二、视频验证的审核逻辑及重点内容:
审核核心是验证产品的来源真实性及销售合法性。视频本身是手段,重点是背后能否建立起完整的供货链条。实物拍摄只是验证手段之一,并不决定审核成败。
视频需展示以下内容:
产品实物,包括外包装、内部零件、标签
拍摄环境建议为仓库或办公场地,不建议临时搭建背景
产品包装上如有品牌信息,要与上传材料保持一致
拍摄人员不需要露脸,但需同步提交关联资料:发票、供货方信息等
附带资料审核标准高于以往:
发票需能清晰显示供货方公司名、联系方式、产品SKU及数量
发票时间需匹配亚马逊要求的销售周期,通常要求提供过去365天内的进货记录
供货方必须是可验证的正规渠道,个人名义或无登记资质的供应商将被直接否决
三、目前阶段处理建议:
如产品图文中存在品牌要素,建议立即自查并清除所有可能引发联想的内容。没有编辑权限的链接,可以通过上传A+模板或开case进行有限度替换,避免系统持续标记。
产品未获得品牌授权但引用了品牌词汇或结构的,建议下架并删除。此类链接即使短期通过验证,也可能在后续周期中被反复检查,存在隐患。
若产品确为通用类但误用了品牌图或文案,需要重新设计合规内容版本,向亚马逊提交替代材料解释误用,并同步展示合法进货渠道,降低风险判定等级。
账号若触发验证后没有及时处理,系统可能在数日内限制该ASIN的可售状态,严重时会影响整个店铺的健康评分,导致降权甚至封店。
结语:
此次“库存真实性”验证潮的本质,是平台对侵权商品及灰色供货链的集中打击。亚马逊对图文内容、商品描述的合规要求已经由人工审核逐步过渡到系统自动识别,容错率极低,且多数情况下不提供解释机会。建议卖家将图文制作、品牌授权、供货链建立纳入日常运营流程的重点管理范围,避免未来反复触发高风险审核。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