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账号审核

亚马逊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应对指南

发帖14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14次 历史交流热度50% 历史交流深度0%
亚马逊今年显著加强了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侵权绩效、账户停用、视频审核层出不穷。作为严重违规行为,审核非常严格。这篇文章将聚焦一种侵权视频审核-库存真实性,其触发原因、类型对比及申诉核心思路。

1:触发核心

“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的核心触发点是:亚马逊怀疑你的库存中存在侵权产品。

“怀疑”:亚马逊并不完全确定产品侵权,需要卖家自证清白。

“库存中”:审核范围聚焦于你的现有库存产品。

这解释了卖家常见的两个疑问:

“我的产品不侵权,为什么被扫到?” -源于亚马逊的“怀疑”机制,即使产品没问题也可能触发审核。

“我的产品还没上架,怎么也被检测?” -只要库存中存在(例如在FBA仓),就可能被纳入审核范围。

本质上,这是亚马逊的“有罪推定”逻辑:它认为你有问题,就需要你来证明自己没问题。虽然存在误判,但近期被扫号的大部分店铺,其产品确实存在侵权问题,尤其是涉及知名大IP的产品。若店铺资金或库存价值较高,积极申诉非常必要。

2:两种主要审核类型对比

近期“库存真实性”审核主要呈现两种类型邮件:

邮件类型A (有审核期): 明确给出14天审核期,账户状态为“审核中”,通常意味着链接仍有编辑权。

邮件类型B (直接停用): 未给审核期,账户直接被停用,通常伴随编辑权丧失。

关键对比点:

停用时间/状态: A类有缓冲期(14天内),B类直接停用。账户状态(有无编辑权)是决定申诉难度和策略的核心差异。

违规类型: 两者均明确指出“侵权”性质,并可能列出具体侵权类型及涉事ASIN。

视频类型: 两者均要求进行供应链视频审核。该视频旨在全面验证店铺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核心审查点包括:产品实物、发票、供应商信息、品牌资质、物流记录等。

3:大IP侵权申诉核心思路

针对侵权问题,申诉基础思路无非两点:

证明产品不侵权。

提供品牌方的有效授权书。

对于知名大IP(如漫威、迪士尼、三丽鸥、格林奇等):

获取授权书? 难度极高(几乎不可能),造假提交风险巨大且易被识破(营业额规模等逻辑漏洞)。

证明不侵权? 这是通过率最高的核心思路! 关键在于利用账户状态:

A类(有编辑权): 这是最佳情况。立即彻底修改所有侵权元素(图片、标题、五点描述等),消除表面侵权证据。在视频审核中,构建完整证据链(如供应商合同、真实发票、自有品牌证明等)向审核员证明产品合规。视频顺利通过后,按要求补充资料,通常可恢复账户。

B类(已停用/无编辑权): 操作空间受限,难度陡增。需要更精密的申诉策略,在POA中详细解释历史问题、整改措施(如移除侵权库存)及未来预防方案,并配合强有力的供应链证据。即使视频后仍被要求提供授权书,也非绝路,需针对性应对。

近期大IP侵权导致的“库存真实性”视频审核激增。理解审核逻辑、类型差异及申诉策略至关重要。若您的账户不幸中招,特别是涉及知名IP且资金/库存价值高,建议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