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财务&税务&投融资 国务院明确:完善海关和税务的税收漏洞,根...
国务院明确:完善海关和税务的税收漏洞,根除问题 | “买单出口”将被追责!
会议指出,审计整改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事关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对审计查出问题,要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确保不折不扣限时整改到位。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铲除问题滋生土壤。要把审计整改作为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整改促落实、提效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来信息,说明非常重视审计署审计出来的问题;
说人话就是:对于审计里出现的问题马上整改,漏洞全都堵上!其中很大一部重要其实是在“买单出口”这一块!
但是要整治“买单出口”,那么海关和税务两个部门之间“数据互通”就是一个关键节点。
其实在今年审计署揭示的三个问题中,与跨境电商有直接关联的是第三点:税务与海关、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间未能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机制,税务内部数据分析也各自为战,导致2021年以来少征收税款高达724.23亿元。
即便是今年年初,五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严厉打击买单出口、优化货物出口环节,买单出口仍然十分猖獗,不少海关抽查的非常松散,对于发现的疑似买单出口也没有进一步的处罚追查措施。

这里对照一下去年的报告,
去年在同一个时间段,审计署公布2023财政审计报告时就提过同样的问题,但并没有说到要“打通大数据”,只是提到了征管不严。
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海关或者税务不查,确实是因为货物零散、数量又多、数据又不全,很难核查审查,说白了后台审核数据的人员根本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认为,既然审计署今年通报直接指出问题,那么下一步很大可能就是“打通大数据”。
税务、海关、财政、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实现涉税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深度关联分析,从而实现“大数据治税”。
将企业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偷逃税等行为将彻底堵死,让企业违法成本越来越高
当然,对于读者的留言我也截取部分,要么是说税务部门人员推责是海关不配合;要么说税务数据系统和海关报关系统无法接入,导致买单出口人员侥幸逃税的行为依然存在;当然也有人认为审计署不了解情况“站着说话不腰疼”。


很显然,在实际当中,税务和海关俩部门对于数据联通这件事互相指责在所难免,毕竟事关重大,推行受阻也在所难免。
但既然国务院再7月16日召开了常务会议,我们认为,下一步很大可能就是“打通大数据”。
税务、海关、财政、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实现涉税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深度关联分析,从而实现“大数据治税”。
将企业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偷逃税等行为将彻底堵死,让企业违法成本越来越高。

再者今年国税总局也出台了第17号文,可以理解为这是针对“买单出口”乱象出台的一个新规定!
说白了,走“买单出口”的跨境电商卖家,如果不申报卖家数据,就是报关抬头企业去承担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如果按实际申报,就是“实际委托出口方”(指卖家)去承担企业所得税的申报。
也查处了一大批买单出口的企业,详情可以看往期文章:深度:买单出口背后的“职业抬头人”转型升级为“职业背税人”!这些“人”又是怎么来的?
总之呢,虽然企业通过买单出口可绕过正规流程,减少人力、物力投入,降低运营成本。
但也正因为“买单出口”,很多企业常伪造或购买通关单证(甚至骗取补贴),隐瞒出口销售收入,致使国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相关附加税费等税款流失。
而且“买单出口”还会扰乱其价格,影响市场正常供需平衡,破坏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外贸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才要扼制这种乱象!
1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