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加拿大sku被跟卖了 这样的解决方案能行...
加拿大sku被跟卖了 这样的解决方案能行吗?透明计划值不值得做?或者说要不要换一种方法去做,比如先把加拿大现有的国际商品信息删掉?
商标状况:有两个商标。A和B. A和B在美国站是R标。但在加拿大,A是24年7月注册的,还是TM标。 B品牌在加拿大TM标都没有。
产品状况:每个sku基本上都是从2个工厂及以上的购买然后组装而成。包装上有我们自己的的商标。部分产品是打标定制的。跟卖的产品基本不可能和我们的产品有相同品质细节。
目前有想到的解决方向:
1,等到加拿大tm标转变成R标,然后投诉下架跟卖。
2,注册透明计划。
3,干脆不管,透明计划也不做。 由于加拿大的asin是美国同步过去。 一旦贴透明计划标签,美国也得贴。加拿大的市场只有美国的1/10。 我们的平均产品客单价又只有18美元. 每个标签购买费0.05$,再+0.01$的标签纸张费,一共0.06。 等于为了从跟卖手上抢回一个订单,我们得付出0.6美元。 按美国日均500个销售算。就是0.06*500= 30美元的每日固定额外支出。根据我们的利润率来算。加拿大要每天要多卖出200美元才能抵平这30美元的成本。我都不确定跟卖能不能从我们这每天抢走200美元的销售额。
问题1: 等到加拿大tm标转变成R标。是否能用怕品牌赶走已经存在的跟卖? R标能防止出现新的跟卖吗? 之前美国商标B下的sku被跟卖过,但随着B商标变成R标,跟卖都跑光了(因为商标B图文标注册失败,后续只注册了文字标才成功)。 论坛里不少卖家的说法是,即使你是R标,也不妨碍别人跟卖你。 实际体验和网上说法矛盾,所以由此一问。
问题2:如果可以投诉的话,该走什么入口和途径,有没有实操过成功过的朋友分享一下文档。
问题3: 透明计划值不值得做? 或者说要不要换一种方法去做,比如先把加拿大现有的国际商品信息删删掉。在加拿大独立上传sku获取新asin,这样就可以只贴加拿大了。
问题4:总体感觉,美国的跟卖远不及加拿大猖獗,事实是这样吗? 是的话为什么?
问题5:透明计划做完可以放小卡片,小卡片上可以放独立站链接等。 有人用过这功能吗,效果怎么样,会不会有坑?
问题6:test buy 是谁去买?买家账号还是卖家账号 买完用买家账号还是卖家账号去投诉。我零零散散收集到的说法是,1,可以用购买的买家账号发起A-Z。2,结合test buy的订单号,运单号,假货图片。 在卖家后台到品牌的report a violation功能举报?
11 个回复 | 19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