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迷茫必点)毕业工作两年,逐渐悟出亚马逊运营的底层逻辑(运营+广告)

发帖2次 被置顶1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61次 历史交流热度4.46% 历史交流深度0%
个人背景介绍:
23年6月毕业,进入一家100人+的公司做亚马逊运营实习,不负责广告(有专门的广告部),只负责上链接,精品模式,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谢我的领导和遇到的一些很好的同事(sxy/lxz/zxb/gxw等等)。后面想再提升下自身水平,运营产品的时候自学广告,看亚马逊官方广告;各种卖课的视频;公益广告视频等等,从上家公司离职到了一家可以操作广告的公司,实际操作下来发现了很多刚入行(像我这样刚毕业的人)在运营的时候一些误区。
 
观点1:
觉得广告是个很神秘且难以操控的东西(我猜原因可能是钱每天真金白银的花着,没转化,老板看着难受),反而在listing优化和竞品页面的研究花的时间占比比较少(毕竟采购成本不是在运营的时候每天反复提醒),很喜欢研究各种广告打法,比如什么海王/捡漏/瀑布等等,不否认这些方法没用,只是过于神化广告的作用,觉得广告打的牛逼,链接直接爆单。
 
A:广告只是一个引流的工具,从转化漏斗以及正常人的逻辑来看,在存量的亚马逊市场上,只有通过付费的流量去展现给有限的购买力,才会有机会去出单(先不管赔钱还是赚钱)。这个认知一定要到位,坑位就那么多,起的早的链接/做品宣的链接/黑科技的链接/早就占据了4/5的市场,剩下就是正常玩家去付费抢这1/5的蛋糕。所以为什么2024年了,网上大把卖广告教程的,就是因为大家都产品同质化,转换差,一些心态不好的就觉得自己广告架构/优化等有问题,镰刀闻着味就来割你了。
 
观点2:
觉得卖着和bs一模一样的产品(稍微改款也算,实际需求没解决的那种),上架后也能嘎嘎出单。很多老板和产品开发在选品的时候,真的是凭自己的感觉,或者某些插件数据一顿研究,然后核算利润,下单,想着45天后到货就能赚钱。
 
A:不可否认创新的失败风险远远大于抄袭成功竞品的风险(参考各大汽车品牌外形抄袭保时捷),但是电商平台讲究权重,这个权重在亚马逊市场增量的时候,已经被上线早的链接/不断增加变体去满足消费者迭代需求的链接/公司实力很强,各种做品宣红人的链接占据了一大半。所以作为运营的你,接到一个产品,自己去好好做下市场调研,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的市场容量为什么会被你一个新品去瓜分(自己产品的优势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只有做竞品没做的东西才会有机会。和人家做一样的,就是做慈善,这也就是为什么bs链接的变体非常多的原因);在不亏钱的时候,广告最高的cpc是多少?广告一单最高的CPA是多少?自己能承受亏损多少呢? 
 
观点3:
运营到中期没有方向,只会跟着公司的业绩目标走,不会有自己的判断。
 
A:
一条链接能不能持续长久,影响因素无非就cpc,cvr,利润,自然流量。在上线几个月后,根据这四个数值赶紧做出运营模式策略的改变。转化好,利润高,cpc低,市场容量大,库存多,这种直接加流量冲排名干就完事了(这种卖家一般入场的时候都是选的市场容量大的红海类目,大概率会有黑科技动作),这种基本是后期吃自然流量盈利的。(也就是前期亏钱,后期赚钱的爆款模式)
但我们大多数卖家其实是CPC高,转化一般,库存谨慎的备货等等,其实这种的要考虑下是否要继续这样,虽然看着订单每天出,想着马上要赚钱了,忍着痛再亏一点。如果转化好,广告成本和利润基本有的赚,追求高投产比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板要追求ACOS。(精品模式是追求高投产比)
最后一种就是转化差,cpc高,也别管利润多少,没转化啥也多余。这种的如果广告优化到位了还没起色,趁早清货,不要因为这种产品而怀疑自己的实力。
 
 
以上纯属自己的想法,和真正的大佬还有一万步距离,轻点喷嘿嘿。如果感觉有用,我想要威望谢谢大家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