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开荒第二弹——我来交稿了,2个多月了,离...
开荒第二弹——我来交稿了,2个多月了,离截止估计不到10天了,基本被大部分人预测对了,狼来了,人走了
先简单说说这两个月我经历了什么,可娱乐,可较真。(不想看的可以直接拉到底部有总结)
简括:
1. 7.17日入职,今天9.24日,干了两个月,发了480件产品,9.4日发货好像,至今还在接收中,空运和海运一起了,空运也在等亚马逊入库,属实很慢了这次。海运刚接收。
2. 8.24日还在沟通圣诞季节产品,8.28日初步沟通了几个款式,然后经历了半个月时间研究款式,一来二去,最终敲定圣诞季节要做2个款式,总计1000件,预计9.27日发货,不过9月初提出必须开新店铺,因为老店铺一直没经营100立方尺的库容,库容不够发新货。
3. 申请开店铺,但是国内的电商环境就是很少独立法人的企业,所以经历了折腾,8.31日就提出了新店铺问题,等到了9.14日才注册下来新企业,然后9.16日法人生病,拖了四五天,上周五9.20日才注册完,但是期间一个中间名问题,让我心咯噔了一下,我多写了一个单词,此次开店审核超过2天,9.24日还没审核退回。
总结:
看起来好像什么都做了,但是好像也没做什么,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跟公司磨合,磨合为什么不能铺货,磨合为什么不能随便直接把国内电商的品搬出去销售,磨合为什么我们要做精品路线,磨合为什么空运至少发货100件以上,不是30件,不是60件。(就是各种抵抗吧,因为老板的思维逻辑就是要你听他的,不管对不对,直接做的那种感觉)
说说近况吧,我记得上次的分享,其实也说动了老板要发货,不做偏向于中国元素风格的东方美学产品,她自己其实也放弃了这个理念,9月份初我记得我提了一次可以用国内中国元素的风格产品去少量测试50件,100件,但是拍摄要西方风格,不要国内传统的家具搭配呈现,她听后是直接说,别做东方元素风了,就是要做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风格产品,你看看国外的有谁做国内风格做起来的。(至少从整个项目维度来看,我感觉我赢了,我改变了老板的思维,她不再坚持中国元素风)
细细想来,其实整个开荒过程,围绕的点就几个:
1. 产品
2. 预算
3. 利润
4. 风险
1. 产品
万物不离其中,我相信去哪家公司,都是围绕着产品展开工作的。我刚来这家公司,其实开头半个月,一个月,都是围绕公司的现有产品,国内的热卖产品,供应链,有什么是适合跨境电商来操盘的。反反复复,改来改去,分析来分析去,跟我们材料相关的类目几乎抓出来撸了一遍。(撸的过程肯定不会很详细,因为人员就我一个,我也只能利用有的资源去整理分析,肯定不到位)然后发现,回归到早期前两年被淘汰的团队的品类,然后我们8月份研究来研究去,最终老板拍板做吧,但是只批了480套的预算,空运的120套还是我争取的,不然只有40还是50套,总之就是想要很少的去发空运。
她说了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为什么衔接不上?你空运发30套,跟海运同一天发过去,难道衔接不上?那60套还不够吗?
我忘记我当时怎么回复的,我只记得她有点强压的口气,我默认了,我说,我在分析下,出一版操作方案——60套不够的理由,以及衔接的时间点完全不够。按照日出10单/20单的意思解释。
2. 预算
其实预算就是包含了上面说的数量,就是再沟通我们准备多少数量做这个项目,最终磨合只有480套,我计划原本是1000套起步,分成两批次的好像。这点就不多说了,预算就是你的推广节奏的子弹了,你是用100套来做运营推广,前期打基础的数量,还是30套,还是保本打法了。
3. 利润
前面10天你亏一点可以,但是10天后,20天后还是亏损这个不接受。我记得早期营销规划的时候是第一个争取30%tacos,第二个月争取20%。
老板开始说她朋友新品第一个月就是15%好像,都不用这么高的广告花费占比。(此时我也是默认了,我没有多说和争辩,因为老板她的意思是明确的,你别给我亏本,不管怎样,计划就是不能亏损就是)
但是这个利润的前提,他没有考虑到,想要产生利润的根本核心点在哪里?
一款产品想要真正的有利润,大家说是什么?
我来说说我的点,成本,包装,物流决定了大头,其次才是广告。想要通过控广告的办法来提升利润,不如别做新品了。(至少我接手的新品经历,都是第一个月在30%-35%的数据浮动,第二月基本到了20%左右)
4. 风险
整个项目的分析,每个费用的占比支出,也是明明白白,基本功。
风险的把控,我一直落在了推广,转化率上面,因为我们的产品实在找不到差异化,或者叫做卖点,让我自己能相信他是一个卖点的理由,找不到,因为发货后,我又找了一下相关产品,我找到了一个类似竞品同款。
类似我做Polo衫,大家都是黑色的,只是竞品在胸部做了一个三角形logo,我们是纯色的区别。但是对方26.99美金售价,我们告到39美金的区别。(我一直反复问自己,我凭什么能卖出去,对不起自己问了那么久,至今只能祷告,不要一单不出)
总结:(晚上累了,说实话有点打击,打击的点是被打击的方式)
1. 9.24日让我做个基础亚马逊教学PPT,后面要分享给所有部门,让其他板块的如果想做亚马逊的也可以会做。敲重点:让其他板块的,其他品类的国内电商板块的人员(好像在暗示你的PPT要做到0经验看了就能会做亚马逊那种,如果是我想多了最好,如果不是,我真想说,中国无数亚马逊从业人员,从业三四年的,多少人都做不出爆款,利润款,你要一个PPT让0经验来做亚马逊)
2. 从选择开荒开始,这条路走的就很不稳,扪心自问,除了自己没有全流程跑通过,仓库,爆款,利润,新品开发,但是却都有了解。(也是通过此次项目的经验,打通了理论知识到实际行动的壁垒,这也是唯一最大的收获了)
3. 开荒进行中,就是不断地去把自己理解的跨境电商的逻辑赋予到没有电商经验的老板身上,让他们理解并且接受,这个过程就是博弈了。我记得刚进去的时候,负责供应链的老板(我的直属二老板)还是相对支持我的,但是随着大老板不管我的国内大Boss不断否定,以及认为国内高溢价,高定价逻辑国外也一定行得通以后,我的直属老板就动摇了,也开始转变想法让我去分析可行性。(我记得那次大老板也参与的会面后,他听了我的初步整体分析,说了如果这样的情况不如就不做了,然后后面再也没有参与亚马逊的任何沟通了)
4. 开荒第二个月,可能随着我的直属老板也去了解了更多的亚马逊朋友的分享,行业的大会分享,渐渐地就脱离了原有的国内思维。(针对国外需求开发产品)
我是9月份想要一起做测款的时候,想了想国内的某个中国元素国外说不定也可以试试,然后这个计划被打消了哈,老板说,国内的元素肯定不行,不能发。
5. 以及开荒中,我也一直研究小项目的想法,期间也找了几位网友沟通哈,不过可能项目不是很大,也可能大家看不到什么很有吸引力的点,所以就没推进了,但是我还是坚持把,毕竟项目小,如果能产生月入2-4k的基础收入,我认为项目也有价值。(已经先申请TM标了,R标的预算超过了个人上限哈)
接下去的规划:
1. 还会找开荒公司吗?
看机会吧,应该也会找找如果还在福建没有去深圳或者其他城市,说实话,开荒开着开着,没有同频的人,都快被整个流程沟通成本,给淹没了逻辑,甚至有时候做着做着,感觉自己都不知道亚马逊怎么做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这种感觉,很可怕)
2. 个人评估此次的项目评分?
50分吧,不多也不少。分数低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市场调研分析做的粗糙,基本上结合点就是谋sorf工具和AI做评论分析,上千条评论让我一条条翻译提取关键词这种工作量,没有会“影刀”会处理爬虫等的团队配合,效率极低,同时影响心态。
其次,项目整体推进也在积极进行中,遇到了很多阻碍也好,观念不同也好,也会不断的拿出例子来证明这个方向或者点子是对的。
好比我发现这个爆款新品一个月冲到top10了,一个半月第一名了,这种风格,妥妥的下一个爆款元素啊。(当时新品刚冒出头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想做,但是当时还在磨合,提出来的时候老板也没在意。同时我们也做不到,这种工艺成本太高了)
3. 什么样的公司会考虑?
开荒公司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待遇,同时沟通非常融洽的,也会提供预算,就是目前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话,很难加入了。
非开荒公司,一般提供的待遇是6-8k底薪,大下周和周休都有;开荒公司基本是10k底薪起步,不是谈得太高的话问题都不大。(其实后面想想,若真要在这个城市长期发展,与其再去开荒公司碰运气,不如就老老实实在有亚马逊基本盘的企业去碰运气,把你所想的各种打法,营销,策划安排上,还做不出合适的利润品,这个时候也不会觉得可惜,至少是你能想到的点子都尝试了,还起不来)
更考虑的是同频的机会吧,合适的产品资源,新品资源,可以资源支持,不管是广告费,还是视觉费用等。然后重点不加班,或者说看自己进度安排,真需要加班,listing优化来不及,广告没调整完,该做的还是会及时处理的。(真的很想成功带起一款新品呀)
最后最后最后:
让我在吐槽一句,开荒真TM不是人干的活,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的人,真心受不了,既要忍受团队就一个人的现状,还要忍受硬要你融入或者接触国内电商氛围的情况,甚至还要跟国内的电商氛围一起加班等的,真的会受不了。
开荒本身很煎熬,还有各种其他非常不相关的事项干预你的注意力,影响你的心态,属实变相恶心你。我不是说国内电商如何如何,只是本质看似一样,但是就是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每个电商都是一样的逻辑,那就没有难做的亚马逊了。
38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东风破 、 浪里黑条 、 ccdzd1 、 答辩超人 、 Morven 、 片刻的安宁 、 kccmt653 、 卷王叉出去 、 小问题小问答 、 杰夫永远滴神 、 目标是天天爆单 、 番茄番茄24 更多 »
先做着然后再看看产品销量情况
因为现在你去找工作不好找
如果你觉得干涉 那就让他干涉 你只需要做的是 左耳朵进 右耳朵出
你是做销售的 做利润以及销量数据给老板看
跟国内一起加班 难道你就不能摸会鱼 或者做点其他打发时间
说句不好听的话 国内的人 难道还会影响你的国外销量不成
所以 现在你先苟着 等黑五网一 结束 再根据数据说话 然后再决定去与留
最好是年初去找工作 这样好找一点
仅凭参考 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