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职业发展 Amazon Amazon账号安全

结合近2年个人到初创公司开荒的血泪史... 聊下如果不幸账号封停了 如何通过品牌授权实现短时间内损失最小化的同时最大化降低品牌关联的风险?

发帖4次 被置顶2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2星 回帖互动139次 历史交流热度4.15% 历史交流深度0%
Last update:2025/3/15
 
看到消息一直在爆 一般情况下 我个人是不会回帖的 因为时间确实不够用...
可是看到了点赞最高的那几位的评论内容(有一个是写得相对客观 还不错)
有意思 有意思
我觉得 要不 我也抽点时间 统一回一次帖 给你们看下祖安狂人的成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首先 我可以理解站在大多人的视角 为什么我明明有能力却不出手解决问题?装什么清高?
理解 非常理解 包括我为什么愿意把自己这种性格的张狂和管理上的短板暴露出来
本意是希望大部分运营管理者看到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 犯错很正常 重点是要直面自己的错误 而不是逃避


准备好了吗? 那我可要开始输出了?...

有些臭鱼烂虾 喷都喷不明白 我来教下你 站在老板的角度 此次事件我个人的管理失责具体体现在哪里?

管理失责一:
虽提出“三板斧”方法论(第一性原理、最优解决方案、保底计划) 但在实操中未彻底贯彻

例如 当运营提交黑白营业执照时 我并未直接介入验证核心问题(是否因亚马逊政策更新导致要求变化 —— 虽然我之前在团队有说过不下2遍 一定要及时关注亚马逊的最新政策 而在提交资料前却未做到及时提醒的作用) 反而以“团队能力不足”为由放任风险积累 违背了“保底方案”的逻辑闭环 这种矛盾暴露了管理逻辑的断裂
方法论沦为口号 而非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管理失责二:
认为“不干预低级问题”能培养团队 但应在运营第一次提交资料验证被拒时就该出手干预 本质是逃避管理责任

关于‘为何不直接干预’的疑问:我的初衷是迫使团队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运营团队第一次无法解决该问题 且该问题已经升级为极大可能威胁账号的存在 就该出面解决 而不是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服务商 且自己一直都没找过服务商解决类似问题 这种重大问题找服务商 有赌的成分
而往人性的黑暗面来说 要是服务商申诉失败了 又能进一步从侧面验证自以为是那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个人英雄主义是企业发展的毒药

管理失责三:
不断强调“切断路径依赖” 却因过度放权导致低级失误(如运营提交黑白执照)从一个小问题演变为导致账号封停且二次申诉被拒死的不可挽回的局面 属于“假性放权”

授权的前提是明确责任边界与检查机制 在因运营失误导致账号第一次申诉不通过时 就应该亲自出面 逐项检查所需材料(检查机制缺失) 缺失的部分再让老板去补充 而不是继续保持观望的态度 让局面彻底失控

管理失责四:
团队依赖与路径依赖的双重陷阱 强调切断团队对个人的依赖 但实际通过“亲自解决97%问题”的行为 强化了团队被动等待指令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要亲自解决大量的问题(决策层面) 因为之前尝试过放权 一放权不到一周 所有数据全崩掉 还怎么放权?
管理者应成为系统设计者 而非救火队员 我的“不干预”策略本质是逃避系统性能力建设的责任 未通过标准化流程(针对消费者法案的相关资料做文档归档并强调随政策更新)或培训机制提升团队能力 导致低级错误反复发生
这里再补一句 系统化的SOP是有的 但是光是新品从0到1推广流程 以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案的相应文档细节太多了 运营光是这2个文档就已经吸收不过来了 真正落地下来还不到7成 就没有把申诉这一块做系统化
但是以往的申诉经验与流程都有做存档 账号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也做好了风控 这个到后面其实是看个人执行力了
当然 也有个人偷懒的成分 纯白帽运营 TMD搞这么多申诉流程干嘛???(my bad...)

管理失责五:
无法短期内培训团队处理基础问题 说明人才梯队建设彻底失败

以亚马逊相关案例的最新政策为依据 及时更新递交材料是最基本的岗位职责 只是光口头多次强调 并没有把这些最基本的运营操作固定到绩效考核里 —— 虽然我个人认为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对初创公司没太大必要 拿结果为主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 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但从结果层面来说 账号风控的相关规定 即使再繁琐也必须要强制落实

以上 是我个人主观站在老板的视角上 对此次事件管理上的具体失责说明 Over

说完我个人的管理失责 我可以怼评论了吧?

国服第一喷子:
非常感谢大佬对于品牌管理和账号安全的方法分享,觉得个人能力非常出众 但是情商偏低,工作中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你都提现了你的优越感,可能你的性格只适合自己干。

答:
“情商”是伪命题 职场核心是解决问题而非讨好他人 若团队因领导‘情商不足’而无法执行基础操作(如提交彩色执照)恰恰证明成员专业素养不达标 我在此项的主要错误在于过渡高估了该名运营的“能力阈值” ——与其抱怨“无人分担” 不如反思为何允许低于底线能力者进入核心岗位(我个人识人能力还有待提高 我认
至于我的性格问题 也确实张狂 但我想说的是 我有狂的资本与能力 普通人在运营上花多少时间?我花多少时间?
一天上班8小时 实际真正有效工作时间有4小时?我全年无休 一天我就保底领先4-6个小时的深度工作与深度思考
一天就领先这么多 一个月呢?一年呢?而我又做了多久呢?(我不强制加班 但我强制自己学习 并享受学习)
我在运营层面打到极致了 我就进入营销层面 营销层面也打到极致了 就进入到最新的AI应用层面 在AI应用层面学习摸索的过程中 咦?我的营销思维和大佬相比怎么差距这么大 于是又打碎自己引以为傲的品牌营销框架 重建体系
至于“优越感”  纯属个人文笔烂所致 我的本意是阐述在初创公司开荒 是真的身心俱疲 很多事情(含琐事)必须要亲自去介入 无法好好研究竞品 进一步沉淀品牌营销的相关领域 虽在入职初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实际情况远比我想象地要恶劣地多 不过也有一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极度锻炼人 尤其是心态这一块 我在其他公司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锻炼经验...
如果这也叫“优越感” 我为什么不能有所谓的“优越感”? 这个所谓“优越感”的背后 付出了什么 你也许至少现阶段 无法明白...
不是说不能向下兼容 这个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不断调整的 我画的图 管理四象限 至少 我是一直这么贯彻的
也不是说不能给予情绪价值 是要按能力与态度分配 从问题发生到分析到解决 如果都是我操作 敢情我还要给予你情绪价值呗?
如果你是一个应届生 或者说半年经验的小白 我可以给予鼓励 可是并不是啊?容忍度的阈值也得看人吧?
事情没办好 明明是自己的责任 也得人哄着?我有没责任 我当然有 我的处罚比他们所有人都重 这个还是我自己提出来的
当然 我所敬畏的大佬提醒我 要“藏锋” 我也一直在压制与修炼 这一块也确实是我的短板
至于我的性格只适合单干嘛 只能说 说对一半 因为还是有不少能力强的人喜欢跟我合作的哈哈哈哈哈哈
不管怎样 感谢你的建议 多的就不说了

华南城铺货大王:
整篇内容看下来,我得出一个结论: 1.你才是老板,老板是你手下,你手下不过是一群小啰啰而已。

答:
华南城铺货大王 你 就是我说的那个臭鱼烂虾 你看得懂这篇文章吗?逻辑线捋得清楚吗?
你但凡带点脑子 带点逻辑来喷我 我也能接受 真就不带脑子说话啊...
一个铺货的也可以随意张口喷粪了?你的简历甚至都没有资格进面试简历的初筛阶段 明白吗?
请问 你什么业绩啊?什么业务能力啊?综合能力是多叼啊?还是你的资源整合能力比我强啊?
还是说 你的个人管理能力比我强啊?你个人业绩多少啊?就说你铺货的?你带出来最牛B的人的业绩又是多少呢?
我一个爆款就顶你1000条链接了 知道怎么不刷单不测评不做任何违规操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链接推爆吗?
我全职带一个悟性高的小白3个月 单品单月各项数据就可以全方位吊打你了 懂吗?
一个运营做了一年多的废链接 还是花了几十万开的模具 广告花费占比25%+ 一天5单不到 毛利常年亏损 我只是改了文字和图片 淡季广告花费占比降到5%以下 销量翻了3-4倍 毛利10%+ 受断货影响把产品最终成交价涨了20%销量不掉反增 单品单月毛利依旧30W+
你呢?
铺货的也配叫啊?AIGC来了 第一个淘汰的就是你这种chun狗 应该说现在就已经开始淘汰了
2023-2024 铺货型卖家 倒闭了多少家 知道不?华南城的?华南城铺货做起来顶尖的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你是哪位?
喂 是不是跪久了 连站着说话都不会啊?只会舔老板吗?舔老板舔得明白吗?舔完了一样一脚把你T掉怎么办啊?
我从入这行第一年就这个性格 每家公司的老板我都是直接上纲上线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解决问题
你有没想过 我这么狂 甚至有时候喜欢阴阳怪气 老板还不开掉我啊?为什么呢?你敢狂吗?你有那个能力吗?
嗯?
你这种臭鱼烂虾 不用2年 就等着AI浪潮这波来了 把你拍死在亚马逊的浅滩上

匿名用户:
从你主观的描述来说,你确实很厉害,老板也很依赖你,但是账号被封停了,我认为就是最大的难题,也是老板最希望你立刻出面解决问题,但你还认为是简单的低级失误,而不想再浪费个人时间去处理,而把所有心思都在梳理反不正当竞争的博弈这种更高难度的事情,楼都快塌了,你还在研究装修招租的问题?

答:
话糙理不糙 你起码有逻辑 我就从逻辑上跟你盘 我为什么这么做
至于个人管理失责的地方 上面就已经说过了 这里就不再提及了
首先 你的逻辑核心点就一个 紧急vs重要 站在你的立场和有些老板的角度 这样分析没问题
那我也浅聊一下我个人的角度
首先 每个人的“优先级管理”不一样 我的选择基于一个判断:账号封停可通过服务商止损(尽管结果不如预期)
其次 将“反不正当竞争博弈”视为高阶任务 是因该问题影响公司长期生存(如各项投诉、变狗) 而账号封停属短期可修复风险 我的时间、精力、心力永远是把长期价值第一的放在第一优先级 除非短期危机处理不了我再出面解决
最后 就如上面的管理失责所说 有没更好的处理方式 当然有
但对于我这种入职以来就一直在各种“救火”与“筑墙”的人来说 心态不可能一直平稳(尤其是低级错误导致)
我个人性格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 非常强的厌蠢症 这个短期内真改不了 我也在修炼哈哈哈哈哈
就我而言 这种叫楼塌的话 那我可能修好了不少危楼并变成了高楼大厦
前文也说了 我这边再引用一下 “一个实战经验再丰富的人 也一定会百密一疏 不可能保证所有决策都是对的 这次我出面把问题解决了 下次呢?下下次呢?如果问题放在全行业来看都是非常棘手的 那我很愿意出面解决 但是这种难度的问题 也要我出面 我说句站在人性黑暗面的话 那我宁愿眼睁睁地看着这件事情黄掉 即使我为这件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精力与心力 我宁愿选择重头开始”
有些成长 是必须伴随着肌肉撕裂与阵痛的
就这样
 
最后 再对所有管理者或者说直接对接老板的朋友说一句
你的核心价值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务必明白这点
至于有些laobusi的说 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做事 
这里有一个核心前提 你得具备把事情办好的能力 而不是只会做人
 
See u~
 
 

 Hello 朋友们 我又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很忙 但是今年应该是我个人职业生涯迄今为止最忙的一年 想了想 还是抽空写一下自己最近的感悟 希望能帮到你们...
 
前段时间公司账号因为注册资料验证没通过导致被封停 然后个人梳理了知无不言上2020年-2025年(截止3月9日)所有有关品牌授权的相关案例后(筛选了19个经典案例上传到附件“品牌授权案例汇总.pdf”里 有需要的可以自行下载 是我对知无不言的一个回馈)再对账号进行品牌授权的相关操作 里面也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做了个总结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当的地方/有更好的思路欢迎指出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每一次卖家遇到的问题案例公示 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间接帮助其他新卖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
 
账号封停过程大致提炼(希望能给予其他朋友一定的警醒意义):

美国站当时是触发了消费者法案 因为我们之前是提交一次就通过了的 是有相关经验的 所以这事我就没上心 我个人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种对一下账号资料 根据官方需求提交相关资料的琐事就不要打扰我了 本身就忙死了 就全权交给运营(高级运营)处理(殊不知第一颗雷就因此埋下了)运营就找老板核对资料 因为账号资料这一块只有公司老板知道 老板就把资料给到运营 让运营自己操作(这里期间老板多说了一句 按之前的资料提交就行 我不知道运营是不是因这句话被种下了心锚 而忽视了我之前在团队强调了不下三遍的做事三板斧 第二颗雷就此埋下)于是运营就原封不动地把资料提交到亚马逊了 然后美国账号就被封停了

我个人的做事三板斧是什么:
遇到问题 先想清楚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第一性原理 该怎么做?拉长周期看 自己当前的解决方案 → 所有同行当前的解决方案 → 带着前面所有方案找我)这样做之后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保底方案) 对于这个能解决90%问题的工作方法论
 
以下是个人对自己这段时间开荒经历的主观性吐槽 要看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的可以直接跳到“背景信息”哈

是的 即使到这里 我也依旧没有出来干预 因为我个人发自内心地觉得 这种事情都处理不好 真不要做亚马逊了 我让运营自己对照亚马逊最新的消费者法案一条一条对一遍 哪里出问题了?后来运营自己找出来以个人角度不对的点(同时亚马逊也指出来了):提交的公司营业执照依旧是黑白的 而亚马逊最新要求是 公司营业执照必须是彩色的 于是我们针对此 专门开了个会 除了营业执照不合规以外 是否还有其他的潜在不合规地方?运营自称是没找到 那接下来怎么办?只需把营业执照换成彩色就提交了?就这么简单?老板看着我 我明白老板是想我出面处理 但是我依旧是保持不干预的想法 至于我为什么对这件事有这么强烈的抵触 原因有三 原因一就是这种非常简单的低级失误我真不想再浪费我个人时间去处理(我当时所有心思都在梳理反不正当竞争的博弈这种更高难度的事情) 
 
原因二就是我无法接受 一个公司 如果所有问题都要我出面干预才能解决 我不干预就解决不了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公司当前的团队人员配置水平偏低的结论 倒闭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一个实战经验再丰富的人 也一定会百密一疏 不可能保证所有决策都是对的 这次我出面把问题解决了 下次呢?下下次呢?如果问题放在全行业来看都是非常棘手的 那我很愿意出面解决 但是这种难度的问题 也要我出面 我说句站在人性黑暗面的话 那我宁愿眼睁睁地看着这件事情黄掉 即使我为这件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精力与心力 我宁愿选择重头开始 而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可以帮我减轻负担或者分忧的人...(当然 目前团队有一个男生逻辑思维与成长速度还可以 但他依旧处理相应事情上还是个嫩头青 还需要较多的时间去沉淀以及较多经历打磨才能逐渐成型... 这种事情就更不可能交给他了 现阶段的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且不具备对应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旦事情发展的结果达不到预期 心态上处理不好 只会毁了他)
 
而从我入职这家初创公司开荒近2年以来 基本上所有的运营/开发/经营卡点都是我解决的 可以说100个卡点问题 我个人出面解决了97个问题 剩余3个难度较低的问题我就持以完全不干预的态度交给公司其他人处理 除了全权负责从0到1搭建整个运营体系 人才引入机制 通过引入ERP与重新设置表格模板 最大程度降低运营做表格的时间 运营提成机制优化 大小周改双休(我个人极度反感无效加班与一切的形式主义 如果员工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 还指望创造力从那疲惫的身躯拽出来?下班后的生活质量低 工作质量不可能高)如何快速筛选优质供应商 如何极大拉高品控效率与质量(瑕疵品率从20%降到5%以下) 最大化提高选品成功率 工业设计 视觉设计工作室等资源整合都是我个人一手操办的 还必须一直解决公司之前因操作不当等历史弥留问题而引发的雷 包括极个别运营犯的低级错误而引爆的雷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为了解决因为极个别运营的失误导致账号封停 我从早上9点收集近三年的相关案例 做完汇总总结 再以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 写申诉信写到凌晨4点(那种脑细胞在短时间内极度消耗所造成的精神萎靡) 提交完不到24小时 账号就救回来这段经历
 
原因三就是基于原因二 不管结果如何 我都必须切断公司对我个人能力的“路径依赖”我之前的早期职业管理生涯就出现过这么一段经历 我自己个人不仅要负责把链接推上去维稳 还要负责解决运营团队内部的所有业务层面的问题 因为当时自己要带链接 跟运营说一遍后发现运营依旧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于是就开始干蠢事 亲自示范一遍 顺便把问题解决了 好赶紧忙自己的事情去 久而久之 整个运营团队就滋生起一个我个人非常厌恶的病态工作氛围 运营期间发生了什么问题 永远抱着“没事 我的领导会帮我解决”的心态去处理 于是就出现了后面业绩上涨突破不了 但我个人工作强度是已经拉满状态 
 
后续我个人复盘这段失败的团队管理经历 结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得出解决方案 20%的时间花在第一象限的员工(解决个人发展上限问题) 30%的时间花在第二象限的员工(解决个人情绪问题) 40%的时间花在第三象限的员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与思维切换) 花在第四象限员工的时间不要超过5% 具体可以参考下图(为了便于大家理解 我画了个图出来...)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313/47532499b672ba9cb22ff1d815dbcef1.png
基于以上原因 我坚定了个人不干预这一决定 但是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怎么办?在我确定不出面干预的情况下 加上公司当前没有能解决该问题的人且申诉窗口消失了的前提下... 我提议找服务商申诉 于是老板又看向我 我知道什么意思 我直接回答 我从入行以来 所有的申诉信都是自己写的 我从来没有找过服务商申诉(因为我真没失败过...) 也就没有这样的资源(其实我当时微信是有相应申诉服务商的 但是这些服务商都是通过早期渠道加我的 我也没合作过 我没合作过的第三方更不可能推荐了) 因我个人性格比较刚烈 我阴阳怪气了一句 难道公司做了这么久 也没有靠谱的服务商吗?然后老板就说他这边找找看 有一个在他微信里待了七八年的服务商 非常专业的 问下他(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颗雷埋下了...)当时老板信誓旦旦地说找他 他专业 我问你怎么知道他专业?因为他微信朋友圈经常po一些客户申诉通过的案例 我心里嘀咕:没通过的人家会Po出来吗 申诉10个过了1-2个Po出来就专业了?但是我毕竟就这个问题上来说是当甩手掌柜 没有那个说教的资格也不好泼这冷水...
 
于是 这家服务商收完钱后开始风风火火地干了(申诉价格是我了解到市场价的2倍) 什么各种要重新打印银行卡流水 信用卡账单 我也懒得参与进去 就是感觉怪怪的 然后忙活一天后说好了 申诉材料都弄好了 可以发申诉信了 在发完申诉信的第2天 我们就收到申诉不通过的信息 然后紧接着欧洲站也被连坐封停 ——违反亚马逊第3条规定 因美国站账号异常被关联(又是大几十万资金冻结 且有个新品已经打到头部正准备下单的) 我当时直接当着所有人质问老板 这就是你说的在你微信沉淀了七八年的专业服务商?然后让运营去问服务商怎么回事 服务商说他们不知道啊 不关他们的事 然后我大致捋了下 基本可以确定是服务商第二次申诉失败 触发同一套账号注册资料导致品牌连坐 欧洲站死掉的 换句话说 如果美国站不进行第二次申诉 欧洲站可能不会死 但是如果一直不申诉 死是早晚的问题 服务商只不过提前触发了这个关键节点而已(这个怪不了服务商)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服务商申诉失败导致品牌连坐了 而我最无法容忍的是服务商前期还一直推脱责任 用这个忽悠我们运营 直到我让运营把我捋的逻辑发给服务商才闭嘴 到这里 事情发展已经远超出我的预想了 我再不出面处理这就是部门负责人岗位失责的问题了
 
于是我让运营跟服务商说 让他们先把申诉窗口弄出来 其余的我们自己解决 我们自己申诉就行 运营给我看了聊天记录 也确实说了 于是我又开始自己最反感的申诉道路了... 但是在第2天 运营跟我说服务商他们自己又重新提交了一次资料 我说昨天不是说好他们只需要把申诉窗口弄出来 其余的我们自己搞吗?咋回事啊?其实这里我已经有很大的情绪了 就是明明说好的事情 又反悔 且第三次申诉是完全没有经过我们这边同意的 而我这边本来打算是如果我自己申诉不通过 这款也不会让他们退 因为我尝试了确实也不行 但是服务商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 我真的忍不了 就直接让他们退款 因为这件事我前期一直是没参与进去 包括公司里的人是怎么跟服务商沟通的我也没管 后来了解到服务商退款也磨磨蹭蹭 我就直接压力老板 意思就是服务商申诉失败就算了 款都不退?这种事情也要我介入吗?后面才退款 至于这家服务商名字 我有想过就这样算了 但是我一想到那些已经被这种无良服务商坑过 导致账号上大笔资金被冻结 有可能因资金回笼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中小卖家 而且在当时出事时 也有不少人跟我反馈他们家偏低的通过率 我整个人血压就又飙升上来压不住 我就暴露一个字 其余的各位朋友凭本事猜测 xxx游 如果有找他们家过审成功的朋友 那恭喜你 我只是基于我个人经验和圈子朋友们的反馈得出这个负面结论 如果你有账号申诉的需求 请谨慎筛选这家 因此 第一次找服务商申诉以失败告终 后续老板托朋友关系又找了第二家服务商 申诉失败(反馈被拒死) 第三家 基本上也申诉失败 但还在尝试 3月底还是不行就安排退款
 
此事总结:
只要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缜密 资料齐全 后续涉及到账号申诉还是最好自己申诉 我之前就一直自己申诉的 就没申诉失败过(这里的核心点就是必须要完全按照亚马逊的申诉要求去梳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要作假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而如果个人逻辑思维相对较差 还是要寻找服务商申诉 尽量找靠谱的... 至于靠谱怎么定义 我一时语塞...
因为我个人其实说实话比较反对找服务商申诉 因为我个人所了解到的 市面上大多数服务商申诉都是套一个模板改一下关键信息就把申诉信提交上去了 根本不会像我们运营一样 一个一个字母打上去 打完后怕亚马逊审核人员看不懂 又重新梳理四五遍... 当然 也有可能是我个人遇到的不够专业 也许有专业的服务商能做到我们这么上心(但至少我没遇到 就不一竿子打翻一艘船了...
 
背景信息:
原品牌备案账号A因为真实注册资料拒死而被封停 需通过账号B跟卖账号A的主力链接(产品带logo) 最短时间内实现亏损最小化
注意:
这里是原品牌备案账号被封停后再进行品牌授权 和被封停前进行品牌授权是不一样的
其次 账号A因为真实注册资料拒死而被封停 并非账户绩效违规(纯白帽运营)


核心问题1:
该如何进行品牌授权(哪个角色?) 最大化避免账号B因跟卖账号A的产品而触发品牌关联的风险?
答:如果是要最大化避免品牌关联风险 建议设置用户权限:注册代理>管理者>权利拥有者

核心问题2:
在完成品牌授权后 需要把账号A的品牌备案注销掉吗?
如果把账号A的品牌备案注销掉 在账号B跟卖账号A的主力链接是否会受影响?
注销完账号A的品牌备案后 是否需要把账号A与账号B的所有品牌授权给取消掉?如果都取消掉 同上 在账号B跟卖账号A的主力链接是否会受影响?是否能依旧正常在售?
答:如果没有备案新账号的打算 就不用注销(备案新账号容易品牌滥用 即使备案成功了也容易授权失败
如果是仅注销没有重新备案 链接依旧可以正常售卖 但大概率会失去其编辑权且容易被跟卖
如果没有重新备案的打算就不要注销 暂时不需要(前提是用户权限设置为注册代理) 其余同上
如果有重新备案的打算就需要注销 并备案到新账号 建议把新账号的用户权限设置为权利拥有者+管理者
如果有重新备案的打算就需要注销 并备案到买家号 但授权到新账号 建议把新账号的用户权限设置为注册代理

核心问题3:
在账号B通过跟卖账号A并售完其相关链接的所有库存后 后期是否需要清空账号B与账号A品牌相关的所有链接?
答:如果是要最大化避免品牌关联风险 需清空与被封停账号品牌相关的所有链接 且在销售完所有库存后 封停账号内对应品牌不建议再次使用(无论是账号绩效违规还是注册资料不过审)

信息补充:
  1. 账号B的重要性>账号A
  2. 账号B是另一个品牌的备案账号与品牌所有者
  3. 暂时没有多余可用的账号
  4. 账号B很早之前跟卖过账号A的产品 之前因担心品牌关联 在账号A封停前3个月就已取消相应的品牌授权
  5. 在账号A封停后 就已经授予账号B品牌管理者的角色(现在已降为注册代理) 并让其跟卖账号A的主力链接
  6. 现在账号A的主力链接出现特殊情况 但因库存较多 需重新在账号B建新链接 再通过合并账号A的主力链接共享评价来重新推链接(即使为品牌管理者 账号B目前没有建新链接的权限 提示品牌受限)
  7. 不考虑改品牌名(无法准确评估改完品牌名后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 eg:品牌滥用、链接评论丢失)
  8. 不考虑用买家号去做备案(无法承受因无法提供亚马逊后期可能针对买家号品牌备案而索要的相应信用卡账单导致可能发生的账号封停风险 重新备案可能备案失败、可能导致品牌滥用、可能备案成功但无法授权)
  9. 不考虑用新的卖家账号注册同名不同类商标并重新备案(原账号A品牌只有2个产品 计划卖完这2个产品的所有库存 就把账号A品牌的所有相关链接删掉 若主力产品起势较猛 再换品牌重新推)

 
品牌授权总结:
尽可能保持一品牌一店铺 只要进行品牌授权 就会产生品牌关联 要完全杜绝品牌关联 就不要进行品牌授权

7个严禁
严禁把权利所有者(Rights Owner)、管理者(Administrator)分配给除原品牌备案卖家账号以外的其余账号
严禁2个账号/多个账号之间交叉跟卖(账号A跟卖账号B、账号B跟卖账号A、账号C跟卖账号B)
严禁2个账号/多个账号之间商品重合度超过25%(账号B每跟卖/新建一条账号A的商品链接 需确保在账号B额外有4-5条不同种类的商品链接作稀释 最好是有库存/有历史销售记录的 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白链接)
严禁被授权账号新建的商品链接与主授权账号的商品链接完全一致(必须要确保被授权账号新建的商品链接至少有30%的不同 尤其是主图、标题、五点这三个核心点 其次就是附图与A+)
严禁找服务商做任何评论合并(僵尸链接/跨站点合并)
严禁找服务商/自己私自改品牌
严禁一个品牌撤销备案后再重新做品牌备案/注册同名不同类商标
只要账号已经停用 封停账号内对应品牌不建议再次使用(无论是账号绩效违规还是注册资料不过审)
即使取消对应账号的品牌授权 历史授权记录仍会被亚马逊追溯

如果以上都做到 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品牌关联与品牌滥用

如果真的出现特殊情况 主要售卖账号被封停 必须跟卖主账号里的热销品链接 不然损失太大 该怎么办?
Step 1:被封停原因确认(账号绩效违规>注册资料不过审 前者触发品牌关联概率远大于后者)
如果是账号绩效违规 真的必须跟卖 请用不太重要的账号或者新账号去跟卖被封停账号的热销品链接(适当考虑备案买家号)
Step 2:未来销售计划确认新跟卖账号是单纯以跟卖/建对应品牌的新链接+打广告为主 还是需要把被封停账号的大部分链接逐步转移到新账号 后续需要用到绝大部分的品牌功能 eg:ABA分析、Vine)
Step 3:根据销售计划确认跟卖账号品牌角色授予 被授予的品牌角色权限越高 品牌关联/品牌连坐概率越高
用户权限:权利拥有者>管理者>注册代理
User Permissions:Rights owner>Administrator>Registered agent
销售权益:品牌代表>转销商
Selling Benefits:Brand Representative>Reseller
如果只是单纯跟卖/建对应品牌的新链接+打广告为主 则用户权限设为:注册代理 销售权益设为:转销商

反之同理 请务必以未来销售计划的具体需求来确认跟卖账号品牌角色的授予
被授予的品牌角色权限越高 品牌关联/品牌连坐概率越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被授予的品牌角色权限越高 品牌关联/品牌连坐概率越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被授予的品牌角色权限越高 品牌关联/品牌连坐概率越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Step 4:被授权账号需做产品重合度稀释(参考“严禁三”)
Step 5:被授权账号跟卖要使用独立库存(FNSKU与被封停账号不同 很多小白常犯这种低级错误)
Step 6:被授权账号如果因特殊情况要新建与被封停账号同样产品的不同链接 必须要确保新链接的产品详情页与原封停账号的产品链接至少有30%的不同(参考“严禁四”)

避免触发重复商品页面的账号绩效、避免被平台系统识别到原跟卖链接高度相似 触发2个ASIN被随机Merge成1个ASIN、避免进一步加强与封停账号主卖链接的关联
Step 7:提前备妥被授权账号的无关联证明、采购发票、品牌授权解除协议等文件 以备亚马逊审查
Step 8:被授权账号在卖完主授权账号的所有库存后 先取消两个账号之间的所有品牌授权 一个月后再把被授权账号新建的链接全部删干净
(一个月时间处理对应的退货退款等售后问题 如果卖完就删 用户是无法退款的)
Step 9:在销售完所有库存后 封停账号内对应品牌不建议再次使用(无论是账号绩效违规还是注册资料不过审)
最后 一定一定一定要取消闲置账号的品牌授权(我跟运营一检查才发现公司之前几个账号之间乱跟卖 然后马上取消授权了...)
 
我这边还上传了第2个附件的压缩包 “品牌授权相关案例参考.rar”(里面包含我从知无不言搜刮来的有关早前的品牌授权书模板、品牌合作终止协议、取消品牌授权的步骤、品牌滥用申诉知道、如何进行买家号备案等等 资料有限 可以适当参考一下)
 
又是不知不觉码了这么多字... 即使时光回流 我依旧会做出这个选择 我个人不会出面干预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无论个人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与挫折 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谁也不知道 在这次灾难过后 是否会把你引领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上面 如果没有这次困难与挫折 有没可能就因此错失了更好的机会?谁也说不清楚...
心态 很重要 即使是我 在初创公司这段时间 也情绪爆发过 后续都是靠音乐与健身去发泄 一定要定期进行情绪宣泄 不然后期很麻烦...
最后再说一句 AI可能是普通人近十年来实现阶级跨越的最后一个风口 如果可以 尽可能赶上这班车~
希望大家在2025年心想事成 共勉~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