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亚马逊侵权投诉救链接
亚马逊侵权投诉救链接
亚马逊侵权投诉主要分为三类,需针对性应对:
商标侵权
典型场景:Listing标题、五点描述或关键词中使用了他人注册商标。
抗辩策略:
- 对比商标尼斯分类:若对方商标注册类别与你的产品无关(如对方注册25类服装,你销售3类美妆),可主张“跨类不侵权”。
- 提交商标使用证据:提供自有商标注册证、品牌官网或社媒历史发布记录,证明在先使用。
专利侵权
外观专利:重点对比产品与专利图的差异(如结构、图案、比例),需提供实物多角度对比图,证明“消费者视角无混淆”。
发明专利:依据“全面覆盖原则”,若产品缺少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任一技术特征,即可主张不侵权(例:专利保护A+B+C,你的产品仅含A+B)。
版权侵权
常见情形:盗用图片、文案抄袭、视频素材侵权。
核心解法:
- 若被恶意投诉:立即提交DMCA反通知(需包含产品原创证据、律师签名声明),10个工作日内若投诉方未起诉,链接自动恢复。
- 若确实误用:删除侵权内容,提供整改后截图及供应商授权证明。
二、申诉全流程:四步高效救回链接
第一步:锁定投诉来源
查看绩效通知邮件,确认是权利人投诉还是亚马逊扫号检测。
若邮件含“Rights owner communication”,需分析对方提供的版权号/商标号/专利号,针对性反击。
第二步:证据链构建
通用证据:
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需体现产品型号、采购时间)。
产品实物图(带包装、生产批次标签)。
专项证据:
- 商标侵权:品牌官网、社媒账号历史发布记录(证明在先使用)。
- 专利侵权:USPTO专利对比分析报告(建议委托美国律师出具)。
- 版权侵权:原始设计稿、修图PSD分层文件、拍摄场景照片。
第三步:撰写申诉信(POA)
结构模板:
- 问题承认与澄清:简明说明被投诉原因,明确主张“不侵权”(避免模糊措辞)。
- 证据陈列:按“时间轴”罗列证据(如:“2024年1月采购记录→2024年3月产品上架→早于对方专利申请日”)
- 整改承诺:承诺下架争议内容或优化审核流程(如引入第三方版权检测工具)。
禁忌:
- 避免使用模板化语言(如“我们高度重视…”),需个性化描述经营细节。
- 勿承认“无意侵权”,此类表述可能导致二次处罚。
第四步:提交与跟进
- 通过Seller Central提交申诉后,每日检查case进度,3-5个工作日内无回复可开新case催办。
- 若申诉被拒,需分析拒因(如证据不足、逻辑矛盾),补充材料后重新提交(72小时内响应最佳)。
三、高阶技巧:应对恶意投诉的“杀手锏”
1.反向狙击投诉方
若发现对方恶意抢注商标或专利,可向USPTO提交“商标异议”或“专利无效宣告”,并同步将受理回执提交亚马逊,倒逼对方撤诉。
2.利用现有技术抗辩
搜集专利申请日1年前的公开资料(如电商平台销售记录、行业展会报道),委托律师出具《不侵权意见书》,直接证明专利无效。
3.法律威慑
向投诉方发送律师函,警告其“恶意投诉”的法律后果(如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Section 43(a)),部分投机者可能主动撤诉。
四、避坑指南:这些操作可能导致申诉失败
盲目提交DMCA反通知:若实际存在侵权,可能面临高额诉讼赔偿(曾有卖家因赌概率滥用DMCA,被判赔10万美元)。
忽视时间窗口:亚马逊申诉有效期通常为17-90天,超期需通过律师与平台法务部直接沟通,难度激增。
证据链断裂:发票与采购合同时间矛盾、图片PS痕迹过重等,可能被判定“证据造假”。
结语
侵权投诉的本质是一场“证据战”与“法律博弈”。卖家需建立常态化风控机制:
新品上架前筛查商标/专利(推荐工具:Trademarkia、Google Patents);
图片文案原创存档(建议使用区块链存证平台);
定期培训团队规避侵权风险点。
记住:90%的链接下架可通过前置预防避免,剩余10%的危机中,唯有专业、快速、精准的应对方能扭转局势。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