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聊天 所属圈子: 产品开发 聊天

一个优秀的跨境人选品应该关注的三要素是哪些?

发帖61次 被置顶4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114次 历史交流热度5.95% 历史交流深度0%
每次看到这张关于选品的提问截图,都有某种意义上的遇到知音的感觉。这位小主管想必经验十分老到,才能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的直指灵魂——选品的底层逻辑。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41119/b651d58e3ec35eadc047985edcaf3bc3.png
目前各种论坛、公众号讨论选品的文章都相当的多,也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但大体来说还一直延续着产品上架就能出货、供小于求的旧时代的基调。所谓旧时代,是随便利用一个选品工具的字段,就能找出一大票蓝海产品的亚马逊盛世。

比如
大类排名字段:亚马逊前台高曝光的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产品,那么如何找到排名相对靠前但又没有过分曝光的产品就是一个刚性需求。毕竟,这种出单多竞争小的产品,人人都像看到。
发货方式FBM :亚马逊系统给FBA更高的流量与曝光。所以找到FBM的产品,无论是FBA跟卖还是把FBM当成测款,都非常有效。
上架时间/NR标:这些都是寻找新品的利器。
类目集中度/卖家集中度:这些符合指标也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试图从新的角度来给出筛选条件。
......
 
而这位有五年经验的小主管,必然有对市面上各种选品运营工具的深切体会。同时也深知目前所谓的大数据、字段式选品无法给出他想要的答案,才选择花费数百来论坛上提问。

可以肯定的是,小主管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毕竟大多数人现有的选品框架都被历史经验所规定,能给出的东西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各种文档;当然,真有新理论的卖家,也断然不会为了几百块钱把所知全盘托出。能模糊的透露一点,都算给了面子。

在我看来,小主管的问题包含了三个关键词:
普货
选品逻辑
成功率


普适性: 我希望所选出来的产品池是大多数人都做的产品,而不是搞一些液体/粉末的产品,说是竞争对手少,成功率很高 by 小主管
 
每次谈到选品,声音最大的有这么几群人:
搞开模、定制试图打造产品护城河的;
找工厂、产业链源头试图打造最低成本优势的;
大件商品、超高毛利等超高门槛准入条件的;
打造精品、打造品牌资本充裕预备上市的;
供应链优势、研发优势等搞发明创造颠覆行业的;

坦率的说,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选品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写文章的人揭露了高端产品的打造过程,获得了点击与赞美;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得到了曝光,长远发展有了保障;有资金有资源的但缺乏项目的老板们,拨开迷雾看到了发展的方向;媒体本身也特别喜欢这些内容,因其充斥护城河、品牌、融资、圈钱、上市、暴富等抓人眼球的词,有流量就有一切。只有卖家中的大多数——小卖群体,因为流量价值较为匮乏,经常性的被忽略。

更离谱的是,许多涉世未深的小卖,误以为媒体经常说的东西就是对的;高大上的东西才是正解,盲目跟进。最终错付几年的青春与血汗。

那些破产小卖的问题是没把梦想与现实区分清楚。一夜暴富的梦可以做,现实中还是要一步步的来。据调查,大多数小卖真实需要也就月入个3-5万,轻松自由比打工强就可以了。

比如小主管,想要的产品就是——希望所选出来的产品池是大多数人都做的产品, 这就很务实。
 
刚进入新手村的玩家别想着打BOSS,别幻想研发出一款现象级产品带你走入人生巅峰。资金有限、资源有限,几乎没什么试错成本的你,最优解还是借助先进的工具对卖家、对策略、对产品的认知,提升选品成功率。
 
先做几款产品搞定温饱,维持住收支平衡才是创业中第一要紧的事。财务平衡的好处太多了,你的内分泌将维持平衡,大脑神经化学成分也将非常平衡,你和合伙人的关系都将非常平衡!如果你的财务不平衡,那么上述种种都将不平衡。
 
你说对不对......?
已邀请:
应该关注的要素:
不要关注垃圾营销号制造的焦虑和一大堆垃圾口水文,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细致比什么都强。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