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新人想讨论新品上架的运营思路,以下为我的思路,希望大佬能帮忙指正。

发帖1次 被置顶1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18次 历史交流热度14.29% 历史交流深度0%
各位大佬好,新手想请教下亚马逊新品推广广告的运营问题,希望大佬能帮忙指正下。

以下为我的思路:

货物上架后开启广告,前期开4组,自动-紧密-提高或者降低,自动-宽泛提高或者降低,手动-广泛-提高或者降低,手动-精准-固定竞价,商品顶部位置+30%竞价,手动关键词选一-两个,然后给广告组跑,自动广告优化方向为不断否定无关或者低转化的词,手动广告优化为不断测试出单词(可以由自动跑出来,也可以由竞品反查),转化好的继续走,转化不好的剔除。(假设图片和链接本身没问题)

现在有以下几个问题想请教:

1. 手动精准的词是否需要在自动和广泛广告里面否定

2. 假设每天预算40美金,cpc竞价平均为0.7左右,四个广告组预算如何分配比较合适

3. 对于每个广告组给的预算,其实一直有一种疑惑,比如我给5美金和10美金的预算,其他设置都不变,假设广告费用没有烧完预算,即都不到5美金,两种预算给的广告流量是不一样的吗,听过这样说法,亚马逊会根据你的预算去分配到每个时间段,比如这个小时分配到的预算用完了,广告就会显示超预算(广告组的预算还有)

4. 广告往后期走,跑出来的长尾词应该如何去处理,因为正常来说一般我们的预算只够打2-3个主词,其他的一些出单长尾词一般的要拿出来单独打还是一起放一个广告组,这些长尾词走精准好还是广泛好,还是说预算不够就留在自动广告里面跑就行了

5. 对于关键词自然位置已经在前排之后,该关键词精准广告是不是可以根据自然位置降低竞价稍微往后来错开广告位,这样合理吗?
已邀请:
1.手动精准的词,没必要去单独否定,因为你是新品,同一个词,不同的广告位,转化率都不一样,而不同的广告组,跑出来的广告位也会有差异。除非后续发现自动和广泛search term总是跑出来这个词,CPC对应的placement的位置和你精准匹配一样,且转化率也不行,这种情况再单独否定掉。但一开始没必要直接否定。
前期广告目的先测数据,测词、测位置、测匹配类型,有时候太先入为主会误了自己。

2.四个广告组的预算分配,取决于你现阶段的推广目的。
自动广告的匹配逻辑是以listing信息作为匹配投放依据,如果你前期想先测试链接收录情况,那么自动广告可以多分配点预算,去跑出较多的数据,给到后续优化或调整广告提供依据参考。

一段时间之后,你判断出listing在什么词、什么位置、什么匹配方式下的转化潜力较大的时候,再把预算着重分配到围绕这些词、位置、匹配类型的广告组之上。

总之,预算的分配,前期讲究转化率/转化次数最大化的效益去流动,后期才是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层面,因为前期推权重比较依赖广告的表现。

3.如果广告显示超预算,但你页面看着没超,大概率是这个时刻的数据还没归因完整,不存在系统给你单方面超预算。
前期新品的广告,基于早起的竞对推广调研确定投放方向后,按照方向一次投放,积累数据,基于数据做二次投放调整,本质是不断缩减投放范围,寻找链接现阶段最适合的流量池、流量空间。
不建议把心思惦记在一些无所谓的“江湖传言”。

4.长尾词要不要打,要不要单独打,还是随缘打,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应该是个问题。
正如前面提的,亚马逊CPC广告投放,根本目的是追求现阶段(评分、价格、产品力)最适合的转化词、转化位置、匹配方式、广告类型,只要这个长尾词表现好,它就不应该被放弃。如果它表现不好,你可以阶段性减少投放,预算有限 暂停投放也可以。后续如果链接调整之后,竞争力增加了,或者你跑秒杀了,可以再考虑再开。因为这个长尾词,本身和你的产品有相关性,而当时没有转化率不一定是你产品不匹配这个需求,而是这类搜索词的买家有更好的替代品。

数据分析是一方面,更多是一种平面的分析。结合市场、产品、推广阶段辩证看待,这是一种立体的分析。

5.关键词排名稳了,可以考虑减少该词的出价。但后续需要跟进关键词自然排名的稳定性。
1.手动精准的词,没必要去单独否定,因为你是新品,同一个词,不同的广告位,转化率都不一样,而不同的广告组,跑出来的广告位也会有差异。除非后续发现自动和广泛search term总是跑出来这个词,CPC对应的placement的位置和你精准匹配一样,且转化率也不行,这种情况再单独否定掉。但一开始没必要直接否定。
前期广告目的先测数据,测词、测位置、测匹配类型,有时候太先入为主会误了自己。

2.四个广告组的预算分配,取决于你现阶段的推广目的。
自动广告的匹配逻辑是以listing信息作为匹配投放依据,如果你前期想先测试链接收录情况,那么自动广告可以多分配点预算,去跑出较多的数据,给到后续优化或调整广告提供依据参考。

一段时间之后,你判断出listing在什么词、什么位置、什么匹配方式下的转化潜力较大的时候,再把预算着重分配到围绕这些词、位置、匹配类型的广告组之上。

总之,预算的分配,前期讲究转化率/转化次数最大化的效益去流动,后期才是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层面,因为前期推权重比较依赖广告的表现。

3.如果广告显示超预算,但你页面看着没超,大概率是这个时刻的数据还没归因完整,不存在系统给你单方面超预算。
前期新品的广告,基于早起的竞对推广调研确定投放方向后,按照方向一次投放,积累数据,基于数据做二次投放调整,本质是不断缩减投放范围,寻找链接现阶段最适合的流量池、流量空间。
不建议把心思惦记在一些无所谓的“江湖传言”。

4.长尾词要不要打,要不要单独打,还是随缘打,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应该是个问题。
正如前面提的,亚马逊CPC广告投放,根本目的是追求现阶段(评分、价格、产品力)最适合的转化词、转化位置、匹配方式、广告类型,只要这个长尾词表现好,它就不应该被放弃。如果它表现不好,你可以阶段性减少投放,预算有限 暂停投放也可以。后续如果链接调整之后,竞争力增加了,或者你跑秒杀了,可以再考虑再开。因为这个长尾词,本身和你的产品有相关性,而当时没有转化率不一定是你产品不匹配这个需求,而是这类搜索词的买家有更好的替代品。

数据分析是一方面,更多是一种平面的分析。结合市场、产品、推广阶段辩证看待,这是一种立体的分析。

5.关键词排名稳了,可以考虑减少该词的出价。但后续需要跟进关键词自然排名的稳定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