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经营管理 【征集案例分析,可参考本帖】# 经营案例...
【征集案例分析,可参考本帖】# 经营案例分析 # 对B2C和B2B互转的一个现象的思考:B2C有所小成的,再增加B2B业务的很容易成功。但是B2B有所小成的,再增加B2C业务成功的案例就要相对少很多。
本人身边的熟人, 有不少在B2B(主要是外贸)或B2C(主要是亚马逊平台电商业务)领域做得有所小成(仅仅是小成。)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B2C有所小成的,再增加B2B业务的很容易成功。但是B2B有所小成的,再增加B2C业务成功的案例就要相对少很多。
以前我的思考一直是, 做B2C的比做B2B的更懂终端客户的需求, BLAH, BLAH...
直到看到瑞幸开放加盟, 我似乎悟道了什么:B2C转B2B的这个事,原理就像是你先做一个“瑞幸”这样成功的案例, 让老美看到你的产品能赚钱, 然后他们才会来加盟。
而B2B转B2C就像是你是“瑞幸”的某供应商,但是你未必可以成为“瑞幸”。
果然老美是最实在的。(欧洲市场也许不一样)
结论: 国内的公司想同时做美国市场的2B和2C。可以考虑先做C做好,拿到结果。然后再去做B端的国际站,参加美国的展会。当然你不要奢望老美会去帮你推广你的品牌,他们只会代理National Brand, 对于“亚品牌”,他们不感兴趣的。但是即使这样,你光是给他们做代工,private label 产品也能赚饱。
7 个回复
笨羊noih -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是错的,那么你就是对的。
赞同来自: Adam002 、 熊猫爱睡觉 、 lanceqin 、 Job1024 、 eee123 、 Johnson221212 、 小可爱哦 、 carlch 、 香菜小龙虾 、 飞飞哇咔咔 、 Merman 、 wwjiaq 、 暮夏 、 Tt打怪升级版 、 攒钱退休 、 liulixian 更多 »
B2B转2C成功的都是大鳄,随便玩玩几个亿那是小打小闹。老一辈干实业的都闷声发财,不像这些年爆发的电商老板,希望交朋友,搞社交。你只是看到冰山一角而已。
亚马逊的目的也是直接把中国顶尖的供应链搬到平台,电商卖家和铺货选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产物。吃到了时代的红利而已,物竞天择,这几年要不能来个脱胎换骨,以后的舞台轮不到他们。
最后说一下,2B和2C轻资产重资产都是次要了,大麦有的是钱投设备投厂房。合资并购也很直接。造成差异最主要的是理念不同——越成功的人越是如此,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