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2022年建议不要死磕美国站,可以尝试把...
2022年建议不要死磕美国站,可以尝试把关注点转向日本站和欧洲站 ,特别是属虎的。
公司的电商部,有专门的产品开发经理负责,US站点今年开发 11 款新品(私模,垂直类目)对于开发流程速度和质量的把握是很严谨的:
1.市场调研
2.构思创新
3.产品定义
4.原型设计
5.详细设计
6.验证测试
7.商业即化
这些产品在推广之前,我们都肯定会比前两年的产品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新品最后的目标达成率只有之前的45.45%

我总结了几个原因:
1. 新卖家入场比往年的多很多,多很多,多很多
2. 新品呈指数增加
3. 爆品的生命周期缩减(第 2 点导致)
4. 销量波动大,拉高滞销风险系数
5. 平台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很多卖家的推广手法,从上年底就已经脱离测评以及黑科技。在亚马逊的秋后算账的风险系数上,他们宁愿放慢运营节奏。但是US站越来越多的类目,已经出现“三八线”的情况了。
恶意差评:很多“变态”会对竞品下黑手,自然留评且好评的几率不多说,比起优化自己listing搞死竞争对手要容易得多(例如宠物类目,号称进TOP必被杀)
鄙人陋见:不建议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些所谓集中火力推一个爆品出来的,是需要一个铁打的团队,以及一个有远见的老板。
72 个回复
amazon11
赞同来自: 梅子昆布荞麦面 、 lophin 、 koubinn 、 akio2019 、 晚饭吃啥 、 复返11 、 xiaohan 、 hoko123 、 wangfei1032 、 zsf566566 、 等下一个prime day 、 yuyusa 、 xixi720 、 嘀哩哩嘀哩哩 、 Gavinne 、 打工人途径序列0 、 SylviaLin 、 啊哈哈哈哈 、 花花哥哥 、 星垂平野 、 吴四柜 、 FREEme 、 750_690 、 perfley 、 一变不变是小狗 、 小秃皮ER 、 追风筝的城 、 少说废话文学 、 无敌小鲸鱼 、 江小皮 、 我是大麦我怕谁 、 你说啥我没听清 、 Leon6565 、 sunflower6 、 小山重 、 Mdrsyen 、 ConnieHu 、 平凡人生 、 e21518 、 xuyun1350 、 酒神白露水 、 KevinBestSell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