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汉堡包跨境复盘:卖/卖过疫情相关产品的你...
汉堡包跨境复盘:卖/卖过疫情相关产品的你们,还好吗?最后怎么样呢?
“汉堡包跨境复盘”这个系列出来之后反响不错,实在是感谢大家的支持。这几天稍微想了一下,还是想先做点近1-2年出现的现象带起来的产品分享。指尖猴子,指尖陀螺那种我看看可以怎么个写法。
疫情产品的疯狂,相信大家都见识过。当时朋友圈,从卖口罩、面罩、洗手液等等,再到卖熔喷布、制作口罩的机械,朋友圈同一条卖货的素材被疯狂转发,带着现金抢设备抢原料的新闻比比皆是,连运物资的直升飞机都有人PO出来卖了。这篇文章主要简单地回顾一下疫情产品和疫情产品的变体思路,回顾一下疫情相关的产品开发;还有之前卖疫情产品的卖家所遭遇的各种情况,你们成功了吗?
到底有多少疫情产品?
大家都大概清楚这类产品火爆的时间点了,所以我就不放GOOGLE趋势截图了。但我很好奇的是,疫情到底是衍生了多少产品,我用"covid 19"在平台和卖家精灵上面搜了一下,然后做统计:
疫情防护类:口罩、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疫情附带类:疫苗接种卡、“我已接种疫苗”贴纸/徽章等
疫情+装饰类:新冠病毒公仔、圣诞新冠装饰物等
疫情+娱乐类:Covid Shot一语双关酒杯, "我已经打了两针疫苗"T恤等
疫情功能性类:COVID19自检套装(self test kit) 、额温枪/探温枪、消毒液、洗手液、呼吸机等
经过在两个平台上面上面搜,我总结了以上产品。如果有漏的,我也希望群友们能够对应补充以下,谢谢了。疫情防护类和疫情功能性产品不用说肯定是需求最大的,但让我觉得比较新奇有趣的是covid shot一语双关酒杯以及圣诞新冠装饰物。在中国我们可能觉得这个病毒是比较晦气的东西,在美国我看到这些产品的时候会觉得这些产品体现了美国人的娱乐精神吧。在这个国度,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文化去面对疫情。
(以下我放一点自己觉得挺有趣的产品截图)

1 shot 等于这样的一杯酒,这款产品把two covid shot(两针疫苗)和two covid shot(两杯酒)一语双关了,挺不错的。喝完这两杯酒,你就等于“打了两针疫苗”。

疫情产品的变体思路研究
单一产品,承载多样元素。
口罩无疑是防护产品当中承载了多种变体元素的产品,搜索口罩出来的结果,实在可以有太多结合的地方了。
首先使用性质上已经分为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的。款式方面有纯色、图案(迷彩、节日、动物、植物、星空、国旗)、蕾丝等;尺寸分为成人和小孩。功能上还可以分为口罩带子扣调节、露齿款。从场景上去衍生,还可以有运动口罩。这样组合方法,其实常见于纺织品产品中,例如衣服,床上四件套等等。
多种产品,承载现象元素。
新冠病毒公仔、 “我已接种疫苗”贴纸/徽章等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新冠病毒公仔可以用来给教育者向大家演示新冠病毒等相关知识;“我已接种疫苗”贴纸/徽章也可以用在一些疫苗公益宣传活动之中。这种产品分散在不同的类目,通常是因为某种场景之下的需要才会有这种元素的产品。我们可以多关心身边的跟新冠有关的活动,看看这些活动需要什么产品从而开发。

现象+节日相结合。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元素是,新冠的元素与节日产品相结合。这些产品有种就像下面的圣诞挂饰,在节日中把疫情的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庆祝了节日之余也表达了早日新冠疫情能够结束的愿望。从卖家精灵上面的销量指数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这个品的趋势也已经在上涨了。



卖疫情产品曲折之路
众所周知,疫情发生后,疫情产品被大家疯狂追捧,不乏中国卖家疯狂开店售卖疫情产品。但刚开始的时候,可谓乱象丛生,一是卖家哄抬价格,二是口罩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亚马逊出重拳整治,封杀了大量店铺,大批卖家到亚马逊门口,还是中国的亚马逊门口申诉维权。
有些卖家虽然是通过服务商开通了类目权限也售卖了,但由于没有生产资质,随后也被封了店。还记得那时候国家也列了一批出口白名单的口罩生产厂家,这些厂家真的可以说不愁没有订单。
搞定了货源还要搞定物流。由于国家的限制,部分物流商发公告说明不接防护资源货物。卖家就和一些愿意铤而走险的货代合作出货,虚报品名搞他一波。
随着口罩等防护用品产能不断扩大,口罩的热度也不断降低,这波防疫产品热潮最终也消散了。只想问一句,你们有卖防疫产品吗?最后怎么样呢?
37 个回复
十一月的肖邦 - 非常欢迎交流行业经验心得
赞同来自: 跨境汉堡包 、 云中镜 、 酒神白露水 、 无可取代VoV 、 藏在七月的喜欢 、 每周五天不想上班 、 AJ要变强 、 得罪了方丈还想走 、 憧憬的信仰 、 云之诗 、 jannielove 、 OliverWei 、 子泽 、 爱吃柚子呀 、 白白的百思特色了 、 静静的看着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稔谂123 、 十一月的萧邦 、 星垂平野 、 sherry00 、 知知者 、 十斤猫 、 DestinyBin 、 gelukkig 、 hhj187785 、 亚马逊momo 更多 »
这产品也是刚出来,我们就做了,因为材质是亚克力,物流能按正常来走,所以虽然走的是海运,但稳稳赚了一波红利。
先复盘我们的做法,一开始我们还是偏保守,先一款测试,趟雷,小成本试错,发现要注重文案描述,不得出现敏感词。
其次,我们测款ok后,直接精铺,多sku,多店铺跟进,效果非常好,占了去年盈利的1/3。
最后,由于无法预测销量走势,所以只能每天动态跟踪市场竞争排名,cpc竞价,少量多次发货,尽可能控制库。
其实当发现一个关键词cpc去到7美金,售价大家一直在降,接近我们海运毛利底线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产品快到尽头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大概半年,但还是有些链接存在少量库存卖到现在,不过总体收益大于亏损,影响不大。
再说一个细思极恐的关键,这关键词居然是有人被注册相关商标的!
当时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产品,幸运的是整个项目过程没有被投诉侵权,所以有时候赚到钱还真的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