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认证答主免费参与围观(限可公开的付费提问),在帖主选择中了答案后(即进入公示期),才可以参与围观回帖并参与回帖交流互动。即仍显示为“到期时间……”的是尚未进入公示期的,暂不能查看回帖内容。
2、 如果在悬赏结束后未及时看已围观的帖子内容,可以通过社区用户个人详情页列表中找到:点击右上角“个人头像”找到“围观记录”,此处有所有围观帖列表,点击进入后即可查看。
3、常规用户参与围观的基准费用,与有偿提问的金额大小、围观的先后次序、围观的人数有关:
(1) 提问奖金越高,则围观基准费用越高;
(2) 例如围观人数每增加5人,则围观基准费用增加0.5元。即越早参与围观,为围观支付的费用相对就越少。
4、围观费用10%支付给发起提问的帖主,40%纳入提问奖金并由被选中答案的答主共同分配,剩余费用纳入平台管理和维护费用。
5、优秀的提问质量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围观,以共同分摊付费发帖的费用支出。
6、私密悬赏帖(不公开悬赏答案的)目前仅限帖主、参与回帖互动的答主(在答案选择期前回帖的)、高活跃度威望值用户,在该帖进入公示期后可以查看该帖下的所有回帖。最佳答案选择期后参与回帖的无法查看该帖的所有回帖。私密悬赏帖结束30天以后,「知无不言」社区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推送。
7、现在您可以
立即申请知识会(答主)权限。
在支付围观费用前,请详细查看围观规则并了解潜在的问题。
1. 帖主为该提问支付了费用,此帖付费后方可围观查看。
2. 风险提示:围观费用一经支付即不可取消或退还,可能存在悬赏帖无标准答案或理想答案的情形。
3. 围观费用将分配给帖主10%,其余的围观费用将纳入奖励金额。所围观的问题答案将会在悬赏结束后显示。
是否继续围观?
5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facaijiao 、 max人间痴狂客 、 皮卡皮卡丘丘丘 、 老实睡大觉 、 言无不知789 、 33BECC 更多 »
POST的运作原理是什么?
官方翻译是:
发现
参与的品牌轮播,可以在其产品和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页面上找到。点击帖子会将购物者带入推送。
浏览
购物者可以继续浏览相关帖子的概要,同时可以转向浏览相关类目里其他产品的帖子。
购物
可以在贴文里面直接购物,购物者只需要按“显示产品”即可以了解更多信息,并访问产品详情页面。
这里的 Discovery 其实可以理解为展示(流量)入口。Browsing 可以理解为点击入口。Shopping 可以理解为转换入口。为什么不是成交入口呢?因为这里有一个细节,那就是点击“显示产品”按钮的时候,页面会跳转到listing页面,而并非是直接加入购物车。
所以最终的成交与否还是取决于你的listing基本功够不够扎实。POST不能给订单带来直接成交的作用,它只是做一个引流的作用。
换一句话说亚马逊推出这个POST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亚马逊想通过增加一项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互动展示板块来激发消费者对有品牌的卖家们的商品之间进行对比选择,从而达到提升消费者购物欲的目的,最终达到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包含以下内容:
A. 品牌资料横幅。显示品牌的名字和LOGO。
B. 自定义图片。品牌方提供能够展示产品的图片,并帮助丰富品牌的故事。
C. “显示产品” 图表。轻触链接将显示一个产品,其中包含了价格,星级和该帖子中推荐产品的主要信息。
D. 标题文字。自定义文字可以帮助品牌凸显产品功能,强调品牌传达的理念。
E. 类别标签。亚马逊将会为您的帖子自动标记相关的产品类别。购物者点击类别标签又能够达到该标签下的垂直分类。
POST上的内容如何选择?
这里的图片和文字不要单纯的理解为上传产品图片和复制已有的listing文案。
我测试过这样的post根本不受欢迎也跑不出多少数据,因为这种类型POST不是亚马逊的目的。
这一个板块更强调的是品牌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可以理解为POST是在为你的商品做站外宣传。
所以图片一定要吸引眼球,文字内容最好有互动性。可以多参考大牌社交媒体广告语。
看到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为什么亚马逊一定在强调品牌呢?很简单,因为品牌能提高信任度,不仅仅是买家对卖家的信任度,同时也是平台对卖家的信任度。
所以还没有品牌备案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马上去做了。因为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亚马逊所有的福利发展都将会是趋向于品牌化的。(例如,a+页面,品牌头条广告,品牌旗舰店,品牌分析等等功能)。
何为合适的“大胆”尝试内容?我们可以逆向思维想一下,平时listing主图有哪些操作是违规的操作?平时标题有哪些内容是禁止的内容?在POST这里,这些操作和内容都会合规的并允许的。道理就好像“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宪法里”,一样,你懂的。
POST在哪些展示位置呢?
品牌POST将发布到以下一个或多个地方:
Brand-Owned details page:所有该品牌下面的listing页面,目前测试在QA板块上面位置。通常展示10个POST数量。
Related Brand details page:相关品牌listing页面,目前测试在QA板块上面位置,通常展示10个POST数量。
Related Post feed :相关POST推送页面,目前测试点击POST进去后会出现包括自己在内的还有其他参与的品牌方POST,目前测试展示数量没有上限,可以一直下滑加载更多。
Category feed:类目推送页面,目前测试展示数量没有上限,可以一直下滑加载更多。 )
目前只有手机端(APP和手机浏览器)才会展示POST 功能板块。(这也是被卖家忽视关注的原因之一)。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野蛮”的强大功能:1.锁住自己流量。2.争夺关联流量。
如果你没有品牌备案,很可惜这一块的流量就会变成其他品牌方的。板块会展示为 Related Posts。
如果你注册了品牌备案,想要锁住自己listing下面这部分流量板块,一定要创建大于10条POST(可以是一个ASIN或多个ASIN)。只有这样,板块才会展示为 More from xxxx(品牌名) Shop。
如果你所处的品类,还没有卖家或者很少用这一项功能,那么恭喜你,这部分流量就属于你这一家品牌方。且前期积累的impression / click / ctr 这三项指标数据越高,这些都将会有利于你的POST未来在这个板块展示更多靠前的展示顺序。
POST注册有其他要求吗?
目前就两个要求:
1. 要有品牌备案。2. 品牌旗舰店要开通。
我相信如果再结合ASIN定位广告,去加速更多关联流量的渠道这样未来店铺发展会更好更健康。
POST不能给订单带来直接成交的作用,它只是做一个引流的作用,最终成交还是靠listing本身转换。
关于这项功能的其他说明和FAQ,亚马逊的官方链接也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https://advertising.amazon.com/lp/beta-posts
目前我还在研究这个功能更强大的玩法和套路,只是需要更多的数据做支撑和验证。
关于这次POST功能研究,分享几点个人心得:
1.一定要时刻多关注平台变化动态,有新的功能大胆的去摸索。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2.有新的消息或方法,可以尝试Google搜索最老和最新的文章,说不定可以获取更多渠道的信息。
3.利用好信息差,大胆执行,能让你收获不少。
4.多运用已学的知识穿插应用,例如POST内容创作方面许多知识都是结合顾小北老师上课教学的方法。
5.越分享越幸运。
更新一些说明:
POST功能 它很野蛮是因为只要是对方品牌没有使用POST功能(或没有制作10条POST),那么对方下面的POST板块就有机会展示你家或其他家POST图文! 和搜索关键词无关,因为POST是在LISTING页面中展示。甚至是搜索品牌关键词,也一样无法屏蔽POST板块展示。 并且,关键词下所有LISTING的POST板块位,呈现的POST的顺序是一样的。例如,关键词Bluetooth Speaker 下的 #1\#2\#3... Listing,他们的POST板块位所展示的内容顺序都会是 A/B/C.... 正是如此,它很强大是因为POST能实现:1.锁住自己流量。2.争夺关联流量。3.免费。(目前) POST展示位置越靠前越有利,展示内容越吸引位置越靠前。
帖子创建的禁与行(帖子的审核时间为3H左右,通过后10min左右上线)
(1)禁止标题和图片矛盾,重复详情页的内容,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2)图片 上传自定义图片(640*640以及更大,都显示为正方形)
不能直接放白底品牌logo单图,不能拼接过多产品,过于拥挤。
(3)标题 (与产品关键词没有直接关联,最好控制在200个字符以内):
A.可使用常用简写短语,加主题标签和表情符号(能快速告诉平台和消费者产品内容)
B.标题文本不要直接复制产品标题
不能直接引用买家评论和促销码,不能有自己的官网,或者要求卖家登记,留评价等。
目前对同个产品的帖子上传数量和发布频率没有限制,但建议保持规律性发帖,以商品为中心进行设计
用法建议和数据分析 曝光,点击,点击率
目前暂时无法看到帖子带来的销售额
(1)借用已有内容
不必新建内容,可以重复使用之前的ins和facebook内容。
(2)做A/B test 测试图片和关键词
帖子的展示位置由系统决定,根据帖子的浏览次数,点击次数和点击率,判断系统和消费者对产品图片关键词的反应。
(3)和网红合作创造内容
(4)构建系列品牌故事
用加标签的方式,让帖子跟相关话题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