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 PPC

亚马逊广告板块10篇之03:一文讲清楚 SB 品牌广告(又是万字深度拆解)

发帖29次 被置顶8次 被推荐3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635次 历史交流热度24.7% 历史交流深度0%
原创 AMZ Bluesky  |  AMZ小麦长成记
 2025年09月30日 00:56 广东
 
前言碎语

哈喽,大家好!欢迎回来。我意识到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上一条关于SP广告的内容是在星期四发布的,但其实那是利用了台风的周三、周四两天时间才完成的。那篇文章写了差不多一万多字,整个梳理过程确实还挺痛苦的。

不过我也从不同渠道收到一些反馈,感觉大家读这种长文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接下来,比如今天要讲的SB广告,我会尽量讲得简单一些,更多地用图表、思维导图这样的形式呈现出来。语言上我也会更精炼,避免大家看着看着就看困了。

所以,就像前面提到的,上周四更完那篇万字长文SP后,紧接着从周五到周日,台风过后我们又紧急加了两天班,确实非常累,导致我一直没来得及动笔。这几天一直特别忙:越来越感觉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当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自媒体内容上时,自己店铺的运营就难免有些跟不上。同时,一直在陪跑的两位客户我也在持续跟进——以我的性格,本来就比较爱操心,所以也一直在关注他们的进度和市场情况。

加上我的新品上周到仓,已经在陆续开始上架了。图片方面,初稿是在旧版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先上传了,今天也开始安排VINE。新链接的图片方案,昨天大概完成了七七八八,再稍微打磨一下,应该就能把需求正式外发了。

只要这个供应商换货后的反馈还不错,我这条供应链基本上就能稳下来了。接下来就可以马上下大货,然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推广上,所有广告的预算也都给它拉满。照这个情况看,这条链接单 SKU 一个月跑个一两千单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我就坐等新货的好评反馈了。欧耶!

其实我最近有个感受,不论是写公众号文章,还是做图片方案和需求,在真正开始工作之前,我们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心理活动,在自我暗示和整理头绪上花费大量时间,这种“启动前的徘徊”反而最耗神。但一旦真正投入进去,开始研究具体该怎么执行,就会发现难度其实还好。进入状态之后,思路自然会从四面八方涌来。

就拿写广告内容来说,我每次动笔前都觉得很难,有时又觉得这东西很简单——无非是顺着后台功能讲一遍。但那只是基础层面,我更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进阶的操作思路。否则,大家花时间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读我的文章,岂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我们还是想在内容中做出一些品质。

这是我的性格,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但是万事开头难,这大概也是人性使然,人性是追求平躺懒玩,不想干活,所以要产生巨大的心理活动之后,一股脑投入,就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坦白说,在真正开始一项工作之前的心理准备阶段,内心的斗争其实相当复杂。再加上现在每天要想静下心、完全投入某一件事实在很难——比如我得看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反馈,关注知无不言上的文章反响,回复微博的互动,还要盯自己店铺的链接数据……等等。东忙一下、西点一下,可能一上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到了下午,人的精神状态往往也不在最佳,所以我每次更新公众号基本上都拖到了晚上,差不多要到九、十点钟才能真正开始动手。

这其实是个不太好的习惯,算是典型的拖延症了。但我心里总有种“临阵磨枪”的心态——你会发现,一旦事情真的迫在眉睫,比如马上要放假了,那两天的投入度和工作激情就会特别高。尽管身体疲惫,但整个大脑的运转速度却异常快,思维像是被按了加速键。

所以今天(实际已是昨天)晚上,我特意出去打了一小时篮球,回来冲个凉,就坐下来准备把这篇 SB 广告的初稿写出来。不管熬到一点还是两点,都必须完成它。这样明(今)天上午稍微整理加工一下,就能顺利完稿了。

说得有点远了,不过聊到这儿我也简单总结一下。这让我想起以前做咨询时了解到的一位日本管理大师(名字记不太清了,好像是稻盛和夫?)。他提到关于执行力的一点,就是“立刻行动,马上动手”。但说实话,真能做到“说做就做”的人其实很少,大抵扣上还是得一步步慢慢修炼。
------------------------------------------------------------------------------------------------------------------------

另外,我昨天晚上在整理SB品牌广告相关内容时,确实发现我之前对这类广告的投放存在一些误区。其实我脱离公司和平台运营也就差不多三个月左右,在自己账号上操作时比较随意,压力和强度没那么大,所以整体思路也相对松散一些。在我的印象里,品牌广告大概是分两类:一类是头条广告,一类是视频广告。视频广告下面又会细分——比如按关键词投放,分为精准匹配和广泛匹配;再加上定位组。这基本就是我记忆中品牌广告的架构了,而实际后台开出来的结构也确实是这三类,如图示: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22/9d1223b906485751aaee721b12b59e6d.png
 
但今天准备进后台截图时,我才注意到品牌广告内部的逻辑其实和SP广告系统的结构是一致的。虽然我大概知道中间还有一个“旗舰店”模式,但我几乎没怎么用过。这一点我会在后面讲到具体部分时再展开说明。

这大概就是复盘、沉淀和输出的价值所在吧。即便像我这样有七八年经验的老运营,在品牌广告这类细节上依然会有认识上的疏漏。

而在整理和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会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操经验,对亚马逊每一种广告形式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写文章时,我也会把这些思考与经验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分享给大家。

好像一不小心又说了不少题外话。好了,我们正式进入主题。
------------------------------------------------------------------------------------------------------------------------

SB 品牌广告三大类型解析

关于SB品牌广告,如果按照后台的顺序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 商品集广告
  2. 品牌旗舰店焦点模式广告
  3. 视频广告



后面我们逐一展开讲解。

今天我也把之前在公司的调研用的广告架构重新拿出来,做了一些优化和细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不论是商品级广告(我过去习惯叫它“头条广告”)、旗舰店广告,还是视频广告,它们下面的分支结构都和SP广告是一致的,都分为关键词投放和商品投放两大类。


  • 关键词投放
  • 商品投放



另外,我依然选择忽略关键词投放中的“词组匹配”选项。这样划分下来,每个广告分支下面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条线:


  • 精准组
  • 广泛组
  • 定位组(也就是商品投放组)


 

一、SB 品牌广告三大类型解析
 ------------------------------------------------------------------------------------------------------------------------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SB品牌广告下的三种广告类型。

1. 商品集广告(头条广告)

首先是商品集广告,我习惯叫它“头条广告”。为什么这么叫呢?主要是因为它的位置非常显眼——它出现在搜索结果页的最顶部,是一大片横幅Banner形式的展示位。你会发现,这个“坑位”甚至比SP广告的ToS位置还要靠前。

正因为如此,头条广告目前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竞争非常激烈。毕竟这个广告位实在是太突出了,曝光优势非常明显。

2. 品牌旗舰店焦点模式

接下来是品牌旗舰店焦点模式。这个功能我们平时用得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定的门槛——要求你的品牌旗舰店至少拥有四个页面,并且每个页面都必须配置独特的商品。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22/d2d53e8d67346a4f6316a7f454ae3531.png
 
结合我过去的经验来分析,之所以用得少,可能和我们多数做精品模式的业务形态有关。我之前参与的项目大多是0-1或从零开荒型的平台,前期主推的商品链接不多,一般就一两个,最多三四个。如果你只做三个产品,那在旗舰店里最多也只能填满三个页面,仍然达不到“至少四个页面”的硬性要求。

也正因为这个条件较高,我过去几乎没怎么实际用过这种广告形式。不过从逻辑上推断,它应该还是有自身优势的。毕竟旗舰店的页面结构和展示模块比普通商品详情页要丰富得多,我们在上一家公司也曾专门设计装修过旗舰店,它的内容承载和品牌呈现空间确实更大。

首先,旗舰店在内容形式上几乎没有限制——无论是视频还是图片,尤其是它支持大尺寸Banner展示,如果公司具备充足的美工资源,完全可以把页面设计得十分精美、华丽。

现在结合AI技术,我们还能轻松打造出各种酷炫的产品使用场景,更容易从用户视角营造代入感,效果可以做得非常棒。

在内容组织上,你可以针对商品的每一个卖点制作专门的视频或背景视频,背景视频是自动播放的。以前我们做大件功能型产品时,就曾在旗舰店规划中尝试过:在每个子页面嵌入背景视频,消费者一点进来,视频就会自动播放,类似动态海报的效果。如果素材足够精美,视觉冲击力会非常强。

相比普通商品详情页最多只能通过A+页面插入视频,旗舰店在内容样式和形式上的限制少得多,展现空间也更丰富。这无疑会大大增强产品的表现力。

以上是我对旗舰店展示优势的一些总结。不过坦白说,我自己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多,暂时还无法提供更具体的投放结论。

当然,任何工具都有其适用边界和两面性。旗舰店模式虽然展示效果出众,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产品本身并不复杂,功能相对简单,那么广告直接定位到产品详情页中或许更为高效。消费者只需浏览主图、五点描述和A+页面,就能快速做出购买决策,整个流程清晰直接。

而如果引导用户进入旗舰店,反而可能让一些有“选择困难”或追求效率的买家感到困惑。假如他们在旗舰店里转了半天,却仍需返回详情页下单,这不仅拉长了购物路径,也可能在犹豫中增加弃购的风险。虽然页面停留时长在A9算法中可能有一定权重,但“夜长梦多”,消费者在浏览过程中也容易引入更多决策变量,反而增加不确定性,可能会降低转化。

因此,我的建议是:
  • 如果你的产品属于高客单价、功能复杂的类型(例如几百美金的大件商品),需要通过场景和内容充分展示附加值,那么旗舰店模式maybe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反之,如果是低客单价、功能简单的产品,更适合追求快速转化、甚至冲动购买的场景,则应慎重使用旗舰店,避免因动线复杂而影响成交效率。


OK,以上就是关于“品牌旗舰店焦点模式”的讲解。如果大家感兴趣,不妨多去尝试和摸索一下。

3. 视频广告

第三部分是视频广告。这两年视频广告确实比较热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已进入短视频时代,TikTok在美国也非常火爆,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影响力很大。

视频广告在刚推出时,使用的人还不多,CPC相对较低,转化效果一度非常亮眼。但随着卖家越来越专业,这个领域也变得非常“卷”:大家不仅在比拼素材质量,还在投放频次、数量和预算上激烈竞争。

回想前两年,公司能拿出一条像样的视频就很不容易了。视频制作本身比较麻烦,而且平台对内容的要求也很高,比如不能出现强烈使用前后的对比效果,美妆类目不能有过多露肤镜头,也不能涉及诋毁或人身攻击等。这些具体规范大家可以在后台帮助文档中查看,我这里就不逐一展开了。

现在一些资本实力较强的卖家,会不惜成本地制作3D渲染类视频,投入大量资源在素材制作上。像我们之前做大件产品时,公司就配备了四五号人的视频团队,能持续产出大量的视频素材。有这样的团队支持,我们自然要充分利用——通常会同时跑四五条视频广告,测试不同的切入点和词,对消费者进行多角度触达,最终效果也确实不错。

不过视频广告的坑位毕竟有限。一个搜索结果页通常只在中下部有一个视频广告位,一个页面只有一个位置,竞争自然激烈,竞价也水涨船高。

后来我注意到,在某些类目中搜索关键词时,视频广告有时也会出现在我们之前提到的“头条广告”位置。我之前一直没太搞懂其中的逻辑,今天重新梳理后台广告模块的布局后,大概明白了:这很可能与商品投放中的“首页位”有关。你想想SP定位广告,是不是有个首页的位置,开始我一度想不通,定位广告不就在商品详情页么,怎么还蹦出个首页,想不通,直到现在还是有点怀疑。所以尽管视频广告的商品投放不能直接设置“首页溢价”,但系统仍有可能按一定比例将其展示在首页,我一合计大概率就是出现在了头条广告的位置。但是我好像记得那几次是通过搜索发现的。

补充说明一下:想要抢占头条位置的视频广告,不是通过商品投放实现,就是通过关键词投放来竞争那个位置。如果大家测试成功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交流!


二、SB 广告架构搭建与竞价策略
------------------------------------------------------------------------------------------------------------------------

好,到这里我们已经把SB广告的三大类型都过了一遍。接下来要强调的是,它们每个广告类型之下的广告分支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就像我前面稍微提到的,其实和SP广告的布局一样,都分为“关键词投放”和“商品投放”两大块。
  • 关键词投放下面,如果我们忽略掉“词组匹配”,那就只剩下“广泛组”和“精准组”。
  •  
  • 商品投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位广告”,它可以定位到单个ASIN,也可以定位到整个分类节点。


所以,SB广告的整体底层架构和SP广告是高度相似的。基于这一点,我给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建议:

1. 关键词投放

如果你已经在SP广告中搭建好了清晰的词库架构,完全可以把它原样复制到SB广告中来。

重点来了,如图所示: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22/7bcc142338537d51f59bcf1af5a81c54.png
 


?举个例子:
假如你在SP广告里,为某个一级词A分别建立了“SP精准组A”和“SP广泛组A”,那么到了SB广告的头条广告里,你就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建立“SB精准组A”和“SB广泛组A”。后续的二级词、三级词也以此类推,层层复制过去。
到视频广告架构的时候,类推就是:“SBV精准组A-1”和“SBV广泛组A-1”。
后续的二级词、三级词也以此类推.
如果多一组视频广告素材,命名如下:
“SB精准组A-2”和“SB广泛组A-12”。
后续的二级词、三级词也以此类推。。


 
这样一来,你的广告结构就是统一且可管理的,理解了吗?

当然架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怎么布局,其实取决于你的投放策略和管理习惯。每个类目之下,品牌广告的流量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你不希望把组开得太散、增加管理和优化工作量及难度,也可以进行简化整合,少开一些广告组。

比如,你可以把核心关键词集中为一组,其他词归为另一组。这样精准匹配可能只需要开两组,广泛匹配也对应开两组就够了,不需要铺得太开。

总之,这部分可以根据你的运营习惯和精力分配来灵活安排,核心是找到平衡点,确保结构清晰且易于优化。
------------------------------------------------------------------------------------------------------------------------
 

2. 商品投放 (定位广告)

商品投放的思路也是一脉相承的,和SP里的定位广告的逻辑相同。不过上次我在SP部分写得比较简单,今天借着SBV视频广告的定位设置,可以展开讲讲。

我把同类ASIN的定位大致分为了三个组别: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22/7f92fa71a39074eda82bbe63887d5261.png
 
第一组是Top组,主要针对类目节点下排名前10或前20的头部ASIN。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流量大,但价格通常也偏高,并且积累了大量的评价。

对于这组,如果我们的新品定价有优势,价差较大时,确实有机会抢到部分订单。但新品前期普遍存在评价劣势,所以在出价策略上,我建议采取“中开高走”的方式,先以中等出价测试,再根据数据逐步调整。

接下来是第二组,我称之为中等组。这组主要针对中腰部竞争对手的ASIN,它们的流量处于中等水平,价格与我们相近或相当,评价数量和评分也都比较适中。

对于这部分对手,我建议的出价策略是 “低开中走” ,即先以较低的出价切入,再根据数据表现逐步调整。

第三组是优势组,通常包含一些偏尾部的竞对。这些产品的综合表现通常不如我们,比如评分更低,或者价格与我们接近,但产品力较弱。

针对这一组,建议的策略是 “低开低走” ,以保守的出价控制成本,稳健获取订单。

当然,所有这些建议都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裁定。有时候可能出现第二组表现比第一组更好、ACOS更低的情况,甚至第三组的数据优于第二组,这都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是要保持动态优化:当你发现某个组别表现突出,能够稳定出单且ACOS在可接受范围内时,就应该及时调整该组的出价策略或预算分配,实现精准的资源倾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关于出价的策略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我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初步的设置思路和方向,绝非一成不变的结论。这一点请务必注意,下文中的所有建议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


3. 小结

那我们头条广告的具体搭建方法就讲完了。关于旗舰店模式,前面已经介绍得比较详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第三大部分的视频广告,它同样分为关键词投放和商品投放,正如我们前面强调的,每种SB广告类型底层的结构都是一致的。

视频广告我个人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在刚开始推广产品时,我利用了亚马逊内置的AI工具生成了一些视频素材,再结合当时收到的一些高质量买家秀视频,把它们剪辑成了一个40多秒的广告片。从投放结果来看,效果还不错。
 
我们来稍微总结一下 SB 品牌广告的架构。
简单来说,SB 品牌广告分为三个类型,但我们常用的主要是两个:头条广告
,也叫商品集广告和SBV 视频广告
每个广告类型下面的分支,都分为关键词投放和商品投放。
我把它简化为三条线:精准组、广泛组,再加上定位(商品投放)组 。

这三条线的投放布局、关键词选择、出价策略(bid)以及预算分配,基本上可以完全参考我们上一篇讲的 SP 广告的架构。

看我画的导图,箭头都标好了。意思就是,你 SP 广告下面的广告组怎么开、关键词怎么投、竞价策略怎么定、预算怎么分配,直接照搬过来用在头条广告和视频广告上就行。

所以,如果我们运营准备充分,在词库建好之后,做广告架构时,几乎都是在 Excel 里把整个广告架构先罗列出来。
这个表格我应该在之前讲 "运营的八篇基石模块" 的时候分享过,就是那个基础的广告架构表。

我们会在 Excel 里把每个广告组的命名、要投什么词、结构都完全呈现出来。

这样,新品上架后开广告时,就可以按照既定的节奏、策略和时间节点,把 Excel 里的广告架构直接搬到后台去。
整个工作思路、工作量和执行模块都会非常清晰,方便管理和监控。这样万里长征的关键一步,广告就跑起来了,能不能起飞,就看你产品了,LLL.


三、SB 广告案例实践
------------------------------------------------------------------------------------------------------------------------


后面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8月份的投放数据。也结合上面的理论和下面的实践,综合来看。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22/4053c2c63a4787da78c754ae98fbaf20.png
 
我8月份的运营状态比较佛系。因为我库存不大够,就调低了预算,佛系出单,佛系管理。上面这个截图是上个月的数据表现。我的SB广告总共出了差不多200单,花费约2000美金,算下来获客成本接近10美金一个。

这里要说明一下,我的产品单价较低,只有十来美金,所以整体广告ACOS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但从数据中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品牌广告的平均CPC大约在1.3到1.5美元之间,而SP广告的平均CPC则要去到2美元左右。单从点击成本来看,品牌广告似乎更有优势。

然而,如果要判断品牌广告和SP广告孰优孰劣,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大家需要根据自己所在的类目和实际跑出来的数据,综合评估整体的ACOS或ROI。

另一方面,除了直接的订单和ROI,我们还需要考虑广告对自然搜索排名的带动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品牌广告(以及后续会讲到的SD广告)在推动关键词自然排名“滚动上升”方面的效率和效果,是不如SP广告的。

因为SP广告的排名机制背后,是符合SEO底层逻辑的。而品牌广告,无论是头条还是视频,一个页面通常只有顶部或中部等少量固定广告位,位置稀缺且展示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它并不完全匹配电商平台SEO的排序规则,因此对关键词自然排位的直接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所以,即使SP广告的短期ROI可能不及品牌广告,我们也绝不能放弃SP广告的投入。 它在提升关键词自然排名方面的加权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这一点请大家务必牢记。

那今天关于SB品牌广告的三大类型、搭建架构和竞价策略,就基本讲完了。


四、SB视频广告素材准备与 AI 工具应用

关于素材准备这部分,头条广告和SD展示广告的素材要求比较接近,图片方面没有太多可讲的,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心得。现在AI工具也很方便,包括亚马逊后台也提供了根据产品图生成场景素材的功能,虽然最近nano banana比较火,但我上个月测试后台自带的视频生成工具,效果也还不错。所以头条广告的素材我就不多展开了。

视频广告的素材可以多聊几句,因为我们之前在这块投入比较多。视频内容可以围绕几个核心方向来准备:
  • 产品功能卖点
  • :比如在一个视频素材里,主要讲一到两个核心功能点,不要贪多。
  • 差异化展示
  • :对于那些大家都有的通用功能,可以结合起来展示,以突出我们的特色。
  • 多素材策略
  • :如果产品功能比较复杂,每次突出一到两个点,就可以制作出三四个不同的素材。
  • 品宣与痛点

:再加上一些好的品牌宣传视频,或者聚焦品类痛点并展示解决方案的素材。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22/2fcbf4a3f249d35d63c8d87aa1eaab87.png
 
把这些思路组合起来,是完全可以在视频广告素材上做出差异化的。当然,具体怎么做还是要见仁见智,结合自身情况来定。

这也回到了我常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写公众号长文很费事但转化率不一定高?就是因为现在大家更喜欢刷短视频了。。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短视频时代,这几乎是移动互联网内容消费的绝对主流。

大家普遍觉得看视频更过瘾、更有冲击力,也更能轻松地获取信息,这导致愿意静心阅读长文的用户变得越来越稀缺。

短视频平台几乎吸走了大部分的注意力流量,这也是目前做公众号、写长文章比较“吃亏”的核心原因。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用短视频的思维来做广告: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刷视频时,会被什么样的内容吸引?通常是那些开头酷炫、能瞬间直击痛点、抛出核心卖点的视频。

所以,当我们制作产品视频时,必须在前两三秒就设置一个“爆点”,牢牢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继续观看的欲望。我们不追求40秒的视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完播率,但至少也要达到50%,才能为后续的转化打下基础。

具体怎么做,需要大家结合自身产品类目去思考和挖掘。好在现在AI工具非常发达,我们自己的流程就是先用AI生成脚本初稿,再进行人工微调和验证,这样就能高效产出一个质量不错的脚本。

所以说,熟练运用AI工具,已经成为一个优秀运营的必备能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对吧?
------------------------------------------------------------------------------------------------------------------------


好了,今天关于SB品牌广告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将探讨最后一个模块——SD广告的搭建方法。

先说哈,SD广告并非我的专长领域,但是呢我会提前做一些功课,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争取为大家整理出实用的建议和清晰的思路。

敬请期待!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后记

我忘了开头有没有分享,上次那篇有位微博网友评论说太偏理论化,还有同质化类似论调云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实我的内容都是自己所思所想所实践所沉淀,一字一句整出来的。但是互联网就是这样,有一些异样的声音,我们也得接受,不能因为你辛苦就期望别人能理解。坚持做自己吧!

所以本来说这篇想简单讲,可是一动笔就收不住,一不小心差不多又搞了有一万字,码字不易,眼睛都干涩了。大家且看且珍惜吧,哈哈哈。


- END -
(全文完)

 

————  布鲁斯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历史合集  ————
 
0925亚马逊广告板块10篇之02:一文讲清楚SP商品广告(基础篇万字拆解)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1028


 1007亚马逊广告板块10篇之05:关键词卡位,学会马上用!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 ... false

0814 AMZ运营篇之4:产品定价策略及分析(白帽内卷下的定价困局--万字拆解)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725

AMZ运营篇之3:推广策略与计划 2.0(白帽打法八千字拆解)--有删改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061

0831 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运营手法推广策略 2.0 (又是一篇万字长文)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09563

0904 运营技巧篇之01:Listing出划线价List price的1个玩法(1.0 2.0)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09876
 
【行业观察】论亚马逊的低价困局下的生存启示(下) :极致优化供应链体系 [万字长篇]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288

【头条专栏文章】
从天道的农户模式,到拼多多的“砍一刀”:论亚马逊的低价生存策略(上) [万字长篇]
https://www.wearesellers.com/article/27474

0803:产品与选品 两点思考 
https://www.wearesellers.com/article/27444
已邀请:
精品文章,自己也经常打SB广告,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还是能学到新东西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