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销售和运营 Amazon Amazon PPC

0925亚马逊广告板块10篇之02:一文讲清楚SP商品广告(基础篇万字拆解)

发帖28次 被置顶7次 被推荐3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602次 历史交流热度22.79% 历史交流深度0%
原创: AMZ Bluesky | AMZ小麦长成记

前言

昨天在广告板块的开篇01,我本想先把广告的几个核心底层逻辑捋顺,再进入实操部分。但我把内容发到微博后,有位网友觉得内容可能偏理论,和市面上的很多说法也比较趋同。

可能微博上运营老手居多,新手可能相对少一些。我开篇的内容,可能被一些朋友误解成套用模板或者搬运了。其实我的本意是想先把几个核心的基础概念讲清楚,和大家达成共识,这样后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展开。

但这也确实反映了一个问题,就像我们之前聊到的,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浮躁,这可能和短视频的风靡有关。大家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接收信息,很难再沉下心来认真阅读一段文字了。

不过话说回来,Amazon广告这个话题本身确实比较枯燥,我也说过,我不会讲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熟悉我风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的分享一向很贴近实际,只要是我聚焦的点,我就会把它讲深讲透。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多一点耐心,跟着我的思路一起探讨。所以,这也算是我的一种风格。实际上,现在互联网上免费的知识很多,付费的也多。大家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排斥掉自己不喜欢的,这很正常,这就叫双向选择。互联网是开放的,大家有不同的声音,这也很正常,完全能理解。

开场先提一点题外话。后面的内容我们会尽量少说废话,少一点冗长的逻辑推导。可能大家也不太喜欢太绕的理论,我们就多聚焦在案例和实操部分。

抱歉其实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前两天后台有个朋友求助,说他的新品上架后,还没收到VINE回评就开了广告,但效果不好。而且他的变体特别多,好像有十几个,还是万圣节、圣诞节相关的。
他想让我给点建议,但我看到这个案例其实有点头大。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现象太普遍了。现在很多人好像都会上架、运营、打广告,但真正实操起来,才发现其实是一团乱麻。
这种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点的问题。我经常说,现在的运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是说把价格定好、刷几个评价、开个广告就完事了。它更多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全局把控,然后齐头并进,最后才有机会做出成绩。
所以我也只是跟他浅浅地聊了一下,毕竟这种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希望这位同学看到这个举例,不要太介怀。我建议你可以从前往后把我的开头的运营八篇目基石内容搞熟,相信对你的运营会有所帮助。

我这一个多月来主要讲的是运营,运营里面的 8 个篇目,怎么做市调,怎么做词库和广告架构,我都讲得很细致。我觉得这部分内容是做运营的基本功,把这些吃透了,水平至少能上一个台阶。

现在进入广告板块,我也是同样的风格。我会从大框架入手,每个板块都按照我的思路尽量梳理清楚。可能有些关注的粉丝进来的时间不长,没关系,可以从头开始看。我分享的内容背后都有逻辑,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我希望把这一点也传达出来。有时候单看一篇,可能会觉得内容空、偏理论、实操少,但还是希望大家能耐心钻进来。另外广告这东西确实比较枯燥,也十分考验思维逻辑。
 
 
01/  SP广告架构图
 
好了,开头也有的没的扯了一堆。今天正式开始梳理广告这部分内容时,我发现之前有两篇关于广告的内容:
一篇是0809广告基础数据的调研,另一篇是 0811 广告架构的设计。

我最近在陪跑的两个朋友,其中一个基础比较新。他看了广告架构的文章后,还是不太会开广告。我只好从后台开始手把手教他,包括之前的名词解释和否词逻辑,全部从头讲了一遍。
所以,我们今天就聚焦 SP 广告,看看能不能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把它讲透。我们先假设现在是新品阶段,看看怎么样开始投广告,特别是怎么样开始投 SP 广告。

广告架构图,我今天会再次把它po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0cbd00be2ee7735605090a71e027c7a3.jpg
 
SP 广告,也就是商品推广,在品牌广告和展示广告出现之前,一直是大家的主打广告类型。SP 广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自动和手动。
 
 
02/
自动广告:自动紧密组怎么开

 
我们先说自动广告,他实有四个选项,但我通常会让大家忽略掉另外两个,只需要关注自动紧密和自动同类这两个就行。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ce1885489d736ced9098c191d74de836.png
 
除非你的产品品名或类目本身不是那么精准,这种情况下可以试着跑一下自动宽泛。除此之外,我习惯性一般关注这两个就足够了。
那么具体怎么开广告呢?
我们先从自动广告开始。你可以开两组自动广告:
一组是 "自动紧密"
另一组是 "自动同类"


关于出价,方法也很简单。在新品期,这两组广告可以先参考亚马逊的建议竞价来跑。

跑了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曝光量不够,那点击量自然就更少了。这时,你就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你的竞价,直到曝光量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并且能产生点击为止。
这就是自动广告的开启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如果你连开广告都不会,那我建议你先去看卖家大学,或者在百度上找些基础教程学习一下。我就不放步骤分解啦。
 
-----------------------------------------------------------------------------------------------------------

自动广告,比如紧密匹配,它会围绕关键词来跑。这些关键词是怎么来的呢?
亚马逊系统会从你的Listing里抓取,比如标题、类目、五点描述等地方,提取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然后给你投放相关联的广告。
简单来说,亚马逊系统一开始并不知道你的产品具体是什么。它只能通过分析你的 Listing 内容来理解产品,并据此为你寻找可能相关的流量进行关键词的广告投放。
 
 
03/
前置否定投放怎么做

 
那么,开自动广告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开自动广告的一个重要注意事项,就是在准备关键词词库时,除了肯定词库,一定要做否定词库。
否定词库就是用来排除掉那些和你的产品不相干的词。当亚马逊搜索与【否定词】相关的关键词时,系统则不会展示我们的广告。

比如:不相干的品牌词:如果你的类目里有强势的竞争对手品牌,买家在搜索时可能会用 "产品关键词 + 竞品品牌名" 的方式。这些竞品品牌词就可以提前否定。

不相干的属性词:如果你卖的是白色产品,就可以把 "黑色"、"红色" 等颜色词提前否定掉。
这些否定词从哪里来呢?在之前讲词库搭建的文章里应该提过,主要有两个来源:亚马逊的搜索下拉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飘窗",里面会有很多联想词,可以从中筛选出不相关的。2.反查竞争对手的关键词:分析竞品的流量词,找出那些和你的产品不匹配的词根,加入否定词库。

为什么要做前置否定呢?
这一点在自动紧密匹配以及后面的广泛投放中尤其关键。因为自动紧密是亚马逊系统根据你的 Listing 内容来匹配流量的。
如果不做前置否定,亚马逊可能会把那些搜索竞品品牌或不相关属性的买家流量也导到你的广告里。
举个例子:你卖的是挂耳式蓝牙耳机,但系统可能会把搜索 "入耳式蓝牙耳机" 的流量也带过来。
这些点击虽然花了你的钱,但几乎不可能带来转化,纯粹是浪费预算。
假设一个点击差不多要 2 美金。如果一天能省掉 10-20 个无效点击,就能节省 20-40 美金。
把这部分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更精准的广告组里,是不是更划算?
 
 
04/
自动同类怎么开


上面我们讲了自动紧密,其实自动同类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亚马逊会根据我们的产品关键词,把我们投放到可能带来转化的同类产品的页面上。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后期主要关注优化就可以了。比如,如果你的广告在某个 ASIN 上被点击了很多次,但一直没有转化,你就应该及时把这个 ASIN 做否定投放。

简单来说,自动同类有点像手动广告里的商品定位广告。它们的区别在于:

自动同类:是 "自动" 的,不受你控制,由亚马逊系统来选择投放的目标/对象。
手动商品投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位广告,你可以自己选择要投放的竞争对手 ASIN。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4a9ab27e3fa1da468e59cc5143ee785a.png
 
 
05/
自动宽泛和关联


关于自动宽泛和互补关联这两个,我们也稍微提一下。如果不作为重点,这两个可以合并开在一组里。

自动宽泛:有点类似广泛匹配,你按照广泛匹配的逻辑去理解就行了。
关联商品:指的是可以和你的产品搭配使用的产品。比如,手机和手机壳就是互补关联产品。亚马逊会将你的广告投放到这些互补产品的 ASIN 页面上。

其实,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背后的原理是相通的。无非就是自动广告由系统帮你投放,而手动广告由你自己来控制投放对象。


06/
手动广告:三种关键词匹配方式释义


接下来我们讲讲手动广告。严格按照后台分类,手动广告主要分为关键词投放和商品投放。

商品投放:我们刚刚稍微提了一下,可以投放竞争对手的 ASIN 或者类目节点。
关键词投放:就是投放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做肯定词库的那些关键词。

我们先从关键词投放开始讲起。

关键词投放里面,又分为三种匹配方式:广泛、词组和精准。这里也跟大家说一下这三者的区别。

广泛匹配:顾名思义,就是泛流量。比如我们投 "蓝牙耳机 (Bluetooth earphone)",那么只要买家的搜索词里包含了 "Bluetooth " 和 "earphone" 这两个词,不管它们的顺序如何,或者中间穿插了其他什么词,我们的广告都可能会出现。你可以理解为,只要买家的搜索词里有我们投放的关键词的 "Bluetooth earphone)",就算匹配成功。

词组匹配:这个比广泛要少一部分匹配量。它要求我们投放的关键词必须作为一个连续的 "词组" 出现。买家可以在这个词组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其他词,但不能把我们的关键词拆开或打乱顺序。比如,"无线蓝牙耳机wireless Bluetooth earphone" 或 "蓝牙耳机头戴式Bluetooth earphone on head" 都可以,但 "蓝牙无线耳机Bluetooth wireless earphone" 就不行了,因为它把我们关键词的内部顺序打乱了。

精准匹配:这个最好理解,就是买家的搜索词必须和我们投放的关键词几乎完全匹配,我们的广告才会出现。它会忽略掉单复数和大小写的区别。比如,我们投 "Bluetooth earphone",买家搜 "Bluetooth earphones" 也能匹配到,但如果多了一个词,比如 "wireless Bluetooth earphone",就匹配不到了。

所以,这些基本概念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搞不清楚的话,你开广告基本上就是一团浆糊。

现在的广告运营越来越精细化了。有时候,一个关键词都可以开很多种不同形式的广告。如果你没有把这些基本的逻辑,特别是亚马逊的底层逻辑给捋顺,就很容易走进一些交叉的误区。

        关键词匹配方式对照表(广泛 / 短语 / 精准):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d27b089001533334970cae07529c8340.jpg
 
 

07/
手动广告:关键词投放怎么开?

 
关键词广告组怎么开
关键词投放的这几种匹配方式搞清楚之后,剩下的就是选择具体的关键词了。
亚马逊系统通常会根据你的 Listing 标题和五点描述,给一些建议的关键词。你可以自己看情况使用。
如果你的关键词词库在前期调研时做得比较充分,其实可以忽略掉系统的建议,直接用自己准备好的肯定词库。
但如果你对自己的关键词库还不是 100% 有把握,可以参考一下系统建议,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
关于关键词本身我们就不多讲了,接下来重点说一下怎么根据这三种匹配方式来开广告。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f995982739770a3d96eccc1d4d45f8c8.png
 一般我的习惯是去掉词组匹配,只开广泛和精准这两种。如果针对同一组词,比如一级大词,我会分开投放。
例如,为 "A 词" 开一个广泛匹配的广告活动,再为同一个 "A 词" 开一个精准匹配的广告活动,这样就有两个独立的广告活动了。

那为什么要这么开呢?其实就像我刚才说的,现在大家做广告都追求精细化运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控制预算。从目前的广告数据来看,精准组的表现通常是比较好的。
因为精准组意味着买家的搜索意图非常明确,他就是冲着这个产品来的,购买意愿很强。而广泛匹配的流量,虽然也相关,但买家的需求可能没有那么明确。
大家先按照这个方式去操作。

接着聊一下出价。根据现在的经验,精准组的表现通常比广泛组好。

但如果是同一个词,精准组的竞价一般要比广泛组高。

不过,同一个词的广泛匹配形式,会匹配出它的一些长尾词。比如 "蓝牙耳机" 可能会跑出 "白色蓝牙耳机" 或 "降噪蓝牙耳机"。
有时候,这些长尾词的转化效果反而会更好。

我们通常的操作是:在这个词的广泛组里,把这个词本身做精准否定。
这样一来,这个词的精准流量就会进入精准投放组,而广泛组只用来筛选或像漏斗一样,找到这个词下面的属性词和长尾词。
我们换个例子,比如推智能手表。"smart watch for woman" 这个词就算二级大词。但如果加上 "iPhone compatible",变成 "smart watch for woman iPhone compatible",它就成了一个三级长尾词。
这个三级词的精准效果通常就比它的广泛效果要好。

所以很多情况下,如果我们要严格分析,到底是广泛匹配好还是精准匹配好,其实没有定论。这取决于这个词本身的热度、竞争情况以及市场环境等等多种因素。
通常,广泛组的出价可能低于精准组。但根据我的经验,广泛组的整体ACOS反而可能更低。这是因为广泛匹配能触达更多长尾词和属性词,这部分流量的购买意图往往更明确。在假定转化率相近的情况下,更低的点击成本使得广泛组的ACOS表现优于精准组。所以,既然广泛组表现可能更好,是不是只打广泛组就行了呢?

其实不然。

广泛组有它不可替代的用途,就是去发掘流量。它能帮我们找到那些一级词、二级词下面更多、更长的,以及更多我们根本调研不到的长尾词。买家的搜索习惯千奇百怪,很多本土叫法、产品别名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不可能100%全部提前覆盖。广泛组的价值,正是去匹配这些“犄角旮旯”的买家搜索词,确保我们的广告能出现在这些意想不到的流量。

那精准组的核心目的又是什么呢?它主要用来卡位。因为精准组要求买家的搜索词必须 100% 匹配我们投放的关键词,系统才会展示广告。

当我们确定了核心的高转化词,就需要用精准组去牢牢占据这些优质流量,确保当买家精准搜索时,我们的广告就能出现。


08/
关键词卡位怎么卡到TOS位


关键词卡位案例

以我目前操作的一个产品为例,有一个由四五个单词组成的长尾词,在过去两三年里,它的单次点击出价一直比核心大词(仅两个单词)还要高。

但为什么它依然值得投入?因为它的效果确实好——不仅在ABA系统中的排名比那个大词高,更关键的是,这说明了买家对此类产品的搜索意图非常明确和强烈。

正是因为它转化精准、效果突出,吸引了大量卖家竞争,才导致其竞价水涨船高,反而超过了大词。

所以,在推广这个产品时,如果我们能锁定这类长尾词,就意味着:第一,它本身具备可观的流量;第二,它的指向性极其明确,转化率自然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使用广泛匹配来覆盖这个词,效果可能反而不理想。更好的策略是直接使用精准匹配,并给予有竞争力的出价,再配合首页首位溢价百分比TOS,就很容易抢占搜索结果首页顶部的四个黄金广告位,确保我们的产品能获得最优质的曝光。

关于用关键词精准卡位,我也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大家常说亚马逊广告是“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搜索结果不同,这确实存在;也有人说广告系统有延迟。但根据我的实操经验,亚马逊广告的投放反应其实非常快。

我卡位一直是用后台直接操作,没用市面上那些ERP系统宣传的、花里胡哨的动态调价方式。我的方法比较“笨”,但很直接:就是通过后台来卡。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关键是竞价。现在新品如果用“动态竞价-提高或降低”模式,成本会太高。我通常使用“固定竞价”或“动态竞价-只降低”,其实就足以卡到位置。

比如,我这个产品的一个长尾词,系统建议竞价大概是2.2元。但如果你只出2.2元,基本是卡不到好位置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手动测试出能投放到首页的实际价格。怎么测呢?我告诉大家: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假设系统建议竞价是2.2元,我们就从2.6元开始尝试。先出价2.6元,然后去前台搜索这个词,如果发现我们的广告没有出现在首页,就手动提高出价,比如增加20%。

如果还是没出现,就继续加价,比如加到2.8元、3元。当我们加到3元时,可能会发现广告出现在了首页的第二或第三位(作为新品,通常很难直接到第一位)。

如果3元这个价格在预算可承受范围内,就可以先按这个价格跑。如果觉得3元太高,可以尝试稍微下调到2.9元。这里有个关键点:之前设置的首页溢价20%保持不变。

这时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从低往高加价时,2.9元可能无法展示;但从高往低调价时,2.9元却能让广告保持在第二或三位。如果我们再往下调到2.8元,广告就从首页消失了。这就说明,在“固定竞价 + 首页溢价20%”的设置下,2.9元是我们能够卡住首页位的临界价格。

那么,如果我们选择“动态竞价-只降低”模式,并设置首页溢价20%,我们的最高出价就是2.9元 × 1.2 ≈ 3.48元。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不仅成功卡住了首页位,也精准测出了上首页的实际出价范围。

当我们成功卡到首页位之后,可以先跑两三天,观察一下实际的转化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提到,今天的分享更多是围绕新品推广的投放逻辑。老品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对于新品来说,由于产品权重还不高,卡首页的代价确实会相对大一些。但如果我们前期已经积累了一些Review评价,此时通过广告去卡首页测试转化,是完全可以的。只要竞价策略得当,精准卡位带来的效果未必就差,这一点是值得去尝试和验证的。


好了,今天关于“如何卡到首页”的方法就先分享到这里。至于后面怎么优化、怎么把成本降下来,大家要是有好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先在这里卖个关子,这部分内容我们留到下次讲广告优化时再细说。
 
后头已经发了,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734?notification_id=68009307&rf=false 



这里我再补充一点:亚马逊的广告系统其实非常灵敏。有时你在前台搜索关键词,发现广告位靠后,这通常就是真实排名,而不是系统延迟。如果你的出价足够高,广告几乎能立刻出现在首页——这个规律我在2019年就验证过了。


?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广告排名遵循一个核心公式:你的最终出价 = 下一名的出价 × 系数 × 下一名的Listing质量得分/你的Listing质量得分。对于新品来说,虽然关键词质量得分通常较低,但只要我们将手动出价(Bid)设置得足够高,依然有很大机会卡到首页的第二、三位(除非第一名竞争异常激烈)。这一点也印证了,当广告无法上首页时,根本原因往往就是出价不足或当前产品权重太低



以上分享的就是手动广告中,广泛匹配和精准匹配这两种关键词投放形式的逻辑和用法。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至于词组匹配,我个人的使用经验不多,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因为它和广泛匹配有些相似,但匹配规则又更受限,所以我通常倾向于直接放弃。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类目和产品特点进行测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09/
手动广告:广泛匹配的玩法补充


接下来是关于关键词投放中广泛匹配的玩法。在填写竞价后,下方有一个设置否定关键词的选项。

按照我们刚才的逻辑,如果同一个词我们打算用精准匹配去投放,那么在这里就可以对它进行“否定精准”,避免广告费被广泛匹配的形式消耗掉。而“否定词组”则可以用来放置我们否定词库里的其他词。

有人会担心前期流量不足,想先不做否定,让流量都进来再说。但我认为大可不必,没有必要浪费预算在不相关的流量上。如果流量真的不够,我们应该去提高核心词的出价,而不是放任无效流量消耗我们的预算和精力。这是关于广泛匹配投放中否定策略的一点补充。


10/
三种竞价策略认识和分析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57c0625ed11e93b86fe06c49ae92e47f.png
 设置完否定关键词后,页面往下就是三种竞价策略。

第一种是动态竞价-提高或降低,它的出价公式比较复杂,

在使用动态竞价-提高或降低模式时,您的最高花费是两种溢价叠加计算的结果。

计算公式为:
最高单次点击花费 = 您的出价 × (1 + 首页溢价百分比) × (1 + 动态竞价提高百分比)

我们以您给出的例子来计算:

您的出价 = 2元

首页溢价 = 20% (即0.2)

动态竞价提高幅度(系统在可能带来销售时触发) = 最高100% (即1.0)

那么,最高花费 = 2元 × (1 + 0.2) × (1 + 1.0) = 2元 × 1.2 × 2 = 4.8元

简单总结一下三种情况的区别: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47fa2a1d79acb5471d400a2d8a3b46c9.png

结论:“动态竞价-提高或降低”是一种激进的策略,它允许系统在判断有机会成交时,将您的实际出价(含首页溢价后)最高再翻一倍,以争夺流量。因此,它的预算消耗速度最快,需要密切监控ACOS表现。

第二种只降低和第三种固定竞价则比较好理解:

固定竞价:比如你出价2元,除非设置了首页溢价(如加20%),否则每次点击最多就花2元。设置了溢价的话,最高花费就是2元 × 1.2 = 2.4元。

只降低:当系统判断某次点击不太可能带来销量时,会自动实时降低你的出价。比如你设了2元,但实际可能只花费1.8元或1.6元。

简单来说,固定竞价是“设多少,最高就花多少”;而只降低模式允许系统在效果不佳时帮你节省花费。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dc664a23ac62988a5aa437c3502d9ab9.pn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255c5d366d114984d76b149adaea23c7.pn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34c726b6ac7eff7c20a03f17dda717f8.pn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da70cb832dbb60cfae19068b60e71d8f.png
 
11/
广告位溢价百分比解读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9b3b1d54f81cb598c68c372a7021ba9f.png
 
比如首页首位、其余搜索结果页和商品页面,这个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基本上,您希望广告在哪个位置获得更多曝光,就在对应的位置设置一个溢价百分比。后台有详细的解释,计算方式上面的表格也给了对比,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其他一些设置,比如近期改版后新增的企业购价格选项等,大家参考一下后台的说明应该都能明白。

12/
商品投放解读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016/aea4667f78bb70f22a328f4efffbc6d9.png
 
手动广告下的商品投放功能,我们前面提到过,它也是一种定位方式。主要有两种用途:

定位竞争对手:可以针对特定竞品的ASIN或者对应分类节点进行投放。

排除竞争对手:通过“否定商品投放”,将不希望展示的竞品ASIN或品牌排除掉。

它的竞价策略(动态、只降低、固定)和首页百分比设置,与我们刚才讲的关键词投放是完全一样的。

总的来说,商品投放的逻辑和自动广告中的“同类商品”定位很相似。核心区别在于:一个是系统自动为你找目标,另一个是你自己手动精确控制要投放或排除的目标。

至此,商品推广(SP)中自动与手动广告的基本投放逻辑就讲完了。




13/
出价策略补充


关于出价策略,我们可以再补充几点:

精准匹配:若建议竞价是2元,可采用“中开高走”策略。例如从2.2元或2.3元起步,再根据广告表现逐步调整。

广泛匹配与商品投放:由于两者带来的流量相对宽泛或不直接依赖关键词,建议采用“低开高走”的方式,先以较低竞价测试,再根据数据反馈进行优化。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我们的产品在功能、价格或评价上对竞品有显著优势,初期也可以直接采用较高出价,以确保广告获得充分曝光,快速积累数据来测试转化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竞争态势灵活选择。

14/
不同阶段的广告策略


我们刚才讲了手动广告中,如何为单个关键词选择精准或广泛匹配。那么,如果关键词库里有四五百个词,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我的建议是:

重点词单独投放:对于那些特别明确、表现已知很好的核心词,建议采用“一词一活动一组”的方式,单独建立广告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般词分组投放:其余大量的词,则可以按“词根”进行归类,将同一词根下的多个词放在一个广告组里。例如,按二级词根、三级词根来划分。

您可以依据自己的运营规律和判断来创建不同的广告活动,并为每个活动分配相应的出价策略和预算。核心原则就是:重点词精投,一般词分组投


? 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广告策略调整
新品期:当评价少、优势不明显时,Listing权重低,转化率可能不理想。此时的出价策略应相对保守,避免在无效流量上过度花费。
增长期:当Listing积累了一定好评,竞争力提升后,策略应转向积极进攻。可以适当提高竞价,目标是卡住关键位、冲击排名并获取更多流量数据。
稳定期: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策略核心应从“要增长”转为“要利润”,竞价策略也会从 "进攻"转为"防守"。此时的重点是优化广告结构,降低ACOS,通过精细化管理竞价和预算来实现盈利最大化。
关于每个阶段具体的优化操作,我们留到下一阶段的分享中再为大家详细拆解。



好了,关于SP广告的开启方法、背后的逻辑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将重点讲解品牌广告(SB)的投放策略,以及如何定制高效的广告素材。
 
(全文完)

 

————  布鲁斯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历史合集  ————

 1007亚马逊广告板块10篇之05:关键词卡位,学会马上用!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 ... false

0814 AMZ运营篇之4:产品定价策略及分析(白帽内卷下的定价困局--万字拆解)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725

AMZ运营篇之3:推广策略与计划 2.0(白帽打法八千字拆解)--有删改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061

0831 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运营手法推广策略 2.0 (又是一篇万字长文)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09563

0904 运营技巧篇之01:Listing出划线价List price的1个玩法(1.0 2.0)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09876
 
【行业观察】论亚马逊的低价困局下的生存启示(下) :极致优化供应链体系 [万字长篇]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10288

【头条专栏文章】
从天道的农户模式,到拼多多的“砍一刀”:论亚马逊的低价生存策略(上) [万字长篇]
https://www.wearesellers.com/article/27474

0803:产品与选品 两点思考 
https://www.wearesellers.com/article/27444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