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产品开发 所属圈子: 产品开发

《亚马逊视觉营销体系:从流量掠夺到转化跃迁》

发帖96次 被置顶4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125次 历史交流热度6.52% 历史交流深度0%
对于视觉营销大家可能都会比较重视,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背后的三个真相。

真相一:我们卖的不是产品,是图片。
作为卖家,我们选出的产品最终第一时间呈现给用户的一定是图片。从右边图片可以看出,无论是产品、流量还是关键词,这里的落脚点其实是图片。
也就是说我们在亚马逊平台上一直都是在卖图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图片的质量也决定着我们选品成功与否.

真相二:设计部不该是配角。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做亚马逊有三驾马车:①第一驾马车是选品②第二驾马车是流量③第三驾马车毫无疑问是图片.
过去我们卖家把选品、运营作为公司的经营核心,这在平台的红利期是可行的。但是,设计其实是承接我们流量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
卖家其实最深有体会的是:如何去实现破局呢?
下面我结合我们十几年来总结的一些经验来做简单的分享,这些经验对很多卖家来说是非常具有帮助和赋能的。
前边有老师提到,产品创新要从用户需求去做;
但我接下来为大家讲的方法论适用所有卖家,无论你是大卖还是小卖,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去实现销量跃迁。

我们十年十倍地增长,总结了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视觉体系打法,我们叫做“  2多、3力、4点  ”:
“ 2多 ”  对应战略布局层,帮助我们卖家从选品运营之外打造的视觉优势.
“ 3力 ”  是方法执行层,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可沟通、可落地的方法论.
“ 4点 ”  是运营协同层,帮助我们实现部门协作效益共赢的倍增器.

一、战略布局的 “ 2多 ”

⑴ 第1个“多” : 是设计人员配比多;
过去我们的设计部门在很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边缘部门,往往一个200号人的公司,运营可能超过100人,但是设计人员不到10个人。
而在公司同等销售规模下,我们公司跟200号人公司区别是:我们的运营人员是10个,设计人员是10个。他们是1:10,我们是1:1。这样的配比好处在于:大大提升了我们作图效率和把握新品的机会。

⑵ 第2个“多”:  是设计人员担负角色多;
很多公司本身设计人员就偏少,但是公司的设计部既有设计师也有剪辑师、排版师、摄影师,往往沟通起来效率非常低。
我们公司是设计必须是一体的,既是摄影师、设计师,也是排版师、剪辑师,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样的好处是大大节约了沟通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作图的效率。

二、方法执行层的“ 3力 ”
这是我们公司最核心的视觉转化漏斗3力,我们知道做亚马逊作图需求有三块,主图、副图和A+,我们赋予它们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主图承接吸引眼球的任务  →  解决了吸引力的问题
副图提供可视化场景  →  打消用户疑虑,解决是场景力的问题
A+通过细节帮助产品建立信任  →  打动用户买单,提供说服力的问题

主图解决吸引力
首先我们要回答为什么要解决吸引力这个问题?可能大家做主图的时候,特别是从开发、运营到设计部,大家都一直会讲这个图片必须突出卖点,图片要精美,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吸引用户注意的充分条件。

100多年前营销大师刘易斯提出了消费者购买行为五步法则AIDMA模型,其中第一步说到了引起注意,这恰恰说明主图必须解决视吸引力的问题。

① 主图如何解决提升吸引力的问题 ?
必须满足3个条件:差异化、独特性、冲击力。

我们怎么解决这3个条件,我们内部有一套核心方法:
"  视觉开发前置+视觉符号化  "
 
什么是:视觉开发前置?就是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产品效果呈现在同类目里面是否具备吸引眼球和视觉竞争力,用视觉倒推开发。
什么是:视觉符号化?就是在视觉上建立一个具有人类共识,一眼就看到,一眼就识别,一眼就记住的形式感,我们通常叫作秒赢。
 
举一个所有卖家都能做的产品例子:
我是如何做100支装的一次性塑料滴管的。假设说我们要做这个产品,我们发现在所有工厂上拿到的货源都是塑料袋装的,比如你要卖这个产品都是这样的形式(袋装)。

可以看到所有的竞争对手在亚马逊平台同个类目里,呈现的视觉效果都是这样的(平铺)。

我们的视觉开发前置是把塑料装改造成两个尺寸:
由28×18×7CM 变成 两个16×15×1.7CM纸质的盒装;而成本只增加了1块钱FBA消费曲线由3.28美金  降到  2.28美金
意味着我的成本只增加了1块钱, 利润增加了 1美金,这中间有6块钱的差价。
 
除了降低运费成本增加利润,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纸质包装,为以后的视觉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想象一下,之前的竞争环境视觉环境是这样的(上图),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在这个环境里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呢?
把过去的竞争环境想象成一个二维的正方形
想象一下我们的产品在这个二维里呈现出一个三维的、立体的像一个埃及的金字塔一样的形式(上图)。
因此我们的视觉符号就变成了这样,这是一个很简单、很普通的产品,通过产品开发前置,视觉开发把它变成了新的形式。

我们看一下最终呈现的效果:
同样的产品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但是我的视觉效果是不是更好了,这是主图最核心的一个视觉效果。

② 副图 如何解决场景力的问题?

营销界有一句话“ 用户买的不是产品,买的是解决方案 ”,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副图呢?

副图除了亚马逊硬性规定的尺寸、颜色等等用户比较关心的常规的问题打消他们的疑虑之外,最主要副图要解决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场景力.

我们都知道埋关键词,埋了很多的词后,但是埋词却没有做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就是: 你的流量词有没有用图片去承接。

举一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塑料滴管
第一使用场景是:实验室;

又发现有人使用滴管把大瓶精油分装到小瓶
第二使用场景是:精油市场;

然后又发现有人晒图用滴管给宠物喂药
第三使用场景是:宠物市场;

接着又在别人的晒图中发现了儿童滴管画画
第四使用场景是:儿童绘画;

有很多很多很多可以挖掘的场景,却没有很多人去做这些事情。

也就是说:
一张张副图  = 一个个消费场景  = 一个个细分市场;

我们要为这些流量提供“眼见为实”的场景支持。
如果没有这些具有场景力的图片去做好流量的承接,很有可能带来的就是流量的流失,转化的降低。

③ A+ 如何解决说服力?

我们认为:
A+不是一张张美图的堆砌,而是层层递进的说服逻辑。
你费了半天功夫,别人不买单
A+解决的就是临门一脚的问题;

到底A+怎么做?
我们有5种类型的图片,通过这5种类型的图片,让我们内部不管是运营还是设计,都能明确他自己的任务,同时能够大量提升我们的转化率。
❶ 品牌图    ❷效果图    ❸流程图  ❹细节图  ❺温馨提示

① 品牌图;
打造品牌形象,给人一种信任感,同时制造一种让别人觉得这个产品或者卖家很有实力的感觉,立住阵地。

② 效果图;
别人买了你的产品希望知道这个产品效果是什么样的,我们希望展示这个产品的效果图消除用户最后的疑虑。

③ 流程图;
这是我深有体会的一点,有用户买了你的产品,看了说明书还是不会使用,他一定会给你差评的。

我们在流程图上下了很多功夫,也给我们的转化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因为我们把流程图做得比对手更加详细、非常明了,傻瓜式的;而现在很多产品做的说明书,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根本看不懂。
无论是什么样的产品都应该有流程图,哪怕是穿衣服都要告诉别人怎么穿。你把这些细节做到位,会降低差评和退货率。

④ 细节图;
用户关心的细节要去突出,这样能够增加他对你产品的信任。

⑤ 温馨提示;
从滴管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普通的滴管,我们做的品牌图是不是很有品牌的感觉,我们的分装告诉他怎么分装,我们的流程图,还有细节图,他买滴管关心三个点,第一是吸量大不大,第二是有没有刻度,第三吸管有没有滴漏。所以这个细节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温馨提示,顾客可能使用滴管过后就随便扔了,我们告诉他要用一个瓶子把它收纳起来,这样既环保又容易打扫,下次还能够继续用。

这样的细节层层递进,才能最终打动我们的用户买单。

三、运营协同层的:“ 4点 ”

很多的卖家都是各干各的活,运营干运营的、设计干设计的、开发干开发的,没有形成合力。我们希望视觉不是孤立的,必须与运营深度协同,抓住4个关键点。
 
⑴ 广告投放的关键点
我们做运营的时候要投放广告,很多时候关心的是流量,关心的是数据,但你们要做一个配套的动作--做广告的时候有没有优化图片。现在的暑期精油市场火了、滴管艺术火了,你有没有优化图片,有没有把listing的图片全部营造成一种滴管艺术的氛围,这样就能够帮助你转化。只做一张图,或者一年到头都不去优化图片,那流量来了可能也不会买单。所以必须有一个动作,我们做运营的时候,做广告优化的时候,一定要跟设计部形成合力去优化图片。

⑵ 发货的节奏点
会员日我们发货肯定比平时要多,而运营是不是只在做补货的单子,有没有跟你们设计部去做沟通,有没有针对这个节点哪些产品是可以做优化的,我们很多时候发货的时候会想到底发多少,会很顾虑、很犹豫,发多了存库存,发少了怕没有抓住这个红利期。
当你发货的时候也要考虑图片,图片优化不像文案优化,图片优化一般都是往上涨的,不会影响你的权重和排名。但是呢,有时候优化文案或者是优化广告范围就会降低流量和转化。

⑶ 节假日的配合点
西方有礼物文化和过节传统,所有产品都可以成为礼物,无论你是卖什么产品,都可以成为礼物。你一定要去蹭这个节日,可能很多人认为万圣节、圣诞节才是节日;但平时的节日其实都可以蹭,哪怕别人过生日都可以蹭生日的节,你的产品都可以营造出生日的氛围,因为生日就代表一种流量。你的文案、关键词流量是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流量的增量必须借助一个新的流量来源;这个流量必须是有增量的,像一个漏斗一样,流量来了就有成交的可能。“万物皆可礼物”,所有的产品都要去做礼物的属性.

⑷ 用户评论的反馈点
评论区是免费的金矿,这里可以推荐使用【AI评论分析 】功能;我们产品开发很多的优化、各种灵感的来源都来自于评论区,评论区好的要用,不好的要规避。比如有一款产品用户他家小朋友用了粘到衣服上面,衣服跟皮肤接触产生了过敏,他投诉我们。但是我们做了提示,他的投诉就无效。
如果你没有做提示或者做说明,他投诉你了,可能会让你赔偿。所以有时候评论区里的一些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我们都要去研究。

“ 2多、3力、4点 ”是我们多年来总结的视觉营销经验,在这样一个竞争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这样一个 “ 卖图 ” 的时代,无论你的产品多硬核,流量多凶猛,最终能锁定用户目光的一定是图片。

跨境电商没有什么高深的秘诀,其实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打磨和深度研究;内卷或者同质化本身不存在,忽视了细节才是最大的同质化。同样的产品视觉,毫厘之差就是转化的千里之别;我做了十多年亚马逊我们能够连续每年十倍地增长离不开视觉的研究和对每个细节的打磨这也是我今天给大家真诚的分享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