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行业发展交流 所属圈子: 跨境支付

做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的跨境人,都该看看稳定币新规

发帖37次 被置顶3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293次 历史交流热度10.17% 历史交流深度0%
2025年,全球稳定币从“炒作概念”变成了“支付方案”,这并不是比特币的故事再版,而是一场正在真实发生的、以支付结算为核心的技术与金融合谋。
 
而这一次,站在牌桌上的不止有币圈,也有美国财政部、中国央行、Meta、Visa、TikTok Shop、Payoneer,甚至你我身边正在打算出海的新晋独立站。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5/c7b554a392820a3a538e90286a414e29.jpg
图源:financemagnates

01
为什么中美都在推进稳定币,但立场大不一样?


先看美国。

美国推动稳定币的核心逻辑,从来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为了巩固美元霸权的下一个形态——“链上美元”。

USDC、USDT背后分别对应的 Circle、Tether 等机构,均为美元资产所支撑,实质上是以区块链为分发渠道的“美元轻量版”。一方面方便美资科技企业开展全球支付业务,另一方面让美元影响力更进一步渗透到不便美元直接触达的市场(如拉美、非洲、东南亚等)。

再看中国。

中国在稳定币上的态度相对克制。人民银行已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与人民币锚定的稳定币”。这是为了避免人民币“被私有化”、“被编程化”。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也被用于跨境试点,尤其在与香港、东盟国家的小额结算中初见成效。

换句话说,中美两国的立场分别是:

美国:允许私人机构发行稳定币,以加强美元全球流动性

中国:以主权数字货币试图替代部分稳定币角色,但限制民间替代人民币的币种


02
稳定币真能“稳定”汇率和结算链路吗?


稳定币≠汇率固定,它的“稳定”是相对于币值的锚定稳定,比如1 USDT ≈ 1 USD。但在跨境电商的真实交易中,卖家依然会经历以下货币转换流程:

买家本币 → 稳定币(如USDT)

稳定币结算给卖家

卖家提现 → 法币(如人民币)

这中间仍可能产生汇率波动、币价偏差(尤其是在非主流交易所)等问题。但它最大的好处是:

消除了传统银行间的时间成本(无需等待3-5个工作日)

降低了跨境转账手续费(多数为个位数美元)

避免中间行、SWIFT节点的冻结/延迟问题

对于许多处在“灰色地带”的中小卖家或交易对象不易识别的外贸订单来说,这种“链上结算”模式确实是更具效率和稳定性的替代方案。


03
跨境卖家为什么需要稳定币?


对于做欧美主流市场的卖家而言,以下几个痛点可能会因为稳定币的推行而得到解决:

账户难开/难收款问题:传统银行账户审核严格,不少中小卖家难以顺利开立多币种账户,而稳定币钱包门槛更低,到账速度快;

政策波动风险高:以往受到中美汇率波动、SWIFT审查、银行合规冻结等影响的卖家,在稳定币下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对冲;

退税、支付对账更高效:一些平台已上线支持商家自动出账、对账、收款一体的跨境电商收款插件。

对于支付服务机构而言,稳定币是一把双刃剑:

优点是:资金清结算效率大幅提升,尤其适用于小额高频、分布广泛的订单处理;

隐忧是:一旦监管加强,其所有链上资金流都要可溯源、可解释,合规压力骤然增加。

所以你会发现,像Payoneer、Airwallex这种“正规军”不会自己发币,但不排除会在后期接入合规稳定币支付渠道。


04
透明是一种趋势,亦是一种警告


稳定币支付虽然不依赖银行账户,但其链上账本永久记录、公开透明。这意味着:

国家级监管有能力掌握所有资金流动路径;

一旦涉税、涉灰、涉敏交易被标记,追溯比传统系统更高效;

对卖家而言,资金链路比过去更透明,合规成本也更高。

以新加坡、阿联酋、香港等地为例,它们支持稳定币的前提是“钱包实名、资金可溯”,这意味着卖家必须同步强化KYC/KYT能力,确保业务合规。

换句话说,稳定币不是法外之地,它只是将结算舞台搬到了新的规则之下。



05
写在最后


对于做跨境的人来说,货卖出去了,钱收不回来,一切都是空的。

稳定币的合规推行,理想的结果是让跨境结算从一个“封闭系统”变成“开放协议”时代,它将允许更多第三方快速集成、交易、清算,提供一种替代传统账户系统的可能性。不远的将来,你的客户、你的供应商,甚至你自己,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用上了“链上的美元”。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