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各类申诉 Amazon

为什么我根本没刷单、没插卡片、没赶跟卖却收到了这样的绩效

发帖4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32次 历史交流热度28.57% 历史交流深度0%
这波“绩效潮”从3月初开始,就有不少卖家突然被亚马逊绩效警告。

绩效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两条: 

销售政策和卖家行为准则:操纵搜索结果或销售排名

销售政策和卖家行为准则:辱骂发言

熟不熟?是不是很像以前“干跟卖+刷单”的套路?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508/4db83338e2a9023c6c0e53298ebf54e6.pn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508/cfca80bb4cbdb5775e9675d775cb2a96.png
做了“体检报告”才查出真相:骚操作文案惹的祸!

有经验的卖家尝试去做了“店铺体检报告”(也可以通过服务商排查绩效),这才终于找到了“隐藏的违规点”:
虚假、浮夸、夸张宣传自己的产品

比如在A+、五点、标题、主图写:

“唯一一款通过FDA认证的XXX”

“全平台唯一无副作用产品”

“100%有效,不满意全额退款”

充电速度提升9999%

这些都属于夸大宣传/虚假描述,在系统眼中就是操控排名。
 
踩竞品、暗讽其他卖家产品

比如在QA或者文案里写:

“其他品牌的都是仿冒品,只有我们是真货”

“别家的容易坏,我们这个就稳定多了”

“市面上那些五六十块钱的都是坑”

这种“踩一捧一”的方式,也被认定为间接操控搜索和排名。
所以运营的时候就该避开的操作包括:

各种“唯一”“最强”“100%效果”表述

各种“其他牌子如何差,我们家多好”的QA或五点描述

评论区/QA区恶意比较(哪怕是朋友/刷手留言)

✅建议做法:

实事求是讲功能优势,用数字、参数、认证说话

不攻击别人,聚焦自己

QA区回答别上头,尤其别写“别家是垃圾”
 
赶紧告诉自家运营,不要再栽在这种看不见的坑上!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