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为什么我根本没刷单、没插卡片、没赶跟卖却...
为什么我根本没刷单、没插卡片、没赶跟卖却收到了这样的绩效
绩效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两条:
销售政策和卖家行为准则:操纵搜索结果或销售排名
销售政策和卖家行为准则:辱骂发言
熟不熟?是不是很像以前“干跟卖+刷单”的套路?


做了“体检报告”才查出真相:骚操作文案惹的祸!
有经验的卖家尝试去做了“店铺体检报告”(也可以通过服务商排查绩效),这才终于找到了“隐藏的违规点”:
虚假、浮夸、夸张宣传自己的产品
比如在A+、五点、标题、主图写:
“唯一一款通过FDA认证的XXX”
“全平台唯一无副作用产品”
“100%有效,不满意全额退款”
充电速度提升9999%
这些都属于夸大宣传/虚假描述,在系统眼中就是操控排名。
踩竞品、暗讽其他卖家产品
比如在QA或者文案里写:
“其他品牌的都是仿冒品,只有我们是真货”
“别家的容易坏,我们这个就稳定多了”
“市面上那些五六十块钱的都是坑”
这种“踩一捧一”的方式,也被认定为间接操控搜索和排名。
所以运营的时候就该避开的操作包括:
各种“唯一”“最强”“100%效果”表述
各种“其他牌子如何差,我们家多好”的QA或五点描述
评论区/QA区恶意比较(哪怕是朋友/刷手留言)
✅建议做法:
实事求是讲功能优势,用数字、参数、认证说话
不攻击别人,聚焦自己
QA区回答别上头,尤其别写“别家是垃圾”
赶紧告诉自家运营,不要再栽在这种看不见的坑上!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