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有没有做杀虫剂类目的大佬分享一下经验?分...
有没有做杀虫剂类目的大佬分享一下经验?分布在普通类目下的UV消毒产品到底能不能使用敏感词如UV/sanitizer等?具体玩法有哪些?对进入杀虫剂类目有何建议?
1、UV消毒产品分布在几个非限制类目下,该类目上架产品并没有填写EPA注册码入口,请问此类产品是否需要填写EPA号呢?
2、做此类产品的几乎有一半左右的卖家是跨境店,有些直接使用敏感词如UV/sanitizer链接并没有挂,这是什么原因?
3、我研究了一个本土店大卖,去年上架了一款产品,快速冲到月销8K单。标题和五点经过了几个阶段:刚开始使用敏感词被短暂下架,后来全部使用非敏感词卖了几个月,现在又刚刚被停售了连ASIN都查不到了。我查了一下流量词,其实自然流量有相当大部分的敏感词。
4、综合以上情况,这类分布在普通类目下的UV消毒产品到底能不能使用敏感词如UV/sanitizer等?具体玩法有哪些?
5、对进入杀虫剂类目有何建议?
请大佬不吝赐教!
5 个回复 | 11 人围观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machealee 、 jinqi86
2. 做此类产品的卖家直接使用敏感词如UV/sanitizer链接并没有挂的可能是:(1)使用变体合并方法将无EPA的子ASIN合并到有EPA的父体下(2)通过品牌加速器计划获得类目白名单(3)付费获取VC账号的编辑权限修改后台属性等。但是,这些玩法平均存活期为6-12个月,网上有消息说23年Q3以来亚马逊已经清理了约37%的违规Listing了
3. 你研究的这个卖家的操作方案可能就是典型合规化测试---第一阶段:用敏感词快速获取流量但是会触发审核,第二阶段:保守描述维持排名靠广告和review支撑,第三阶段:可能因竞品举报或者系统扫描导致ASIN被审查删除。
你查看的其自然流量中42%来自敏感词,说明是存在市场需求的
4. 敏感词可以使用代替词策略,去年有人测试过是有效的,
比如:
Sanitizer → Microorganism reducer
UV disinfect → 365nm light technology
Kill germs → Help maintain cleanliness
ST可埋入25%以下的敏感词,以及在图片中用意图代替文字声明避免直接使用文字描述
5. 合规优先,建议选择以下低风险方向:(1)物理捕虫设备,需要FCC认证但是不需要EPA;(2)天然成分驱虫剂,需要提供成分安全证明等;(3)宠物用驱虫产品,需要额外提交动物安全测试等,
最好是先以普通家电类目上架测试市场需求,同时同步申请EPA,通过V计划快速获取review建立好壁垒,还需要通过一直监控竞品关键词波动,调整自己的产品以及广告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两种高危的黑科技玩法:一是用加拿大站Listing同步至美国站,利用审核延迟来达到效果但是坚持时间不长;二是找服务商代办的 EPA绿色通道,已经出现大量证书造假封店案例
风浪越大鱼越贵,这个类目最大的风险在于合规成本占运营成本的60%以上。建议前期准备充足的资金预算,而且前6个月可能面临2-3次下架申诉等情况,一旦站稳了利润可以达到45-65%,并且竞争门槛是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