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费曼学习法第三弹》亚马逊品牌分析工具之 “消费者行为分析”

发帖7次 被置顶5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139次 历史交流热度9.89% 历史交流深度0%
回顾一下,亚马逊品牌分析包含的纬度:
 
品牌分析工具共分以下几大维度:
1.买家忠诚度分析  


2.搜索分析
2-1:搜索目录绩效
2-2:搜索查询绩效
2-3:热门搜索词


3.消费者行为分析
3-1:重复购买行为
3-2:人口统计
3-3: 购物篮分析

 
紧接上面两个贴子,
今天要说的的亚马逊品牌分析工具的最后一个纬度:“消费者行为分析”。说完这个,那对于亚马逊品牌分析工具的整个功能模板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大家有需要可以自行研究。同时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有哪些理解总结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和包涵。或者大家有更多更好地想法的,再次欢迎大家多多讨论,本人只是抛砖引玉。编辑这个系列的贴子,也只是为了在闲暇的时间,重新梳理和总结自行的所学。
 
毕竟,学会了,能输出。才能叫真的学会。
 
在输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尽量更全面和更规范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点,这有利于自己的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实践了。对于输出的内容,有能帮助到大家进行一些启发和思考的,本人也非常高兴。希望大家能共同学习进步~~
 
以下是正文:
亚马逊品牌分析中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分为以下三个纬度:
1.重复购买行为
2.人口统计
3.购物篮分析


1.重复购买行为,从互联网的企业习惯说法,就是“用户粘性”。
这玩意理论上来说,基本只跟你卖的产品特性有关。
如果你卖的是纸巾,一次性水杯,碗筷等高频快销品。那这个指标你就需求好好关注。研究一下如何提高复购率。但是如果你是卖手机,电脑等高货值3C产品。那基本一年能有一次复购行为,都已经是对你品牌的非常认可了。所以这些指标对你来说,基本没有多大用处。
如果你是卖婚纱的,那。。。你懂的。
Anyway,如果你是卖的普通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复购需求的,那从亚马逊角度来说,如何能提高用户的复购率呢?
1.用心做好产品的品质。
2.用心维护好客户的售后问题。
3.使用品牌定制促销工具给新老客户定期发优惠券。(详细用法可参考我关于品牌定制促销的第一篇贴子)
4.有资源有实力的卖家做好私域引流,进行邮件营销等。

(PS:以上都是基于“复购”或“用户粘性”这个概念给出的纯理论的逻辑推理,简称常识,对亚马逊后台的这部分数据的理论和应用是完全分离的。对于能从品牌战略角度,真正致力落实提升用户粘性这一模板的卖家,肯定都是顶级大卖了。)

2.人口统计-(又可称用户画像)
人口统计数据是基于你品牌的商品给出了购买者背后的,年龄,学历,购买力,性别,以及婚姻状况给出了一个相对精准的人像用户画像的数据。个人感觉这个数据对于我们卖家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比如下面的数据: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41226/478c427c6ab5fb34632344b9d2882991.jp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41226/0e484d41506f8521305b584d93623799.jpg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这个店铺的产品是针对以下用户群体的人销售的:
“年收入在10W以下,年龄在45岁以上,受到中高等教育的群体,男女比例大概在1:1在右”
简单来说,“收入不高的中老年人群体
基于这个用户画像,那你就可以向推导你的链接应该怎么优化了,最简单一点的应用就是,你的链接图片的风格起码要迎合这群体的喜好了,不能偏差的太离谱。
利用好你的用户画像数据,你可以在链接的细节上与你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做一些细节的差异化表现。这个具体的应用会涉及很多细节,就不具体展开了,相信有心人会懂得如何利用好这个数据。

另外,由于这个数据可以按时间纬度进行统计,所以不同时间之间的数据对比也是必要的,它可以反映你的产品的受众群体的变动情况。比如,你的公司想冲击高端市场,不想再在低端产品上卷价格了,那你上了新品之后,就可以监控这个数据的变化,看看你的高收入群体有没有增加等等。

3.购物篮分析-(寻找交叉销售和捆绑销售的机会)
这个模块主要展示了与你ASIN经常一起购买的前三个ASIN的情况。
对于这部分的数据具体应用:
1、可以寻找一些互补性产品的潜在需求。-比如手机和手机壳,相机和相机包,储存卡等。
如果你是品牌卖家,不妨也把一些配套的配件发到亚马逊进行捆绑销售或者作为售后邮件营销的一种增值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产品的总销售额。
2、对这个模板数据的监控,还可以发现你的链接的关联流量的一些变化。比如说,如果你在推新品的时候,找中介进行了测评,那在你的产品一起购买的数据那里,就很有可能发现自己的产品跟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产品关联到了一起。这是因为中介在放单的时候,把你们两个产品同时放给买家了。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避免开,特别是在新品时期,你们流量标签不要被带歪了。
 
总结:这期贴子的内容更多是针对品牌卖家的战略性的纬度下去讨论的。对于我们中小卖家或者运营来说,真正能利用到的数据还是在第一期和第二期中的”品牌定制促销工具“和“品牌分析”中的“搜索分析”会有更明确的指导意义。不过学东西,就是要究底穷源,你把所有的模板都学习一遍,对自己来说,也没有坏处,起码都可以开阔一下思路,说不准以后哪天就用上了呢~~
 
最后,贴上上面两期贴子内容的链接,有需要的,可自行关注和翻页,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和启发~~(后面,我将会对“选品指南针”和“商机探测器”这两大选品工具体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的总结,到时,会陆续发贴出来,敬请期待~~)
 
第一期内容:
《费曼学习法》亚马逊品牌分析工具之 “品牌定制促销” 全解析~~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00559
第二期内容:
《费曼学习法第二弹》亚马逊品牌分析工具之 “搜索分析”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100778
已邀请:

Chibusonkou - 90后

赞同来自: chuanpubukaopu

赞,感谢分享,受益匪浅。之前知道两个模块,但从来没用过,以后用起来。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