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链接在有评价之前是否应该大力推广?评价获取的方式是通过VINE,如果头20天不做广告推广, 那这个产品会不会被系统认为没有潜力, 浪费新品期了?

发帖9次 被置顶3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33次 历史交流热度4.35% 历史交流深度0%
如题, 链接在有评价之前是否应该大力推广?评价获取的方式是通过VINE
 
VINE来评价需要20天左右, 那么这期间是否应该开广告?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例如先找一个颜色空运做VINE, 等其他颜色入仓了合并进去?
 
如果头20天不做广告推广, 那这个产品会不会被系统认为没有潜力, 浪费新品期了?
已邀请:
是链接在没有评价之前是否应该大力推广?因为你的获评方式是vine,其实你可以提前去做vine,并在产品真正上架后有评论的,我们一直都是这样操作:新建链接发送vine测试,等回评后再合并,我比较建议你可以用种子链接,单独种子链接那种,因为这个种子可以无限循环使用,多次利用后完全可以抵扣掉成本支出。
获取种子链接评论的方法有:

1. 直接找服务商,中介shua这个是一个方法,但是相对来说风险会比较高。如果追求安全,还需要配合免评,这个方法风险,以及投产不高。

2.找红人素人,一些机构也有这样的服务:和一些红人合作,然后红人让这些素人帮忙留评。这个方法安全度较高,但是效率比较低。

3.做vine评论。你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我觉得要做就做相对安全的(因为你要求的评论数量不多)你可以挑出30-50个产品,全检确保质量OK,可以附带一些赠品,然后发出去做vine。一个链接可以做30个,如果你要做300个评价,那么你可以上10-12个链接做vine( 因为vine可能没领完,或者有个别差评);或者是跨站点去做vine,一些欧洲的小国家做vine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做高货值的时候,会直接发原产品做vine,成本确实很高,但是我们也计算过,这个种子利用多次之后完全Cover掉成本率。如果要做成本控制,可以发同类的配件做种子,但是效果肯定没有发原产品那么好。

4.明信片。算是目前相对比较安全的获取评价方式了,如果产品留评率不是很高,建议一开始给的礼品卡金额大一点,虽然一开始链接获取评价成本高一点,但是安全,后续可以循环利用,基本也掩盖了前期的成本了。

5.后台request review,但是如果你对产品质量不够自信的话,慎用。

6. 合并僵尸链接,自己品牌下的同类/跨类目链接。合并别人僵尸风险偏大,但是合并自己品牌的链接一般没什么问题。改类目,节点,和产品类型即可合并。

7.小卡片,最高效最快速的方法,听说最近小卡片打击力度降低了。但是风险还是比较大,正常第一次被抓申诉也可以过。

8. 如果之前积累有自己品牌真实顾客的邮箱,也可以发邮件邀请测评。这种真实的顾客,虽然也是测评,但是风险会相对低一点。

风险把控上,我们是利用vine和明信片结合。产品发一批货过去,做vine+明信片(明信片控制留评率在8-12%左右),vine我们是发多个连接的形式,比如要做300个评价,我们就发10-15个链接( 因为vine可能没领完,或者有个别差评)

现在合并老链接的评论,新链接一般不会出现在新品榜(因为做完种子链接,这个链接一般也上架几个月了,不是新品了),所以我们是新品绑定老链接的评论,快速起量,配合明信片后续回评,积累一定数量的评价之后拆分链接让她恢复出现新品榜(获取新品流量)

另外产品要快速积累评价到100个,4.0星+。满足这个条件打广告才会在high rated的位置,这个位置在首页中部,流量和转化都相对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合并种子链接一个好处。

不管有没有评论,新品前期都要开广告,是否大力推广,其实也看你的产品客单,如果是高客单,有评论相对转化好点,低客单就没那么重要,毕竟对于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要买一台电脑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担心品质售后,但是买一支笔就无所谓了
是链接在没有评价之前是否应该大力推广?因为你的获评方式是vine,其实你可以提前去做vine,并在产品真正上架后有评论的,我们一直都是这样操作:新建链接发送vine测试,等回评后再合并,我比较建议你可以用种子链接,单独种子链接那种,因为这个种子可以无限循环使用,多次利用后完全可以抵扣掉成本支出。
获取种子链接评论的方法有:

1. 直接找服务商,中介shua这个是一个方法,但是相对来说风险会比较高。如果追求安全,还需要配合免评,这个方法风险,以及投产不高。

2.找红人素人,一些机构也有这样的服务:和一些红人合作,然后红人让这些素人帮忙留评。这个方法安全度较高,但是效率比较低。

3.做vine评论。你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我觉得要做就做相对安全的(因为你要求的评论数量不多)你可以挑出30-50个产品,全检确保质量OK,可以附带一些赠品,然后发出去做vine。一个链接可以做30个,如果你要做300个评价,那么你可以上10-12个链接做vine( 因为vine可能没领完,或者有个别差评);或者是跨站点去做vine,一些欧洲的小国家做vine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做高货值的时候,会直接发原产品做vine,成本确实很高,但是我们也计算过,这个种子利用多次之后完全Cover掉成本率。如果要做成本控制,可以发同类的配件做种子,但是效果肯定没有发原产品那么好。

4.明信片。算是目前相对比较安全的获取评价方式了,如果产品留评率不是很高,建议一开始给的礼品卡金额大一点,虽然一开始链接获取评价成本高一点,但是安全,后续可以循环利用,基本也掩盖了前期的成本了。

5.后台request review,但是如果你对产品质量不够自信的话,慎用。

6. 合并僵尸链接,自己品牌下的同类/跨类目链接。合并别人僵尸风险偏大,但是合并自己品牌的链接一般没什么问题。改类目,节点,和产品类型即可合并。

7.小卡片,最高效最快速的方法,听说最近小卡片打击力度降低了。但是风险还是比较大,正常第一次被抓申诉也可以过。

8. 如果之前积累有自己品牌真实顾客的邮箱,也可以发邮件邀请测评。这种真实的顾客,虽然也是测评,但是风险会相对低一点。

风险把控上,我们是利用vine和明信片结合。产品发一批货过去,做vine+明信片(明信片控制留评率在8-12%左右),vine我们是发多个连接的形式,比如要做300个评价,我们就发10-15个链接( 因为vine可能没领完,或者有个别差评)

现在合并老链接的评论,新链接一般不会出现在新品榜(因为做完种子链接,这个链接一般也上架几个月了,不是新品了),所以我们是新品绑定老链接的评论,快速起量,配合明信片后续回评,积累一定数量的评价之后拆分链接让她恢复出现新品榜(获取新品流量)

另外产品要快速积累评价到100个,4.0星+。满足这个条件打广告才会在high rated的位置,这个位置在首页中部,流量和转化都相对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合并种子链接一个好处。

不管有没有评论,新品前期都要开广告,是否大力推广,其实也看你的产品客单,如果是高客单,有评论相对转化好点,低客单就没那么重要,毕竟对于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要买一台电脑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担心品质售后,但是买一支笔就无所谓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