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站外推广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亚马逊运营老手进,新品推广期,站外营销和站内如何有效衔接?如何做站内外协同的推广计划?

发帖2次 被置顶1次 被推荐1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2次 历史交流热度14.29% 历史交流深度0%
 公司成立了营销部门,主要做KOL推广,FB和Google的广告投放,营销内容制作(视频/图片)。
站外营销可以提升品牌+产品关键词的搜索量,通过这个词进来的流量转化率也明显高于品类的大词长尾词,缺点就是短期量不太够。
同时站外也可以合作一些测评和deal类别的红人,提升产品的销量。
 
问题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亚马逊运营,如何协调站外来帮助自己推新呢?
时间如何规划?
数据的衔接点应该是什么呢?比如提高产品的销量?提高转化率?
数据如何归因?比如attribution的链接具体怎么用?效果如何?
 
发言请标明自己的视角,是从营销视角看这件事,还是从站内运营视角看这件事。
 
已邀请:

八分饱先生 - 欢迎交流!联系公众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C(私信不回)

赞同来自: 沐风Jovan 默默的努力吧

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从亚马逊站内运营的角度。站外依旧是为了获得站内的关键词自然位。原因就是亚马逊平台目前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流量,而且是购物意愿最强的流量。
 
当回到关键词自然位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时候系统会愿意给我们产品分配更多的自然位。而且无论是大词还是小词的自然位,我都需要。
1、站内关键词下产品的核心数据表现优于同行——证明我们的产品与相应买家的相关性最强,所谓的权重。
2、出单速度。单位时间的产出。这个本身也是权重的一部分。为什么单独拧出来,因为它和站外息息相关。
3、总销量/销售额。本身也是权重的一部分。为什么单独拧出来,是的,它和站外息息相关。
 
我们再来明确一下自己的目的,只有两条:
1、自然关键词覆盖的维度越广越好。
2、自然关键词的深度越深越好。
 
如果再加一条,就是实现时间越短越好。哈哈哈哈哈
 
题主的问题是:如何协助推新?
时间如何规划?
数据的衔接点应该是什么呢?
数据如何归因?
 
协助推新
新品最核心是要保证销量的持续递增,也就是排名的持续螺旋上升。在不能S单的时代,要确保实现销量持续上升,我们能够控制的就是流量的持续上升。这里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多个营销手段组合起来,来不断填补的空缺的流量。我们要考虑站内LD、BD的时间节点、站外、种草、网红及大促的时间节点,这就是所谓的顺势而为——时间节点要卡到位。 
新品先抛开 LD、BD的可能性(其实可以和 woot 合作跑)。就单站外和站内,那说白了,就是站外和站内广告的结合推新过程。
 
那么站外推广,推广一波销量起来,再站内广告衔接,稳住销量排名。当销量排名降低到底线的时候,再加大力度一波站外,同时广告再加入一波流量。
这样做的目的是站外带来急速的销量增长,从而排名会增长。当我们的销量持续增长稳定在一个高位的时候,系统的的算法会自动向我推更多相关的自然关键词位置,系统需要去试探我们产品是否优质,是否是买家需要的,是否有足够的性价比。这个时候我们再通过广告去做一定的流量位置的补充,同时销量也不会在站外后下降的那么快。
最后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盈利的依旧是我们产品的竞争力。这个决定我们的自然位能不能稳住。或者你用垃圾产品来骗过系统的算法(黑科技)。
 
那具体的时间规划要结合每个产品的情况,我说了:要考虑站内LD、BD的时间节点、站外、种草、网红及大促的时间节点。产品什么时候上线就应该开始考虑时间节点了。我们的目的是保证销量的持续递增,也就是排名的持续螺旋上升,然后协助用广告承接流量,稳住关键词自然位。
 
数据的衔接点是我们做站外的链接是有溯源的,我们可以根据站外链接的出单量和站内的出单量,判断:自然订单多少单、每个站外渠道多少单、广告多少单。
站外链接的设置是后台社交媒体促销代码  为主。站外的转化率我们目前是没有办法监控的。其实本身意义不大,只需要让系统知道我们这个出单是站外的单,而站外的出单更多是流量的量级和出单的总量以及出单的稳定性。
 
 
新品整个推广过程无论是纯CPC广告还是站外和站内的结合,本身是节奏的把控

八分饱先生 - 欢迎交流!联系公众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C(私信不回)

赞同来自: 沐风Jovan 默默的努力吧

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从亚马逊站内运营的角度。站外依旧是为了获得站内的关键词自然位。原因就是亚马逊平台目前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流量,而且是购物意愿最强的流量。
 
当回到关键词自然位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时候系统会愿意给我们产品分配更多的自然位。而且无论是大词还是小词的自然位,我都需要。
1、站内关键词下产品的核心数据表现优于同行——证明我们的产品与相应买家的相关性最强,所谓的权重。
2、出单速度。单位时间的产出。这个本身也是权重的一部分。为什么单独拧出来,因为它和站外息息相关。
3、总销量/销售额。本身也是权重的一部分。为什么单独拧出来,是的,它和站外息息相关。
 
我们再来明确一下自己的目的,只有两条:
1、自然关键词覆盖的维度越广越好。
2、自然关键词的深度越深越好。
 
如果再加一条,就是实现时间越短越好。哈哈哈哈哈
 
题主的问题是:如何协助推新?
时间如何规划?
数据的衔接点应该是什么呢?
数据如何归因?
 
协助推新
新品最核心是要保证销量的持续递增,也就是排名的持续螺旋上升。在不能S单的时代,要确保实现销量持续上升,我们能够控制的就是流量的持续上升。这里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多个营销手段组合起来,来不断填补的空缺的流量。我们要考虑站内LD、BD的时间节点、站外、种草、网红及大促的时间节点,这就是所谓的顺势而为——时间节点要卡到位。 
新品先抛开 LD、BD的可能性(其实可以和 woot 合作跑)。就单站外和站内,那说白了,就是站外和站内广告的结合推新过程。
 
那么站外推广,推广一波销量起来,再站内广告衔接,稳住销量排名。当销量排名降低到底线的时候,再加大力度一波站外,同时广告再加入一波流量。
这样做的目的是站外带来急速的销量增长,从而排名会增长。当我们的销量持续增长稳定在一个高位的时候,系统的的算法会自动向我推更多相关的自然关键词位置,系统需要去试探我们产品是否优质,是否是买家需要的,是否有足够的性价比。这个时候我们再通过广告去做一定的流量位置的补充,同时销量也不会在站外后下降的那么快。
最后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盈利的依旧是我们产品的竞争力。这个决定我们的自然位能不能稳住。或者你用垃圾产品来骗过系统的算法(黑科技)。
 
那具体的时间规划要结合每个产品的情况,我说了:要考虑站内LD、BD的时间节点、站外、种草、网红及大促的时间节点。产品什么时候上线就应该开始考虑时间节点了。我们的目的是保证销量的持续递增,也就是排名的持续螺旋上升,然后协助用广告承接流量,稳住关键词自然位。
 
数据的衔接点是我们做站外的链接是有溯源的,我们可以根据站外链接的出单量和站内的出单量,判断:自然订单多少单、每个站外渠道多少单、广告多少单。
站外链接的设置是后台社交媒体促销代码  为主。站外的转化率我们目前是没有办法监控的。其实本身意义不大,只需要让系统知道我们这个出单是站外的单,而站外的出单更多是流量的量级和出单的总量以及出单的稳定性。
 
 
新品整个推广过程无论是纯CPC广告还是站外和站内的结合,本身是节奏的把控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