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行业发展交流 2024还在印度扎根?做好割肉准备了吗?...
2024还在印度扎根?做好割肉准备了吗?有没有做印度市场的外贸或电商出来“现身说印”啊?
小V认为,在2024年,已入驻印度的中国卖家和企业在考虑是否继续深耕印度市场时,需要对中印关系的复杂性有清晰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欢迎网友们一起探讨:
1. 放弃幻想,中印关系的复杂性
- 中印关系存在超长待机的平台期,虽然未出现根本性恶化,但随着莫迪的印人党把印度的民粹操作(中印是明确的竞争关系),印度国内整体排中情绪持续上涨。
- 印度在外交政策上展现出战略自主性,同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紧密关系,这可能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运营环境产生影响。中国卖家需要密切关注印度的外交动向,以及这些动向如何影响在印的商业活动。
2. 持续加码印度市场?那要有遇事可以摆得平的底气
- 中国电商卖家在考虑持续加码印度市场时,必须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包括对印度政策变动的快速响应、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的灵活性。
- 在印度市场,中国卖家可能面临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挑战。例如,印度政府可能会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对中国企业施加限制,或者在边境争端等敏感时期,中国企业可能成为政治正确的牺牲品。因此,卖家需要有应对这些挑战的底气,包括多元化供应链、建立本地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准备应对可能的市场动荡。
当然,以上说的是具有自主权的卖家,小卖做印度市场,主要还是依附平台,整体的投入没有“重资产”进入印度市场的卖家风险那么高。但在印度做生意,大多只有整你的时候才看法律。
3. 不是一定会被割,但大概率“割”中国企业在印度现在是政治正确
- 在印度市场,中国企业可能会因为政治原因而受到不公平对待。过去两年,小米、oppo等手机企业在印度频频“踩坑”,被以各种巧立名目的理由资产冻结。为了降低这种风险,中国卖家需要在印度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积极的互动,以减少被政治化的可能性,就这,还需要考虑到印度人的信誉度...
- 同时,卖家应密切关注印度的法律和监管环境,确保业务合规,避免因违规操作而成为政治攻击的目标。此外,通过与印度本土企业合作,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政治风险,因为这种合作有助于展示中国企业的本地化努力和对印度市场的长期承诺。(这点是参照了去年Tik Tok在印尼遇到的问题)

总结来说,如果想在2024年继续加码印度市场,小卖看平台,尽量是合规运营,自主平台的卖家则要更“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做好风险管理,避免印度“杀猪盘”。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