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从开始做亚马逊到现在,纯白帽(眼界有点窄),想问一下各位:新品从0-5单怎么稳定?5-10单怎么提升?10-20单该怎么突破?

发帖10次 被置顶3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36次 历史交流热度10.94% 历史交流深度0%
我先介绍下自己的情况:

2020年下半年在一家新公司做,选品(差),打包发货,拍照P图,写文案,后来慢慢低预算开广告(已离职)。
公司的模式:基本上就是精铺FBA,没什么系统的打法,基本上所有的经验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和别人交流。

成绩:有那么几款产品好的时候可以1天可以出个10单左右,但是不稳定,因为10-12个链接(从40-50个链接筛下来的),一天也能出个30-40单左右,淡季就少很多,很大程度上都是2  3个链接占大头

这2年的发展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已经有能力可以新品上架就可以出单(选品很仔细地情况下),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国站点竞争很激烈,有的产品CPC高的离谱,15美金以下的产品去开广告看不到尽头,给人一种无力感,就算转化率再高,对于小卖家来说也难以承受。我现在尽量去选一些20-30美金的产品。

从开始做亚马逊到现在,纯白帽(眼界有点窄),想问一下各位

0-5单:我可以靠广告去推,加预算,首页加价,打精准,但是有时候单量不稳定,今年蹦个1单,明天蹦个4单,后天没单,大后天也没单,有时候广告花费也比较高,小公司承受的范围(想寻求稳定)

5-10单:我接触的运营经验少,产品在这个阶段我不知道该怎么运营,比较了解的就是打广告关键词推排名。

10-20单:就更不用提了,没经验,能这样出单的我全靠运气。
已邀请:
题主,同为做白帽的团队,我能理解你的焦虑和疑惑,我们也是从这里走过来的,首先纠正你一个问题,纯白帽≠眼界窄,白帽不是单纯运营或开发的问题,而是要求一个综合能力,从选品阶段就要开始思考后续的计划,常见的比如:
要从哪些维度找产品,
产品如何搭配变体,
要做哪些微创新,
售价多少,
利润几何(包括海派快递多维度),
订货量多少,
物流时间多少(产品是否有季节性攀升),
照片外拍时间计划,
上架后正常开自动广告或是有计划直接做手动广告,
是否配合优惠券,是否配合调价,
要观察多久时间,
再比如首批货是否开vine(但是需要权衡三点,做vine要消耗库存,那现有库存是否够你观察销售数据,评论的到来和销量的上升需要及时搭配广告增加预算,那库存够吗,是否要等下一批货到货再开始,正常应该有这个思考过程才对)。
以上这些你看看就好了,不用往心里记,这只是我一时间想到的。基本来说,除了美工和拍照不参与,包括作图要求细节在内的所有工作应该以个人为单位全部包揽,这样一个人对这个产品从前到后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自始而终的完整思路,至少我们是这样要求的。
 
然后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们团队对于产品没有0-5、5-10、10-20这样的概念,只有“行”与“不行”两个概念。有培养潜力的产品能算作行,没有培养潜力的不行。注意,这不代表”不行“的产品就不出单。
 
有培养潜力的产品:一般是从上架时开始关注,需要多个维度去判断,比如,刚上架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无广告出单,上来就能一两单每天的状态;然后开自动广告,少量预算,也能保证自然出单为主(广告不出单也没事);在首批货卖完前,有至少一个sku是有增长趋势的,什么算增长趋势,这个sku单独统计销售数据,能有个台阶,比如一开始就是它每天一单的状态,而后能出现一天两单,三单,后边还能出现一天五六单直到突然断货,如果这之前甚至能一度逼近10单(一次也算),就这样一个波动状态,那么这条lisitng就还算有潜力,这里再强调一下,新品出单的重点不在多么爆,重点一个是是否有增长潜力,另一个就是”稳定“,他必须能保持一个稳定状态,稳定的低出单量(即便一两单)基础上出现可增长sku才算有潜力,后续就是重点推。推法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补货,针对每个sku,最优质的sku备货量做一个增长预估,至少备一个月的货量,其他有出单的sku根据出单情况和库存情况,统一定一个补货数量,最好快递过去;然后到货开vine计划,重点调价(适当压缩一些运营成本和利润,牺牲一些推广百分比),再开个优惠券(虽然不代表一定有用,甚至可能买家很少用,但最好比例不要低于10%);广告经过第一阶段的全sku推广,应该能看出来哪些sku优质哪些sku不行,针对性的给一个或几个sku开广告,调节你的”紧密,宽泛“等比例以及竞价、否定词、展示区等等其他能节缩预算的地方,同时把广告预算增加到20~30美金。在好评出现之前,密切关注各个sku的出单情况,是否有”增长“,而最开始那个你认为不错的sku,是否能很快回到每日五六单并保持稳定,同时能够更多频率出现高单量(一开始的接近十单)并且还能够出现比首批货期间出单更多的情况(出现一次也算),如果到现在为止都还算顺利,那么等好评进来,你会发现这个产品从刚上架稳定每天一两单,已经可以稳定每天5~10单还不止,你认为的那个优质sku能够表现的更好了。至此,恭喜你,这个listing绝对值得你后边持续备货,并且绝对有继续增加的潜力,只是它能走多”高“,是它自己本身决定的,不是你能左右的,你能做的只有让它达到它能达到的阶段就放手去做下一款产品。整个时间算是第一批补货的快递时间和第二批海派(快递那批不放心,可以海派再补一批接着观察),前后时间应该在2~3个月,这是我认为白帽做一个产品观察销售和运营的最快的时间了。
 
没有潜力的产品:首批货不出单,或者出单”不稳定“且没有突出sku。或者快递到货后,广告优惠券全开+评论,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升“,那都算作没有潜力,及时止损,快进到下一款选品。这与这个不行的产品,是否要保留,就要看他这个程度的出单,是否能保证利润率,他的投入垫资是否对现金流有大的影响,每个月的利润统计,不说有四五百美金吧,两三百美金能有吗,如果连一百都没有进赶紧撤回收资本。如果还能小赚点,就优化slitng,节缩低质sku,只补要补的sku,补货维持低水平,把钱花在刀刃上。
 
经常看到很多钻研运营的帖子,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别陷入牛角尖,选品占7分,运营占3分一直都是这行的真理。
做产品,这个产品能走多高,基本在选品阶段就定了性了,而运营,就是负责实际操作实现这个产品应有的高度,而且对运营的要求不是四处死扣天天表格的程度,而是要求运营能够全面的把握这个产品成长的感觉,在需要的时间做对的事,这个事不要求他能做到200%,只要求他能做到90%就足够了(可以不够优秀,但只要及格)。一个产品的成长,从一开始的选品,测款,心里应该有个隐隐约约的预期。至于那个节奏感,再借用一下姐夫的飞轮效应,就像个轮子,一开始转的慢,你能做的就是不要断油,不要断力,他自己会慢慢转的快,他什么时候慢,什么快,还会不还继续加快,你心里要有数,相应的油该加力该加的加,当他稳定了之后,你要利润,也慢慢调节。
 
对一个产品运营和判断是否有潜力做筛选之前,是要求选品就奔着潜力去才行,否则后续都是空谈。同时就算奔着去做潜力款都不能保证多么高的成功率,更遑论只抱着”有机会出单“的目的选品(我不是说不能这样选,可以选,但是要尽量本着潜力款去)。
 
最后说说潜力款。我的建议是深耕一个系列相关类目(他们之间在使用场景和原材料等方面,都算是有相关性的),一个运营做主攻一块内容。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熟悉产品,还需要深入了解整个市场(1688)的所有产品,才能在一些新品出现的时候看到契机或者有新的想法做产品(很玄是吧,但是我们的一些微创新小爆款不少都是靠的灵机一动)。深入了解的过程是要花时间和成本的,半年到一年起码,要多看多做多试多pass?,只要努力耕耘,或早或迟都会有收获的。
 
至于选品方式,不需要多么花里胡哨,常见的bsr选品,选品工具筛选,竞品店铺监控,1688淘货,永不过时,当你足够了解产品有了并且终于有了沉淀,自然而然就会过渡到批量定制固定供应商,有了产品基础,有了供应商基础,后边就是源源不断的新品打样开发了。
 
最后的最后,多说一句,有了好产品注意保护自己,版权,专利,虽然要么三四千动辄一万多的注册费,但是绝对是值得投入的。
 
顺祝商祺。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x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