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Amazon Deals

黑五网一不同产品的核心目标与落地策略

发帖109次 被置顶78次 被推荐46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1349次 历史交流热度4.92% 历史交流深度0%
黑五网一作为跨境电商全年流量峰值的大促节点,不少卖家陷入 “盲目跟风冲单、过度投入预算” 的误区,却忽视了 “产品阶段不同,核心目标截然不同” 的本质。其实,大促的成功不在于 “做了多少事”,而在于 “做对了多少事”—— 成熟品要守利润、新品要拓流量、清货品要快回款,找准定位才能避免无用功,实现精准破局。
 
一、成熟品:放弃 “爆单执念”,聚焦毛利增长

  对于排名稳定、单量充足的成熟品(比如 BSR 稳居类目前列、有稳定自然流量的产品),黑五网一的核心目标不是 “多冲几百单”,而是 “在销量稳中有升的前提下,实现毛利最大化”。这类产品已有固定用户群体和市场认可度,过度追求销量反而可能因降价、加预算导致利润压缩,甚至影响后续定价体系。

 核心动作:

精准核算毛利,动态调整预算:先明确上个月实际毛利(毛利 = 销售额 - 采购成本 - 物流费 - 平台费 - 广告费 - 仓储费),设定本月大促毛利增长目标(建议 10%-20%,而非单纯的销量目标)。预算无需盲目追加,根据日常销量同比调整 —— 比如日常日均销量 100 单,大促流量峰值可适当增加 20%-30% 预算,但若广告 ACOS 超过毛利率,则及时控费,避免 “赚单不赚钱”。

优化定价策略,拒绝无脑降价:成熟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无需跟风打 “价格战”。可设置 “满减优惠”(如满 2 件减 15%)而非直接降价,既能提升客单价,又能避免破坏产品价格体系;同时开通 Prime 专享折扣,吸引高转化的 Prime 用户,兼顾销量与利润。

精简广告结构,锁定高效流量:砍掉低转化的泛词、弱关联词广告,将预算集中在高 ROI 的核心词、长尾词和老客复购流量上。无需争抢搜索页顶部高价广告位,若中部位广告位 ACOS 更低(比如核心词顶部 ACOS 35%,中部位 28%),可优先锁定该区间,降低引流成本。

因为成熟品这一块,重点是内部调整与目标计算与设定,能学习的是优化定价策略,这里看到一个类目下TOP1的ASIN的定价策略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123/11448bf6c1cb83134fa2c3ffde4d09c5.pn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123/7c2721366b645e27c845680aca413476.png
 
 
如Keepa趋势中所示,对比该ASIN在十月秋促价格与黑五网一期间价格设定可以发现:

1.对方没有参加秒杀,按照我现在接触到的运营朋友的观念,优先级是:DOTD-BD-PD+LD-COUPON-Sale price,这里在不考虑订单影响的情况下,对方怒省1000-245=755美金

2.价格稳定,在黑五之前看到很多朋友在谈论,让自己链接出现26天BD的情况,说实话我也有链接出现这种推荐,既有黑五期间的BD,又能提报12/02-12/15期间的BD,如果是个成长的新品,我很乐意看到这种效果,但是作为成熟的老品,我觉得利润还是重要,所以没有进行提报,如下是朋友提报后给我的截图,但是如图中我们发现,对方在十月份秋促结束后到十一月份黑五网一钱,没有做过任何秒杀活动,持续保持26.99价格带21.99 PD价格在运营,十一月份的黑五网一价格为20.89,真好比日常PD价格21.99少5%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123/41acca9a42cc54b6aadf4e0d6bb1dff1.png
二、新品:不追排名,重点突破 “流量与转化双提升”

新品因链接权重低、用户认知弱,大促期间的核心优势是 “低订单门槛就能撬动更好排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 “无脑冲排名”。盲目砸钱冲量可能导致 “大促后排名暴跌、流量断层”,反而不利于长期发展。新品的核心目标应是 “低成本拓流量、高转化建权重”,为大促后的稳定运营铺路。

核心动作:

聚焦关键数据,而非单纯销量:重点跟踪三个核心指标:① 目标关键词的广告转化率(建议高于类目平均 1.5 倍);② 自然流量占比(大促期间若能从 30% 提升至 50%,说明权重在积累);③ 单次流量获取成本(CPC 需控制与平日持平或降低)。若这些指标达标,即使单量未达预期,也是成功的大促运营。

科学规划预算,精准分配资源:提前设定 “预算 - 效果” 对应目标,比如 “投入 5000 元广告,实现 100 单销量、自然流量提升 20%”,明确预算花在 “自动广告测词”“手动精准词卡位”“关联流量拓展” 等不同环节的比例。避免预算集中在某一个关键词或广告位,分散风险的同时,筛选出高效流量来源。

借力大促流量,快速积累基础权重:搭配 大促前后活动 提升转化率,比如大促前提报BD,让链接在流量低谷获得较高的转化,这里需要说一下个人对价格的理解,BD是15%折扣,也就是如果大促期间提报PD活动,PD 是20%,大促前的秒杀不影响此价格,如果大促期间是BD活动,大促前的活动价被抓到最低价,那也是在低5%与PD差不多,重点是要提前一个月为大促活动价格做好方案选择好参加活动的类型,如下图,对方在十一月份大促前一周参加BD,大促期间仍然参加BD,以获取长时间促销实际,提升关键词转化率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1123/e05f3047db781b3ee7351eacf9020c97.png
 
三、清货品:牺牲利润换回款,拒绝 “全亏出局”

清货品(如滞销6个月以上、库存积压严重的产品)的核心目标是 “以最低成本清空库存,最大化回款”,此时利润已非首要考量,但需避免 “账面亏损超 100%” 的极端情况 —— 哪怕回款 20%,也比库存积压产生高额仓储费、最终全亏更划算。
 
核心动作:

定价击穿底线,优先保证出单:参考产品的 “清货成本价”(采购成本 + 头程运费),定价可低于成本价 10%-20%,但需核算清楚 “亏损上限”,比如成本价 50 元,定价 45 元,亏损 5 元 / 单,若库存 1000 件,总亏损 5000 元,远低于每月仓储费 + 资金占用成本。

获取低价流量,降低引流成本:重点投放 “长尾清货词”“竞品关联流量”,这类流量 CPC 更低;不要参与亚马逊大促活动,建议直接使用sale price,借助平台活动流量降低获客成本。避免投放高竞争大词,这类词 CPC 高,清货品转化率低,容易加剧亏损。另外黑五期间,用户回归平台,所以这段期间在,使用站外清货的效果可能不如平日效果好,当然只是个人经验,具体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

捆绑销售加速清仓:将清货品与店铺热销品捆绑(如 “热销款 + 清货款组合立减 30%”),借助热销品的流量带动清货品出单;或设置 “多件多折”(如买 2 件减 40%),提升单客下单量,快速消化库存。
 
黑五网一的本质是 “流量放大镜”,它能放大成熟品的利润优势、加速新品的成长周期、解决清货品的库存难题,但无法拯救 “定位模糊、规划混乱” 的运营。放弃 “一夜爆单” 的幻想,根据产品阶段锁定核心目标,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在大促中真正获益。
已邀请:

将出新手村 - 00后it男

赞同来自:

黑五你们prime活动销量都怎么样啊,我感觉怎么比平时还要差了,利润又低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