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VAT&海外税务 跨境电商卖家该如何应对“平台数据报送”和...
跨境电商卖家该如何应对“平台数据报送”和“买单出口”严打?一口气说清三种合规出口模式!
7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7号),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结合互联网信息平台数据报送(以2025年第15号公告为核心)和新发布的17号公告,这两项政策共同构成了对跨境电商全链条、穿透式的监管闭环,影响深远且紧迫。
那么,新规下跨境电商要想布局做财税合规,该从何入手呢?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首先要梳理好自身的业务模式,明确供应商能否开票,是开专票、还是普票、或是开不了发票,根据这三种不同的业务模式,今天主要简单介绍几种合规出口的模式:出口退税模式、出口免税、香港公司直采模式。
出口免税模式
相比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则简单的很多。
出口企业采购进项拿到普票或专票都可以办理出口免税,而且也没有明确要求真实办公场地、租金水电发票、一址一户等。
跨境电商企业在货物出口报关后,如果不走退税,税务局就会默认为出口免税,切忌:以自己公司名义报关出口,才能走出口免税。
出口免税免的是增值税,跨境电商企业就只需要考虑所得税和个税分红。免税的出口方式也有很多种,常见的是9810和0110两种。其架构搭建这块和出口退税模式差不多。
出口退税模式
出口退税是跨境电商财税合规中最常用且要求最为严格的一种模式。
适用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采购时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主体为一般纳税人;拥有真实的办公场地,并符合“一址一户”要求;具备人员工资社保、房租水电等发票,以及货物出口相关的全套单证。备齐上述材料后,即可申请办理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不仅有助于跨境电商企业实现资金和税务合规,还能带来额外利润。
其退税款为增值税,退税率由商品的海关编码决定,范围从0%至13%不等。常见日用品及成品的退税率多为13%。
企业在向上游工厂采购时,开票成本因厂而异:一类工厂本身报价含税,不额外收取开票费用;另一类则通常报不含税价,开票需加收8%–10%的税点。
利润差可简单计算为:退税率减去额外开票成本和其他杂费。因此,对跨境电商而言,该模式基本无需承担过多成本与风险。
目前,跨境电商出口退税主要采用还是0110(一般贸易模式),当然也有很多9710/9810出口的。
9810就适用于海外仓发货,操作具有一定复杂性,但随着国家政策持续优化(如年初推出的预退税机制),退税流程已更加便捷、时效显著提升。
而0110作为当前最常用、最简单的退税方式,适用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只需架构一个境外公司(如香港公司)即可操作,但需提前进行相关架构搭建。
若需进一步了解架构设置的具体细节,欢迎后台私信咨询我们的税务老师!
香港公司直采模式
由于17号文规定,所有货物出口必须要申报发货人(或委托发货人)信息,很多跨境电商卖家担心,买单报关不能走了,香港公司直采模式还能不能做?到底要怎样走?
因为很多跨境电商企业采购没办法拿到发票,香港公司直采模式可以走,只是我们要解决货物出口和发货人的问题,具体这块要如何操作,可以后台私信咨询我们税务老师!
香港公司采购模式,即香港公司直接向境内供应商进行采购,这样既可以省去境内主体公司报关,同时还可以解决采购无票的问题,因香港公司是不需要提供发票,只需要开形式发票即可,这对于供应商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
目前国内跨境电商用得比较多的是跨境宝1688平台,直接香港公司入驻平台采购,然后供应商发货给香港,香港公司完成收汇,而最终香港公司会有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再结合服务出口模式做,即可把外汇资金合规回来,再根据实际做账务税务,一样做到财税合规,同时也是一套账。
注意:由于香港公司承担主体公司经营职责,一般建议是用国内公司通过odi(100%控股香港公司)来做强关联,这样店铺公司与香港公司之间、香港公司与国内主体公司之间、香港公司与服务公司之间做协议、交易时,向税务局更好解释。另外,香港公司必须要严格按照店铺数据来做合规经营账,不做两套账。
不过也有一些卖家会咨询我们,1039模式不也可以走吗?也可以无票出口,而且税负很低。那我建议去看下我们往期的文章,关于1039模式的详细阐述:深度:滥用1039的8大风险以及虹吸各地数据要求严查重点清算!
当然,如果您正在为股权架构设计、商业模式优化、资金合规收汇等问题而感到困扰,欢迎后台私信咨询,我们为您提供一对一财税合规解决方案。
1 个回复
XuIaoYT
赞同来自:
这个货代公司是和一个银行合作一起向政府申请审批的1039,似乎比市面上宣传的1039靠谱
需要在义乌开个个体工商户,然后以这个个体户的名头出口,回款打在这个个体户的银行卡卡上缴纳个人所得税,大概是回款的1%-2%。
但是我对这个对应政策保持犹豫状态,首先核算下来感觉成本非常接近合规报税。其次税务风险方面我打个问号。
我个人倾向于合规报关,合规报税,但是难点在成本票,有些确实难取得,要取得成本票,大概产品的成本需要增加10%左右
这是我目前这两个月收集到的适合我们这种极小规模卖家的两种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