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亚马逊为什么总是下店失败?
亚马逊为什么总是下店失败?
一、下店失败的六大主因
平台政策收紧 亚马逊现在在控制卖家数量,更倾向于引入优质供应链厂家。像北美、欧洲这些成熟站点,下店率明显降低了。而且从 2024 年开始,全面禁止个体工商户注册,营业执照得注册满 6 个月以上才行(新执照的话,建议等 30 天再申请)。
资料污染或复用
同一套资料,包括手机号、邮箱、IP、信用卡,如果重复注册,就会被判定“关联”,直接导致审核失败。还有,用虚拟信用卡、VPS/VPN 注册,以及人脸识别认证,通过率都非常低。
审核机制升级
现在 AI 审核替代了部分人工审核,主要检测异常数据,比如法人年龄小于 23 岁或者大于 60 岁,还有账单地址跨省这种情况。而且视频验证概率降低了,但审核问题更细节了,像是会询问供应链细节,如果不是法人亲自操作,很容易失败。
环境与操作失误
网络 IP 和营业执照地址城市不一致,设备残留缓存,多人共用云服务器,这些都会触发“虚假运营”判定。另外,注册后没及时绑定全站点收款账户,或者长期不运营,都可能触发二次审核。
供应链资质不足
亚马逊优先招募工厂型卖家,贸易商资质就比较容易被拒。还有,如果经营范围和销售产品不符,比如投资公司申请卖电子类产品,也不行。
外部因素影响
招商季外注册通过率低,每年 3 - 4 月、9 - 10 月是黄金期。还有国际形势,像中美贸易摩擦,也会间接让审核更严格。
二、下店失败后的处理方案
优先尝试:二次审核
1. 适用场景:资料没被严重污染,而且首次注册是通过招商经理链接完成的。
2. 操作步骤 :
联系原招商经理提交申诉请求,提供注册失败编号及资料。
补充供应链证据,比如工厂实拍、合作协议,强调自己在品类上的深耕经验。
等待视频验证链接。
3. 关键点:申诉材料逻辑要清晰,别重复提交相同内容。
终极方案:删档重做
1. 适用场景:申诉失败,或者没有招商经理资源,那就需要彻底更换资料。
2. 核心步骤:
保留项: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必须状态正常)。
更换项:邮箱、手机号、信用卡、收款账号、VPS、IP 地址(这些都必须是全新,没注册过亚马逊的)。
通过招商经理获取独立注册链接,别从官网入口注册,不然容易被标记。
冷却期要大于等于 30 天,在黄金期提交申请(成功率 90% 以上)。
3. 风险提示:二次注册可能触发增强视频审核,需要法人手持证件展示办公环境。
三、再次下店的关键策略
资料“纯净化”
信用卡最好选 VISA/Mastercard,账单地址要和执照地址一致。邮箱用企业域名的,比如`xxx@公司名.com`,别用免费邮箱。
验证方式优化
放弃人脸识别,选择视频验证,提前准备好话术,比如“将中国供应链带给全球消费者”。环境布景方面,背景要有公司 LOGO 墙及产品陈列架。
网络与设备隔离
用境外原生 IP,推荐美国住宅 IP,注册设备首选虚拟机(VMware)或者全新电脑。注册时间选美西工作日上午,这时候人工审核在线率高。
规避关联红线
新旧账号不能用相同品牌授权、物流账号、云服务器。同一法人名下公司不能在同一站点开多家店铺。
四、必须避免的致命错误
资料挪用
为他人注册店铺,会让自己的资料池永久污染。
盲目重复注册
首次失败后,没更换资料就直接重注册,肯定会触发关联封号。
资质审核硬闯
要是触发资质审核,比如提交信用卡账单模糊,首次拒死率超 80%,这时候得找经理重开入口。
忽略冷却期
删档重做间隔要大于等于 30 天,不然系统会标记“恶意注册”。
总结:
当前亚马逊下店的核心矛盾,就是平台收紧准入,和卖家资料、操作不规范之间的冲突。首选方案是通过招商经理渠道申诉或删档重做,成功率能到 90%。要是自注册,就得保证资料“绝对纯净”、环境隔离,选择视频验证,并且在招商季提交申请。资料是下店的基石,千万别复用或污染,不然可能永久失去入驻资格。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到大家,祝大家都能顺利注册亚马逊店铺,开启跨境电商之旅!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