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大多卖家都曾说过一句话:选来选去,总觉得...
大多卖家都曾说过一句话:选来选去,总觉得每个产品的成功率都差不多,很多时候没有把握和信心去上架一款新品。有没有一种选品方法能把选品从“赌概率”变成“能力碾压”呢?
以往的文章分享过一些选品的思路和方法,有卖家从中获益些许,也有人卖家始终无法执行。
问其原因,大多卖家都曾说过一句话:选来选去,总觉得每个产品的成功率都差不多,很多时候没有把握和信心去上架一款新品。有没有一种选品方法能把选品从“赌概率”变成“能力碾压”呢?
小海再给大家分享一个较为普适的选品方法:
1实力碾压--对标低分卖家选品
在亚马逊上有这么一类卖家,虽然运营能力一般,但却靠着在某些市场上架早占到了坑位获得稳定的盈利;这种策略画像在【卖家穿海】上被定义为:‘低分卖家’,他们图文能力一般,营销能力可忽略不计,选品能力也没有与时俱进,靠着一招鲜吃遍天下。

(低分卖家各实力分值)
往往这些卖家店铺里产品不多,主营一个大类,有熟悉的供应链或自己的工厂,亚马逊只是他们其中一个销售渠道;

(低分卖家店铺信息)
我们去选择与他们竞争同类的产品,在运营和营销上多下功夫,在细节上进行碾压,那么推品的成功率就自然高了很多。这时我们也无法担心对产品没有把握,因为成功的路径已经清晰可见地摆在我们面前。
这些‘低分卖家’的存在,本身就验证了该产品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和持续性。他们能靠“一招鲜”活下来,甚至盈利,说明这个细分市场的基本盘是稳固的。我们担心的“这个产品到底行不行?”的问题,已经被这些先行者用实际存活给出了初步答案。而他们的短板--运营、图文、营销,恰恰是我们的长板。
2如何在卖家穿海上找到低分卖家?
方法1:策略化选品→选择画像(树懒、狡兔)→选择策略(老树生花→野百合也有春天)→筛选心仪的类目

方法2:Seascross·AI选品→强弱选品→认领一家低分店铺→选择店铺里的一个ASIN作为锚点→找到更多竞争相似的ASIN(且是低分卖家)

3竞品实例分析--滚动植物架花盆推车
这是小海在一个低分卖家中找到的一款产品--滚动植物架花盆推车,主要使用场景是承载重型植物在室内外摆放活动,是一个既能当底座也能当推车使用的两用产品;

(ASIN信息)
最近一年小类排名一直在50-300名徘徊,没有进入过小类前10;
上架后前两年价格不断波动,2023年3月到至今一直稳定在39.99刀;

(ASIN历史趋势图)
近三月的广告流量几乎没有,仅在4月份开了一个SP广告,ASIN90%的出单都是在靠自然流量;

(ASIN流量趋势图)
1、定位中位数差值,找到新品优化方向
我们可以利用AI行动建议功能,将竞品ASIN对比子类中位数的多个数据,分析出优势和缺陷;

(ASIN行动建议报告)
1)定价高于中位数9刀,参考竞品ASIN现在的排名在184名,有可能是因为高价问题,导致排名冲不上去;
2)毛利率低于中位数2.24%,结合FBA运费占比(30.68%),可能是因为运费过高,或者是需要优化更轻量的包装;
3)即将到来的大促是一个关键节点,可提前做好准备:加强广告投放及促销布局,利用Prime Day等节点提升流量转化,同步优化FBA运费结构以平衡毛利率水平。
2、评论分析,找到买家痛点和在意点
经AI分析发现,这类产品的好评率较高,买家对于其实用性、易于组装性比较满意,有些链接会赠送螺丝刀、手套和水平仪等额外工具,成为了一个获得好评的小tips;
当然,也有差评中提到产品轮子的锁定性较差,致使推车在工作中移动;生锈问题的提及率也是达到了15%左右,尤其是在经过植物浇水后,生锈的速度将会加快;

ASIN评论分析报告)
我们也可以根据上图-用户期望,来选择性地对新品做出优化;比如防锈材质、更坚固的轮子、额外的工具或植物标签作为赠品等;
4最后的话
从低分卖家中选品,核心逻辑是利用存量市场中“低效供给”的空隙,为我们(具备基础运营能力的卖家)提供了一条风险相对可控、成功率可预见的亚马逊入局路径。当你在为选品犹豫不决时,不妨把目光投向那些评分不高却依然存活的Listing,它们可能就是带你破局的最佳跳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能在运营能力上略胜一筹,也不要忽略私域流量带来的影响力,小海发现,该ASIN所在子类的几个头部ASIN都有私域引流的动作,加上大促带来的流量冲击,私域+促销双管齐下,或能再造一次销量巅峰。
2 个回复
户部尹侍郎 - 小韭菜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