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Amazon 所属圈子: Amazon Amazon销售和运营

开荒一年终于离职了——简单讲讲自己这一年的逻辑体系,感兴趣可以一起看看,浓缩经历的分享,也一起探讨下开荒的逻辑(同时感谢所有人的劝退,终究还是下定决心了)

发帖32次 被置顶12次 被推荐5次 质量分1星 回帖互动1002次 历史交流热度35% 历史交流深度0%
首先恭喜知无网友们好运传递中,希望看到该帖子的你,处于换工作以及准备跳槽的你,能给到一点点勇气,让你更加自信去跳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也是通过一众网友的提醒,点醒,不断地第三视角给了我很多不同的勇气。
 
好运传递:7.12日周五晚上就邀约了第一家感觉可能还有潜力的企业,7.14日晚上也邀约了某国内大企业的面试(家居日用品目测没成),7.15日邀约了4家,准确来说只有早上一家是新的,其他2家是去年面过的老朋友了,还有1家是7.14日意向度比较高的二面争取下薪资能不能再谈下(虽然没谈成哈!)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c6406cadb0fac9b972c44f043ca73b55.jpg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d1ed39f83ba91d5c9e85a62595a9471d.png
  
接正文:
 
7.10日钉钉正式提出离职,7.12日挽留无效再次提出确认离职申请,我记得想离职的冲动是6月份那天的恶龙咆哮,过程如下: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9e3c32b1a850455836004a4099f54543.jpg
短短几句话的针锋相对,我立马落了下风,下一句回复你们猜猜我如何应答的?
我只说了几个字:共勉一起把事情做好。
那一刻起,我就发现我已经彻底失望了,因为我说得再多,对于此刻已经有自己自主意识的且大男子主义的老板来说,你的任何声音都是刺耳的,任何主观意识都是错的,你就该听我的,你就不该有任何主观想法,不敢反驳我,我才是老板,你就该闭嘴,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别那么多事情了。
 
回顾2025年的一年心酸历程:
战绩如下,有些大佬看不上,但是我们只看数据。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a484ea902e30d557265793efe957237c.jpg
逻辑梳理:
一年下来打造出了目前所认知中的潜力品5款,分别为01,02,0,4,05,06
01: 是4月新品,数据4月40%tacos,5月20%,6月25%,7月18%,总体而言,数据作为潜力大爆款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可以优化的点还很多——视觉,物流成本,但是公司理念不同,很难去推进优化,按照合理规划重新调整,秋冬赛道才是我们的主场,80单是个基础目标。
02: 1月新品,开局就是爆款,第一周就直接暴涨,第二周直接冲到50单临界值,后面马上调控因为首批400套即将断货,后续的200套也才刚发出。整个节奏被我压的死死的,然后阶段性补货都是200,300。因为担心非旺季了,库存问题,所以整个节奏把控非常小心,最终有机会维持20单的机会措施,后面基本在10单左右徘徊,6月份开始5单左右——该品秋冬一定是爆款,但是受限关键词缘故,大概率维持50单是正常标准。
04: 5月新品,完全属于冬季爆款的趋势,因为品类问题,秋冬才是主战场,夏季天气热我已经在15名左右小类,体量基本5-15单,冬季拿下50单也不是难事——但是前提还是要做好优化,尤其是视觉,真的提需求了,由于受限国内需求,估计也会一拖再拖。
05和06我就不说了,05是低价款16.99均价左右,06是相对高价款39.99美金左右均价款,推广一开始都是偏高100%tacos左右,后面第二月陆陆续续压到40%左右——分析原因认为是夏季品在目前占据主要榜单流量和体量,常规款的新品在节奏上受限,但是夏季品慢慢在8月逐步退出后,我们的机会点我相信会爆发,20单只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目标。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得出,整个开荒历程至少在今年上半年来看,已经打造了下半年有机会起量的基础。
离开了我,公司损失的预估是:
01:客单价24.99$, 下半年日均单量60单,10月份至次年3月份,6个月时间,27w美金营业额,广告费控在15-20%, 毛利润不含头程预计20%
02:客单价29.99$, 下半年日均单量40单,10月份至次年3月份,6个月时间,21w美金营业额,广告费控在15-20%, 毛利润不含头程预计20%
04:客单价19.99$, 下半年日均单量40单,10月份至次年3月份,6个月时间,14w美金营业额,广告费控在15-20%, 毛利润不含头程预计20%
其他先不说,比较有信心基础的三个款式,合计62w美金,平均每月10w美金营业额,项目已经基本起来了第一步了。(可惜我走了,后续的规划,和优化,没人推进了)
 
后续交接事项其实只用了一周基本结束,令我差异的是,老板竟然让我交接给国内拼多多负责人。(我们先不说这个人能力如何,只说这个动作,一个完全不懂亚马逊,也没有任何跨境电商认知,只做过拼多多和抖音经历的人,老板的勇气谁给的?)
直接啪啪啪打我脸,若不是我心思没那么细腻,这不是把自己搞抑郁了,我一年的努力,最终成果交接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还要一周内让他能快速接手我手头的基础工作,维持店铺运营发货备货,广告基础,以及新品规划。
 
希望此生不再相见说实话。也希望老东家真的能把亚马逊慢慢做起来靠铺货FBA测款,若能做起来,我也能进行二次深刻反思学习,模仿,然后想办法超越。
 
关于这一年的一些逻辑,我们简单一些过一下,如果觉得有帮助,互动多,我再抽时间单独做个详细去分享哈。(如果真有帮助,也会变成付费文章,给真正有需求的人去花时间看)
 
注意: 下面的案例我只是随便找了个类目数据来参考。(提的不是很深入,就是一个初步逻辑,希望大佬们浅尝辄止)
 
一. 开荒第一篇——定市场
基于市场的前提,我们会了解到我们未来的收益机会,所以定市场决定了你未来的收益上限。我们不可能杂七杂八的类目都做,真正做亚马逊深耕的,都是尽可能去挑选垂直细分品类,然后在慢慢拓展。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ab8f0baf8867be1ca44b3ebadf053aee.png
通过某S的基础插件,其实就能快速判断是否进入该行业。
通过市场容量分析,以及竞品垄断分析,还有客单价,以及行业平均转化率,基本能初步得出值不值得你进入。
 
二. 开荒第二篇——选产品
做完了大盘了解,我们才会去细分去思考适不适合。这个时候,就会进一步去每个竞品去一一分析查看,针对自己供应链的优势,相似品较高的产品,去做进一步分析,哪些机会点是我们有可能改善优化的?并且能做的比他更有优势。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bd6810073770a3b7fe1586a7db269d63.jpg


5.jpg

通过某西插件,也能很快的帮我们了解目前竞品大概情况,体量一眼就能直观的得出数据,直接在榜单进行单款分析查看的时候,就能有个初步评估。(这一轮也是快速选品,了解与自己供应链匹配的品去思考)同时也能快速了解到目前产品的推广难易程度,有的你可以发现广告流量100%,你就会立马警觉,这种品很危险;有的广告流量0-20%,你也会很开心,这种品必然有他的手段能有这个理想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就能初步选出可能理想的品。
 
开荒第三篇——分析竞品趋势(同时了解广告框架以及关键词的难易程度)
通过这个阶段,就是提前有个心理预期和规划。我们做事情,肯定不是盲目去冲的,肯定是会做计划,做规划,做好阶段性营销策略。
假设我选中了上述3号链接,因为近七天广告得分0%,让我非常眼前一亮,我们刚好也有类似产品的供应链,我感觉我要飘了。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984a8e7eeb7319fccb9fd5db59e85a45.png
通过某西进来以后页面,我们会发现,那个0%的流量并没有了,大概率可能是非推广ASIN,所以数据上是0%。不过当我点进来进一步分析数据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个不错的数值:
1. 近七天流量广告也只有占据20%;
2. 近三个月的流量趋势变化,你会发现5月份开始慢慢自然流量提升了,这个时候关注5月份前后的操作尤为重要;
3. 刚刚我们看到的产品确实占据了流量大头,所以这个是最理想的推广目标,通过其他主力asin推广,最终达到了整体数值上升,因为我们调研的热卖色并非最终一定会成为热卖色,可能某个因素,会引流至另一个颜色,导致另一个颜色成为了流量集中体。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questions/20250717/0bec5d72c0003bfd23a5e9f24994dc56.png
结合近七天或者30天以及3个月维度的竞品反差关键词功能,我们其实很快就能有初步认知,竞品的广告布局,关键词布局是什么样的段位?以及用了多久才能把关键词打上来的,以及整个关键词的竞争程度难以,还有整体的市场流量走向也能通过周流量趋势路口进入,然后去看对应的月维度,以及年维度。
 
开荒第四篇——确定类目以及开发产品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最终不断地去分析,思考,整理表格数据,最终输出锁定的品类和竞品,就是我们要开发的方向,基于上述的整体信息,核算利润成本,以及供应链是否能匹配到位,也就能明确这个品类对于我们来说是否有进入的意义。
 
总结:
1. 有关注过我经历的人,就知道我这一路走来确实非常不容易,当然大部分人也是跟我一样处于这种艰难地抉择中,因为简单的话都不会告诉你了,默默挣大钱了。(所谓的简单,往往是气运更佳,能遇到伯乐良人,尤其是年龄大了,回顾过去几个年头,越相信气运这一玄学
2. 2024.7月份至今2025.7月份,非常庆幸自己确实坚持下来了,也确实成长了非常多,至少我已经具备一定创业的能力,只剩下合适的。(想要离职的这段时间,我其实也思考过很多次,想自己重组一个小型的个人工作室,服务并面向2-3家需要短期起盘,但是暂时还招不到合适的负责人去快速搭建盘子的人员,而且用人成本有时候也是巨高的,同时一样的用人风险。当时确实想认真沉下心来做这个件事情,就是想要陪同有资源,有一定格局想做这个项目的老板,后面认真思考了下,这种也算做是人脉资源吧,如果没有打响名气,应该很难有人愿意异地合作,后面想想等有机会再说吧)
3. 开荒难不难,至少现在来说,我没有见过能简单的。我之前有幸认识了一位福建大佬,在福建某企业陪着企业成长起来,黄金时间进入的亚马逊可能是19年还是18年,当时半年从助理当组长,然后慢慢变成主管,最后负责人,操盘离职那一两年至少是千万级别的盘子,有没有亿我不知道。但是从他前两年因为利益的事情分了以后,我发现了,即使盘子再大,也不见得能让所有人吃下来。意思是:我有这个操盘经验,并不代表能找到愿意给我这种盘子的资源了。所以他近一年也是反复跳槽,看哪里给到机会更大就去尝试,可能湖北半年没成,就回深圳继续找机会。(类似不断尝试新项目垂直,但是感觉并没有非常好的效益沉淀最终就是分崩离析,因为他的成本一定不低)
4. 对于新人开到此帖子会有什么建议嘛?
我的个人建议是,能不选择亚马逊就别选择,如果你有更擅长的,专业的技能,别再2025年还愣头青进来了,苦不堪言告诉你。
5. 对于开荒中同道中人的建议?
我不爱给有经验的大佬或者同辈建议,因为我并没有成功,只是在我的认知中,至少小小的有个成功的苗头,仅仅是苗头而已。但是硬要说的话:
我真的建议,面试跟过程是两码事。面试的时候不管是跟老板还是公司的其他负责人对接,过程永远是轻松诙谐欢快的,但是不代表后续能想象中这么愉快。
效益是体现价值的最直接呈现方式,不要过度包装自己,不然你能不能撑到3个月基本都是未知数。
但是能撑过三个月,还是无效益,基本日子会越来越难。(理想的情况是项目进展是根据你的规划有序前行,这点至少是好的)
最难的是,项目像我一样一路波折,无同道之人一同去推进项目,硬扛着国内电商光环下的压力,生生的负重前行,自我不断调节状态熬下去。
6. 以后会不会去成立工作室:有可能会,也不一定,当我的人脉积累到一定高度,或者我的影响力足够到了有人找到我谈合作的契机,可能那个时候再见,我就能到处飞了。
7. 亚马逊还真的可以做吗?
当然可以了,前提是你有好的契机,进入好的企业,碰到好的组长或者主管带你,同时公司也不会过于压榨你让你开始抵触,并且公司有一定的供应链实力,且资金储备力量有一定的试错成本,最好公司本身的亚马逊或者其他盈利项目已经非常稳定了,可以源源不断输送资源给到亚马逊去沉淀。
 
综上,希望大家接到好运,一路向前,我们一起准备下半年旺季的爆单吧。(若此次能顺利转正,我再看看要不要来分享一波哈)
已邀请:

迷途大叔 -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赞同来自: arya53 MrStephen 程艾影爱亚马逊

从17年到22年和朋友合伙做亚马逊,22年后又单独做,这期间经历了两次开荒过程。自己动手运营过,也带团队,我想从一个创业者视角来看开荒的问题。
 
对于普通小白来说,当下的亚马逊竞争环境不适合入场了,几乎十死无生。难度为什么那么大?就像我们什么都没有,天天祈祷能够突然中彩票发财一样,概率太低了。各行各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都已经进入饱和状态了,亚马逊这个行业也不例外;就算当初不饱和竞争的时候,稳定赚到钱依然是小概率事件,更不说当下产能过程、竞争饱和的状态了。
 
如果说你是一个有一定的财富可以投资这个行业的人,想在这个行业闯出一条路来,概率依然很小。这个行业前些年也不少人揣着资本进来想大展宏图,结果血本无归,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甚至国内电商做得很好的卖家进入,因为平台差异、客户消费习惯差异、运营方式差异,成功概率也不大,但比小白好很多,毕竟懂一些电商的基本逻辑和相关经验。这里面的门槛,主要还是认知造成的,你对亚马逊电商这件事的认知越深刻,成功概率越高。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去找个公司学习一下,或者自己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做两个产品试试,边做边学,最终有产品能够稳定盈利就算成功。
 
如果你是想组建公司招人来创业的情况: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财务投资上做好两年不盈利的准备,另一方面自己对于亚马逊电商的认知要跟上,不然很难去管理公司;其次是前期对于运营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前期在什么优势都没有,什么积累都没有的情况下,大概率你选到的产品只是普通产品,能尽最大努力把产品品质做稳定就很不错了,需要靠运营想办法杀出重围。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反复试错、反复更换品类、反复换人的问题,你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而且要不断去寻找方向。如果有幸遇到对的人,做出稳定盈利的产品,那恭喜你完成了第一步,正式入门了。
 
对于本身有丰富开发和运营经验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容易一点,但是失败概率依然大,尤其是跨类目创业。每个类目其实差异还是挺大的,风险来自于产品侧(优质供应商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运营侧,以及我们对于这个类目的一些常见坑的规避,所以即便是你已经是亚马逊老手了,可能在新类目还是会采坑。所以最保险的还是复制之前的成功,这时候最大的风险是入场时机的问题,没有先发优势,但是可以通过你所熟悉的,找个相对有竞争力和把握度的产品来运营,胜率最高。
 
开荒或者说创业的风险控制,本质上是对变量控制的把控,变量越少,成功概率越大。上面帖主也细心给了一些选品的思路,非常有借鉴意义,同时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选择。甚至之前也有一些选品思路可以借鉴,比如趋势、利润、差异化、垄断等。当然最好的还是做自己熟悉而且有优势的产品,结合有经验的运营模式,从而增大成功概率。
 
最后谈谈对于打工者开荒的看法。成功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产品、运营、老板支持。这三个方面变量越多,风险就越大。比如你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但是对于产品及供应商资源没有把握,那你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我们曾经也挖过很厉害的运营,因为产品问题导致失败的案例也有。假如你对于运营和产品及供应商资源都有把控,那剩下的需要看老板的支持力度。老板的资金实力、老板对于跨境电商的理解、支持和对于问题的包容,决定了这件事最终是否有成果。很多老板对于这件事认知很浅薄,而且强行干预的话,那还是不要去开荒的好。
 
祝帖主及各位看官一切顺利、爆单不断!谢邀。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