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产品开发 不同的选品思维,从自身实力量化竞对实力提...
不同的选品思维,从自身实力量化竞对实力提高选品成功率
为啥说亚马逊没饱和?平台过去5年新增400万卖家是真金白银的数据。但90%的卖家挤在3c类这些头部类目,成熟类目被大卖家占据,新品突围就必须找到蓝海市场。找蓝海市场又谈何容易了?就算发现了某个蓝海市场也会快速被复制,盈利的窗口期逐渐缩短。

也正是因为选品难度不断加大,更加需要不同角度的选品方法。目前大家熟知的选品方法的有:
亚马逊站内选品(BSR选品、NR榜单选品、ABA关键词选品)、站外平台选品(购物平台选品、社媒平台选品)、大数据分析工具选品......
【案例分析】
今天分析一个不同的选品思维,强弱选品-从自身实力角度出发,量化竞对综合实力,找到及分析是否存在适合我做的机会产品。所谓强弱选品就是指我选的品是否被比我厉害的卖家牢牢占据了,如果是那我选择的产品就很难成功了。反之,说明任何产品都有一定的机会能打赢,产品成功推起来的概率也更高。

下面分享一个主营类目【Sports&Outdoors】的卖家店铺为案例进行分析。
1.绑定店铺分析自身实力找比我弱的卖家
输入亚马逊店铺ID,使用卖家穿海的AI“强弱选品”进行查询
绑定后AI会基于六维能力给你评分,进一步选择比我实力评分低,锚定一个想做的或者已经做了有销量的ASIN,还可以筛选具体类目进行选品。

2. 选择具体选品策略进快速筛选产品
想做新品可以查看新品萌芽、增长势能这两个策略快速筛选,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想做新品可以尝试挑选增长势能下的上升中细分市场筛选;

在AI推荐一大堆机会产品中,从机会指数50%以上、不是周期性产品,近半年上架的指标里筛选出这款防水沙滩垫。

通过选品辅助线快速筛判断各项核心指标都合格,只有新品市场份额不符合,进一步查看其小类垄断情况;

类目垄断情况分析
所属细分类目:Sports & Outdoors>>Outdoor Recreation>>Camping & Hiking>>Sleeping Bags & Camp Bedding>>Blanket
前3名listing垄断市场销量17.4%, 后面销量较平均,尤其是中腰部和尾部销量月均1000单,新品进入小类TOP100销量占比10%左右;

第1名月销近2w+,天花板上限;第35名月销近千+,第55名有600+左右的销量,市场容量偏中上;
因为所属细分类目里还有冬天的blanket,且进入top100新品均是沙滩户外毯,所以我们不必过度担心这项指标;
进一步分析进入小类Top100的新品做了哪些差异化
先分析看小类Bsr44这款,售价22刀,定价做了差异化,该小类Top100的价格通常在10刀和30刀左右,相对Top3还提供多种图案及尺寸,还有五图里也做了差异化,把户外野餐这个场景也同步展示出来;

再来看看这款Top49,售价6刀左右,很明显靠低价策略打入新品市场,款式尺寸及主图同类其它款并无明显优势。

小类top50这款定价19刀,比20刀区间稍低,款式提供了近30款,尺寸大概有6类可选择,五图中也做了露营户外场景展示;明显可以看出更多款式及尺寸供用户选择。

总结
本次分享我们以主营类目户外运动的卖家店铺为例,拆解了从自身店铺分析出发挖掘到潜力ASIN筛选的逻辑,验证了自身实力分析可作为选品决策的重要维度。大家觉得不错可以把这个选品思维加入后续的选品方法中。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