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经营管理 所属圈子: 产品开发 Amazon 经营管理

精铺模式的出路在哪?都有哪些赚钱模式?

发帖24次 被置顶8次 被推荐5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512次 历史交流热度28.66% 历史交流深度0%
1:公司做垂直,有供应链资源+强运营手段,冲击大类目;(对产品的工艺,各部分结构的成本大概熟悉,有供应链,结果:赚大钱。缺点:差异化很难找,各种差异已经很成熟了,更多的时间应该在想方案上)

2:没有供应链资源+有限的推广;(全品类选品,通过低价+微改方案每个品每天抢个3-20单,夹缝中生存。结果:赚小钱。缺点:选品难选,以1688的价格来算,达不到公司利润要求;供应商的挖掘和砍价也难,毕竟量少)

    2.1:选款式只有一两个人做的,低价抢订单(选品难选,毕竟同款多,利润都压得低,要么狙击新品要么找老品,找到后要挖掘供应商,把价格降下去,同时首批数量不高,价格不好谈)
    2.2:选类目体量还可以,新上链接都能出单的,做微差异+稍强推广抢订单(定价定在低价偏中等区间,对推广能力有一定要求)

3:只上架亚马逊上没有的款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操作简单,死的概率大,成功了能吃点肉,几个月后会被卷死)

4:只做1688和亚马逊都没有的款式(有供应链资源,成功了能吃肉吃很久,如果货源很难搞定的话。如果货源不难搞定,半年或一年会被卷)

5:做侵权品(账号死得多)

6:做非标品,通过图案款式抢订单(偏礼品装饰品,客单普遍偏低。对审美有要求,女生偏多。广告难打,词很泛。有节日性)

7:专做需要认证的品,用认证作为门槛抵御竞对(偏医疗美容类目,没做过不清楚,认证应该挺费钱)

8:通过各种方式测试产品,优胜劣汰(少量多款发FBA或者FBM测款或者其他方式测款,成功了也能吃一段时间的肉,产品门槛越高吃越久)
 
9:铺货

还有什么模式大佬们帮忙补充下 
已邀请:
看类目吧,有些产品虽然是标品但是也有外观上的差异,我上家公司就是,说是精品,其实慢慢走向了精铺。本来应该路子是精铺测款然后把测出来的做精品,没测出来的清货的。但是老板本末倒置,总觉得盘子不够大,天天就是开款,已经测出来的链接不请美工优化,压榨供应链一味地降本,导致产品要么经常断货,要么质量问题链接越来越差。然后内部竞争又大,压榨员工。只能说吃了时代的红利让他做起来了,亚马逊本来就是重资产,开的新品太多了,旧链接慢慢发力,测的一般的又要清货亏本,现在慢慢在走下坡路。如果在精铺的基础上把那些精品做出来维护好的情况下再去适当开发新品,现在的路子肯定好走很多。不过压榨员工的老板只能说好似。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