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团队管理 所属圈子: 团队管理

师兄们每天的工作日志怎么写?请尽情发挥、、

发帖1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2星 回帖互动14次 历史交流热度2.3% 历史交流深度0%
新公司上来就让小白写工作日志的,小弟在论坛已经见的很多了。对比那些入行第一天就要写日报周报加月报的 我也释然了。只是怎么让每天琐碎的工作(也许并没有工作)总结起来那么的明朗清晰又能生动的体现每日工作的辛苦确是一门学问。。还望师兄师姐不吝赐教。小弟不胜感激涕零。每一位回复的大佬我都会点赞。尽请发挥
已邀请:
实实在在的,务虚。一个公司走向办公室政治,恶化办公室环境的起点。 并不是说写计划没有用,它能够帮助运营思考,理清思路,但——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种情况一般多见小型公司,在务虚上走的越远,越不可能做强做大,中型公司都困难。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和学(执行)要搭配进行,想太多,闷头做,都不可取。一个优秀运营边做边想才对,这个计划本意是引导你多思考,演变成每日写计划,走了极端,不可取。

人和人本来就不同,人之间分阶层,分级有一定的道理。举个例子,就像前段别的帖子讨论小公司就招3.4个人,要你发挥到90%,大公司一招几十人,只要求你80%。 一二个月后,大公司做到90%人才一定比小公司多。

真正合理的制度是什么? 奖励优秀者,鼓励平庸者,拉住低能者。 一刀切下去,公司全是庸才,加上零星几个浑水摸鱼的低能者。可以说这个制度是庸人用来制裁精英的。

优秀的人才,自然想的多,做的好,发展快。优秀的运营,根本就是一个老板,甚至比老板还强。(老板可以不懂技术,但不能不懂管理,刘备一样能统领关羽,张飞,赵云这种绝世英豪) 他们不需要你说,自己就知道怎么做,而且还能建议你做什么,怎么做。

平庸的人才,是绝大多数。社会中大部分人还是不那么聪明,但也不傻。 需要一定引导鼓励,偶尔还能做出点小成绩,但也仅此而已了。作为公司角度自然希望人尽其才。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能力,做到最好(就那么多钱,多干点)。这时候,工作计划就派上用场了,帮助,引导普通人才去思考。(但怎么没人说教他怎么做?) 人都是有潜力的,路铺好了,方向指对了,其中至少30%能晋升优秀人才。 (而且这种优秀人才更踏实,对公司忠诚度更高)

至于低能者,或者说平均水平以下者。干嘛不直接淘汰? 公司作为高度商业化团体,最终目的还是赚钱。Profit is the foundation. 考虑到投入产出性价比,并不划算。工作计划对这部分群体可以说是最为行之有效。牢牢拉住低能者不至于掉队,而且提升最快。快速拉升低能者达到平均水平,但依然难以出成绩。严密监控员工日常工作,每周计划不行就每日计划。但是,这很累啊!耗时耗力不讨好,你何必呢?

这些个公司就是名堂多,搞东搞西的,闲得没事干。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还是,闲的。 而且作为老板很爽啊!统筹大局,运筹帷幄的快感就上来了。说回来,商业社会,不为赚钱来找快感,老哥,稳。 然后一首凉凉送给你。

这种现象个人认为说明跨境电商行业是新兴行业。跨境电商本根基于传统外贸,发展出一套新的模式。直接把姐夫推上世界第一首富。行业不停快速发展,变化。这里我要提点一下优秀人才,做跨境电商,一定要自己做! 变化既是机遇,混乱亦是阶梯。(Chaos is a ladder - 权力的游戏,小指头)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永远是一小拨有担当,有见识,有魄力的精英。大众往往是低头吃食,不会抬头看天。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规则一定是精英来制定。新员工一个月做什么,半年做什么,一年做什么。都是由精英来亲身体验并制定。一个月该做到什么样,半年该做到什么样,一年又做到什么样。多少是好,多少是坏。最终都由精英来制定。

大浪淘沙,跟卖,S单,黑科技。一波波死在沙滩上,最终站下来的,必定是精英。目前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做亚马逊,门槛越来越高了。不做FBA,不做品牌,不做差异化,不做细分类目,基本没法做了。行业正在趋于稳定,机会的窗口越来越小,白手起家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品牌Anker,大疆在全球崭露头角。大资本,大公司逐渐涌现。希望有识之士们不要抱怨,坚定信念,不要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老板),当洗牌结束,行业稳定,你无人能挡。

最后亚马逊公司里的一句格言送给大家:Work Hard, Have Fun, Make History.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