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分类:  聊天 所属圈子: 聊天

感谢知无不言,喜悦一大早收到中秋礼物,如果一天吃一颗至少要一个半月才吃完……

发帖12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3星 回帖互动90次 历史交流热度0.12% 历史交流深度0%
感谢社区的礼物!!!
 
粉色巧克力真是满足老夫爆棚的少女心,只是要减肥啊这费列罗巧克力可咋么办……
20210913092802.jpg

20210913092803.jpg

20210913092804.jpg

 
已邀请:
山月记,好有爱的小说,教会人认识自我和革新!
https://assert.wearesellers.com/answer/20210913/9f52679fd51f70559a21246c9695a68f.jpg

《山月记》
作者:没有米面也行 评论 山月记,来自豆瓣
2019-08-10 21:03:20
 
谈到中西文化比较,我脑海里第一浮现的是中岛敦的《山月记》。这是一部日本作家写的小说,故事大多取材于中国古典,原本以为熟悉的故事,读来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我依旧认为小说是各种书籍中最好(最强有力)的一种。对此,我毫不怀疑。它能像神魔一般附在读者的身上,夺其魂魄,化为其血肉,完完全全地被其所吸收。只有小说能做到这一点。其他的书籍,总有些燃烧不尽的渣滓遗留下来。”

这是《山月记》中的长篇小说《光•风•梦》主人公罗伯特•史蒂文森在读蒙田《随笔集》时发出的感叹,而我读中岛敦《山月记》同样深以为然。三秦出版社2019年3月最新出版的《山月记》,封面上是一只人头虎身幻化成形的野兽,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中伸出凌厉的虎爪,凌空扑起,身下是一只老虎雄踞山头仰天长啸的黑影,诡谲又迷离,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中岛敦作品的风格——融合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将现代人的思想注入历史人物中,使古籍中冰冷的人物突然复活,成了有血有肉、能引人共鸣的充满戏剧感的角色。

一、 萨松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与中岛敦“异化的老虎”

《山月记》第一篇是与书同名的短篇小说,取自唐代《人虎传》,讲述了陇西李征自恃甚高,不屑厕身于稗官贱吏之流,辞官归家欲潜心诗作却郁不得志,在出世与入世、隐遁与仕途之纠结扎徘徊,在自卑与自傲中无处逃遁,最后发疯成虎的故事。中岛敦的改编可以说是相当惊艳,故事虽然是中国的底子,但充满了日式美学的悲怆。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这是变成老虎的李征在丛林中对昔日友人的自白,如泣如诉,读来令人怆然泪下。我想起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萨松笔下的猛虎是勇气,是魄力,是呼之欲出的希冀;而中岛敦笔下的猛虎是异兽,是劣根,是挥之不去的羁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就是各人的性情”。我们选择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矛盾与困顿之中,是将心中猛虎驯服,从容品味蔷薇的芬芳,还是反被其吞噬,迷失在山林草莽之间?

李征的答案是悔恨,他说自己“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从某些角度想,这何尝不是我的全部?“当明白这绝非梦境之时,我便惊恐万分,茫然不知所措。怎么会有这等事?我不明白。事实上我们原本就是一无所知的,不知情由地逆来顺受着,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李征的悲剧无处不在,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说得好听叫“佛系”,说得直白就是懒,“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

近于猛虎的李征,念及往昔虚掷的光阴,无限懊悔,唯有跑上山巅,面对空谷咆哮。这种撕心裂肺的悲哀,纵然他呼天抢地,哀叹连连,也绝无一人懂他内心的苦楚,因为山林之间,没有“人”。夜色中,李征苦笑,淋湿他这身皮毛的,并非仅仅是浓重的夜露而已啊。

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子路:不一样的烟火

《弟子》一篇取自《论语》,记述了孔子和弟子子路之间的故事。中岛敦的笔触并没有局限于以往我们看《论语》的眼光,他笔下的人物不仅仅有对话,更多的是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细致描写,整篇颇像子路的“碎碎念”,读来鲜活又有趣。在孔子眼里,子路那张血气方刚的、粗眉大眼的脸庞,叫人一看就感到精悍之气,然而,又透露着招人喜欢的朴实与率真。而原本提着雄鸡和公猪前来挑衅的子路,从闯进房间见到孔子面容的那一刻起,也早已被对方那远远超过自己的宏大气势所折服。

如此可爱的孔子和子路,是我从未见过的。中岛敦笔下的孔子,阔达自在,丝毫也没有那种道学家的腐酸味儿。孔子比任何人都更欣赏子路,因为他从子路身上看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美”,那就是纯粹的“无利害性”。子路蔑视形式,在听老师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之类的道理时,往往欣然动容,如沐春风,而老师讲到《曲礼》的细则时,却立刻兴味索然,无精打采”。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子路谨遵师嘱,约束自己,虽然遵从了相应的形式,内心却并不认可这样的“孝”,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作秀”。很多年后,子路突然发现双亲已垂垂老矣,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那矫健的身姿,顿时潸然泪下。从那时起,子路的“孝”才真是无与伦比,全心全意的。

这个细节让我很触动,所谓大智若愚,也许就是子路这样的人吧。心中有礼。却不流于形式,不在乎他人的眼光,真实地践行着自己心中的仁义。孔子果然也没看错人,子路后来留在卫国效力,在战斗中奋勇厮杀,冲锋在前,明知死亡迫近而不畏惧,挥舞起长剑依然是那么酣畅淋漓,临死也要正冠而亡。如孔子所言,说到底,比起寻章摘句、演练古礼来,这种直面惨淡现实的活法,更符合他的性情。

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李陵的叹息

《李陵》取材于《史记》,中岛敦将这个两千年前的历史故事写得很精妙。高中语文讲《苏武牧羊》时,我只记住了持节十九年的苏武,以为李陵便是一个没有气节的“叛徒”。但读了中岛敦《李陵》篇,却发觉李陵身上有一种无奈的宿命感。我只看到了他最后投降匈奴的结果,却没看到他“以寡兵徘徊于险境”,在绝境中挺戟杀敌的艰险;只知汉武帝不是昏庸之主,却没看到汉武帝有着同样不是庸主之秦始皇、隋炀帝相同的长处和短处;没看到朝堂上佞臣当道、风云变幻;没看到直至矢尽道穷,却依旧不肯与汉军对战,只能在两难之中苦苦挣扎的李陵。

李陵在单于麾下苟活,耐心等待着伺机报汉、将功赎罪的机会。然而历史没有给李陵机会,天汉三年的春天,他等来的是汉武帝的雷霆之怒,众口痛骂和无处辨白的厄运。如司马迁所言,武帝明明具备看破臣下阿谀奉承的聪明才智,却不愿倾听忠言、了解真相。远在胡地的李陵,听闻家族灭门的消息,心如刀绞,强烈的愤怒在脑海中激荡。此后,他像变了一个人,生性不喜多思的他,每当胸中烦闷之际,总是像发疯一般,催响马蹄,奔驰于草原、丘陵之上。顾止庵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大概也是李陵内心痛苦的写照。

没有人天生便是歌颂者,我觉得比起苏武的完美坚忍,李陵的苦衷也需要理解。英雄自然是可敬的,但在一片赞颂的声音中,对普通个体的尊重和宽容同样可贵。《山月记》里不止有鲜活的李征、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李陵苏武司马迁单于,还有很多普通人的影子。这便是我读中岛敦《山月记》的所感与所得。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x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