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发现 Amazon 如何更深刻的理解亚马逊,把他当作是一盘生...
如何更深刻的理解亚马逊,把他当作是一盘生意
1. 生意视角 (Business Perspective) 底层逻辑:价值交换与持续满足。 生意的本质是“创造并提供价值,以换取利润”。
在亚马逊上,你的产品就是价值的载体。 流量的本质是“潜在需求”:用户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不是在搜索流量,而是在寻找一个能解决他特定问题或满足他某种欲望的“解决方案”。你的产品能被看到,是因为亚马逊的算法认为你的产品可能能满足这个需求。 转化的本质是“信任与匹配”:当用户点击进入你的Listing,他会迅速判断:这个产品是否正是我想要的(功能匹配)?它看起来质量好吗(图片/视频)?别人用过觉得如何(Review)?价格合理吗(价值匹配)?整个Listing页面就是一个建立信任、促成价值交换的“虚拟货架”。
品牌的本质是“复购与溢价”:当你的产品和服务持续超出用户预期,用户会记住你。品牌就是用户脑海中关于你的“确定性”和“好感度”的集合。这会带来更高的转化率、复购率,以及对抗价格战的底气(溢价)。
2. 经济视角 (Economics Perspective) 底层逻辑:供需、成本和效率,亚马逊店铺是一个微观经济模型,时刻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
2.1供需关系 (Supply and Demand): 供给:你的库存(FBA库存、在途库存)、你的竞争对手们的库存。 需求:市场的搜索量、季节性波动、趋势变化,需要时刻监控市场需求变化(关键词趋势、BSR排名),并以此来指导你的备货(供给)。库存太多=资金积压+仓储费;库存太少=断货导致排名下降+错失利润。IPI分数就是亚马逊对你管理供需能力的考核。 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你的产品提价1美金,销量会下降多少?降价1美金,销量会上升多少?了解产品的价格弹性,才能找到“总利润最高”的价格点,而不是“单价最高”或“销量最高”的点。
2.2边际效益 (Marginal Benefit): 广告:今天广告费从100增加到110,这多花的10带来了多少额外的销售和利润?如果带来的利润大于10,就值得继续投入。这就是判断PPC广告是否应该继续加码的核心。
运营花一天时间优化Listing,能带来多大的转化率提升?这个提升带来的长期利润,是否值得你投入这一天的时间?这就是机会成本。
2.3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你投入资金和精力运营产品A,就意味着放弃了用这些资源去运营产品B、C、D的潜在机会。因此,选品和资源分配,本质上是在做机会成本的决策。
3. 财务视角 (Finance Perspective) 底层逻辑:利润、现金流和投资回报。 这是衡量你所有运营动作最终成败的唯一标准。“收入是虚荣,利润是理智,现金流是王道。” 核心利润公式:这是每个亚马逊老哥必背的公式。 净利润=(售价−产品采购成本−头程物流−关税−平台佣金−FBA配送费)×销量−广告费−仓储费−退货成本−其他开销(月费、软件费等) 注意:公式中括号内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单件边际贡献(Unit Contribution Margin)。这是你每卖出一件产品,能有多少钱“毛利”来覆盖你的广告费和固定成本。如果这个值为负,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3.1 现金流 (Cash Flow): 亚马逊的回款周期通常是14天为了增加容错所以我一般是算30天,而你的下单,采购、生产、物流可能需要60-90天。这个时间差意味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一个账面上盈利的店铺,完全可能因为现金流断裂(比如备货过多、回款慢)而倒闭。你需要清楚地知道目前有多少资金可以周转,库存占用了多少资金,未来几个月需要支付多少款项。
3.2投资回报率 (ROI): ACoS (广告花费/广告销售额) 只是一个过程指标,它只反映了广告效率。 TACOS (Total ACoS, 广告花费/总销售额) 更能反映广告对整体业务的拉动效果。 最终要看ROI:整个项目投入了多少资金(产品成本+物流+广告等),最终获得了多少净利润。ROI = 净利润 / 总投入成本。这才是老板衡量你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能力的最终指标。
后续我会输出更多有关落地的思考,感谢大佬的阅读,有甚么建议可以评论区提哈,爱你们
4 个回复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1、你想赚多少?
2、你能够接受亏多少?
就第一点而言,你想赚钱的话你有没有靠谱的供应链;你的产品对比竞品优势是什么;你有没有压货囤货维持产品正常销售的资金;你的广告投放水平运营推广手段是否合格;你有没有处理商品状况、申诉的能力以及维护链接评价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盈利的上限和稳定性,整个环节只要有一点没做好,链条就转不动,那就不是赚多少的问题了甚至能不能保本都要打个问号。
如果第一点自己心里都没底,那开始的时候就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就算你把亚马逊当做一盘生意,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你入局了你能够接受亏多少,注册店铺、品牌、打样囤货备货、广告支出、头程尾程、退货损失等等所有的费用先自己列个单子,先用一种悲观的角度去看及时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你最初投入的这些成本完全打水漂了的话你能够接受吗?如果可以我建议再开始考虑下一步。本身生意就是不确定性很大的,它不是打工领工资投入30天的劳动力最少都能拿一个月的底薪,如果一开始就能接受亏损的下限,那之后任何的提升都会让你更加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