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遇到不适当库存该如何处理?今天就来系统聊聊这个话题,帮大家搞懂规则、避开坑点。

发帖12次 被置顶0次 被推荐0次 质量分0星 回帖互动8次 历史交流热度100% 历史交流深度0%
做亚马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过“不适当库存”(Inappropriate Inventory)这个词,但真要细问它具体指什么、怎么触发的、遇到了该怎么办,不少人可能还是一知半解。今天就来系统聊聊这个话题,帮大家搞懂规则、避开坑点。

一、先搞懂:不适当库存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亚马逊对“不适当库存”的定义很明确——你仓库里的货,只要被平台判定为假冒、侵权、违规,或者和你详情页描述的不一样,就可能被归为“不适当库存”,进而触发审核。平台这么做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毕竟谁也不想买到假货、劣质货,或者不合规的危险商品。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这几类情况:

假冒伪劣商品:比如仿冒大牌的包包、没授权就卖的动漫手办、明星周边,这些都算。

侵权商品:不管是商标、专利还是设计权,只要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都在范围内。

受限或不合规商品:像没通过安全认证的电子产品,或者不符合当地法规的玩具,都可能被盯上。

描述不符:比如你详情页写的是“某品牌正品”,结果买家收到的货是杂牌;或者包装、功能和你说的完全对不上。

这里有个容易混淆的点:不适当库存和“库存真实性”不是一回事。库存真实性只看商品来源合不合法,算是不适当库存的一个小分支;而不适当库存范围更广,除了来源,还包括侵权、安全违规这些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8-13_153435_484(1).jpg


二、哪些行为会触发不适当库存审核?
亚马逊的审核机制很严,有时候你觉得没问题的操作,可能已经踩了红线。总结下来,常见的触发原因有这 6 类:

1. 卖了侵权或假冒的商品
这是最容易踩雷的。比如你没拿到迪士尼授权就卖它的周边,或者仿冒奢侈品的款式,都属于高危行为。尤其是动漫、游戏、明星同款这类版权密集的类目,平台查得更严。

2. 商品信息本身违规
详情页里的图片、标题、描述如果带有敏感词,比如“医用级”“防过敏”这种需要认证才能用的词,你没认证就乱用,很容易被盯上。另外,如果买家频繁投诉“货不对板”,平台也会启动审核。

3. 供应链出了问题
亚马逊会查你的采购凭证,比如发票、合同。如果这些东西是假的,或者供应商信息、发票号对不上,一查一个准。还有一种情况是“混储混送”——不同供应商的货混在一起发,只要其中一批有问题,整批货可能都会被冻结。

4. 跟卖踩了坑
跟卖别人的链接看似省事,但如果没拿到品牌方的授权,很容易被投诉。有时候甚至会被竞争对手“恶搞”,故意举报你侵权,导致库存出问题。

5. 算法误判也可能发生
新账号突然爆单,或者老链接长期没更新认证标准,都可能触发系统自动扫描,有时候算法会误判你的库存有问题。

6. 账号绩效太差
比如迟发率太高、订单缺陷率(ODR)超标,或者有效追踪率不够,这些都会让你的账号“信誉度”下降,平台可能会更严格地审核你的库存。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分情况应对
不同场景的处理方式不一样,盲目申诉反而可能耽误事。这里分 3 种常见情况来说:

情况 1:确实存在侵权或售假问题 这种时候别慌,先准备好材料:
如果你是有品牌的,需要提供品牌授权书或商标证书;如果品牌不是法人自己持有的,还得要品牌方的授权文件。

真实的采购凭证也很重要,比如带 ASIN、数量、供应商信息的增值税发票,还有采购合同、物流单据。

申诉的时候可以注意两点:

如果问题出在供应商身上,比如他们给你的货有问题,你可以提供聊天记录、合同这些,证明自己没有主观售假的意图。

可能会遇到视频验证,这时候法人要熟悉店铺运营的细节,现场展示商品实物、包装和防伪标签,证明货是正规的。

情况 2:被误判,或者合规商品被错扫 这种情况需要证明自己的商品没问题:
准备合规证明,比如 CE、FCC 这类安全认证,还有检测报告。

供应链文件也不能少,比如交货证明(POD)、装箱单,甚至可以附上品牌官网的链接,增加可信度。

写行动计划书(POA)的时候要注意:

根因分析要具体,比如说明是“采购渠道信息没及时更新”导致系统误判。

预防措施要实在,比如新增第三方质检,或者每周核对供应链文件,让平台看到你的改进诚意。

情况 3:跟卖导致授权链路不全 这种情况相对简单:
先立刻下架没有授权的链接,避免问题扩大。

补开真实的发票,主动约视频验证,证明商品来源是合法的。

微信图片_2025-08-13_153442_923.jpg


四、长期预防: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与其等出了问题再补救,不如提前做好预防。这几个点可以重点关注:

定期自查库存合规性:清理 90 天没出单的“沉默链接”,过期的认证要及时更新。发货的时候别混装,不同供应商的货分开管理,降低关联风险。

把好供应链的关:和供应商签知识产权担保协议,让他们提供完整的授权链。可以建一个独立站,把商品的合规文件都放上去,申诉的时候能当辅助证据。

提前准备视频验证:法人要熟悉营业执照、身份证、信用卡账单这些文件(信息要和注册时一致)。审核时可能会问店铺月销、爆款供应链来源,甚至信用卡后四位、近 3 个月广告花费占比,这些都要提前记清楚。

盯着账号绩效:用第三方工具(比如 SellerMotor)扫描侵权关键词,确保迟发率低于 4%、有效追踪率高于 95%,订单缺陷率(ODR)别超标。

最后总结一下 亚马逊对“不适当库存”的审核,本质上是在筛商品的合规性。作为卖家,关键是要分清楚自己遇到的是什么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同时要保证供应链透明,定期做合规检查。如果收到带 ASIN 的审核邮件,第一时间把侵权元素(比如图片里的 logo)去掉,能提高解封的概率。 最近平台扫号比较频繁,哪怕没触发审核,也建议提前备份好采购凭证,确保法人能配合视频验证。毕竟,保住库存才能保住生意,你说对吗?
已邀请:
不适当库存现在申诉成功率怎么样,看市面上好多通过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加入卖家社群
关注公众号
加入线下社群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
广告 ×
10s